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 第169章 大敌当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午阳低着头,心中五味杂陈。

护驾之功?

那……多少有一点是为了报答何腾蛟在武冈城的救命之恩。

忠毅伯?

这爵位在太平年月是荣耀,在如今这朝不保夕的板荡乱世,更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一个空头的名号!

他石午阳所求,从来不是这些虚名,而是粮饷,是兵甲,是能真正抗击鞑子的力量!

更何况,永历皇帝本人都不在,由个宗室藩王代封,算怎么回事?

他本能地就想推辞。

可就在他准备开口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胡一青那复杂难言的眼神,有羡慕,似乎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他又想起兴安城头瞿式耜那份强令撤退的文书,想起桂林城内此刻必然暗流涌动的各方势力。

“大敌当前……”

这四个字如同重锤敲在石午阳心上。

若此刻拒不受封,靖江王面上无光,瞿式耜会如何想?

其他将领会怎么看?

会不会被误解为恃功自傲,甚至心生怨怼?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最忌讳的就是内部生出嫌隙!

石午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憋闷和一丝屈辱感,双手接过那卷沉甸甸却轻飘飘的黄绸圣旨,声音平稳无波:“臣,石午阳,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伯爷请起!”太监脸上堆起笑容,连忙搀扶。

胡一青也凑上来,脸上挤出笑容,抱拳道:“恭喜伯爷!贺喜伯爷!石老弟……哦不,伯爷如今可是贵不可言了!”

语气半是恭维半是调侃。

石午阳面无表情地将圣旨递给身后的亲兵队长曹旺收好,淡淡道:“虚名而已。胡将军,当务之急是先拜见靖王爷,再面见瞿大人,商议城防。走吧。”

靖江王府,雕梁画栋,依旧透着藩王的富贵气象,但空气中却弥漫着压抑。

代行封赏的靖江王朱亨歅,是个五十多岁、保养得宜却眼神略显虚浮的王爷。

他端着架子,说了几句“勉励忠勇”、“共保社稷”的场面话,便以身体不适为由,让王府长史送客了。

显然,这位大明王爷的心思,并不在守城上。

真正掌控桂林府防务的中枢,在兵部衙门。

当石午阳和胡一青赶到时,兵部尚书瞿式耜正伏在一张巨大的桂林城防图上,与几位将领激烈地争论着。

堂内气氛凝重,虽然已是入春,但屋内依然有盆炭火烧得正旺,似乎为了驱散那股深入骨髓的春寒。

瞿式耜五十多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透着一股文人的刚毅和久居兵部的杀伐之气。

见到石午阳二人进来,他直起身,目光在石午阳脸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忠毅伯,胡镇标,一路辛苦。坐。”

他直接用了石午阳的新爵位,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瞿大人!”石午阳抱拳行礼,没有落座,

“末将等奉命来援,请大人示下防务!”

瞿式耜也不废话,拿起一根细木棍,重重地点在城防图的北门位置:“据报,孔有德前锋已过灵川,距桂林不足八十里!另耿仲明、尚可喜部紧随其后!桂林城防虽固,然兵力捉襟见肘!粤军参将焦琏焦将军!”

他看向旁边一位身材敦实、满脸虬髯、操着浓重粤地口音的将领。

“末将在!”焦琏声如洪钟,抱拳出列。

“焦将军所部粤军,乃我桂林中坚!现命你部,与忠毅伯石将军所部护国军,共同驻守北门——文昌门!此门直面敌锋,乃重中之重!务必死守!”瞿式耜语气斩钉截铁。

焦琏看了一眼石午阳,眼神里带着审视,随即用力一抱拳:“得令!末将与伯爷,必叫鞑子在文昌门下碰得头破血流!”

他虽对石午阳这“空降”的伯爷有些疑虑,但武将!习惯于军令如山。

瞿式耜目光转向胡一青:“胡镇标!”

“末将在!”胡一青挺起胸膛。

“命你部,驻守西门——丽泽门!此地水网稍多,地势稍缓,然亦不可轻忽!”

“大人放心!有俺老胡在,丽泽门稳如泰山!”胡一青拍着胸脯保证。

“镇标赵印选将军!”瞿式耜看向另一位将领。

“末将在!”赵印选沉声应道。

这个赵印选还是胡一青的远房表哥。

“命你部,驻守东镇门!须严加戒备!”

“遵命!”

瞿式耜环视众人,声音凝重:“南门自有本官协调府兵把守!诸位,桂林存亡,在此一战!望各位同心戮力,共御外侮!各门守将,即刻回营,清点人马,加固城防,囤积滚木礌石火油!多派斥候,密切监视敌军动向!城中所有民夫,由兵部统一征调,协助守城!散!”

命令下达,堂内众人轰然应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各将领们不再多言,纷纷行礼后匆匆离去,各自奔向自己的防区。

石午阳与焦琏对视一眼,彼此点了点头,也大步走出兵部衙门。

桂林城瞬间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池塘,涟漪迅速扩散。

号角声、传令兵的呼喝声、军队调动的脚步声、民夫被征召的喧哗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之前的死寂。

一队队士兵扛着圆木、沙袋,喊着号子冲向各段城墙。

铁匠铺里炉火熊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加紧赶制着箭镞和修补兵器。

空气中弥漫着木头、铁锈、汗水和一种大战将至的硝烟味道。

石午阳带着曹旺等亲兵,策马直奔北门文昌门。

高大的城门楼在望,城墙上,焦琏的粤军士兵已经在忙碌。

他们身材相对矮小精悍,动作麻利,正将沉重的擂石沿着城墙内侧的坡道推上城头。

看到石午阳一行过来,一个粤军小校跑过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官话道:“伯爷!焦将军在城楼等您!”

石午阳点点头,登上城楼。

焦琏正叉着腰,俯瞰着城外开阔的原野和远处隐隐可见的山峦轮廓。

听到脚步声,他回过头,脸上没了兵部大堂时的客套,只剩下武将的凝重和一丝忧虑:“伯爷,你来看。”

石午阳走到垛口边,顺着焦琏的手指望去。

文昌门外,地势相对开阔平坦,正是大军展开攻城的最佳方向!

而更远处,天地相接的地方,似乎有一线不同寻常的烟尘正在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