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 第140章 还怎么借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宝庆府被搜刮的穷得叮当响,粮仓耗子都饿跑了。

石午阳没辙,只能扯起坤兴公主这面大旗,领着曹旺等一队亲卫,外加那个刚上任的知府吕和安,

一行人打着坤兴公主的凤幡仪仗,朝着武冈州出发了。

打出坤兴公主的名头,毕竟是崇祯的二公主,这是一块敲门砖,只要朱由榔答应借粮,这刘承胤就不得不捏着鼻子借粮给他这个“公主特使”。

大家一路紧赶慢赶,到了武冈城下。

嚯,场面不小!

城门大开,乌泱泱站了一堆人等着。

打头的几人,有一位穿着锃亮盔甲、一脸横肉的武将,看那派头,十有八九就是刘承胤;

还有穿着宫里太监那种深色袍子、面皮白净没胡子的;最后头跟着一堆文官武将。

石午阳心里开始有点底,还是这“公主特使”的招牌好用。

然而站在最前头,领着刘承胤那帮人的,却不是刘承胤本人,而是个穿着半旧不新文官袍子、面容清瘦、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男人!

这人看着有点眼熟,居然是南明督师大学士何腾蛟?!

他不是在永州那旮旯窝着吗?啥时候跑武冈来了?!

石午阳心里咯噔一下,暗想有些不妙,因为都传这何督师对顺军的旧部并不是很友好。

还没等他琢磨明白,只见那位何督师已经一脸肃穆地领着后面呼啦啦一群人,对着那面代表公主的凤幡,“呼啦”一声全跪下了!

“臣等恭迎公主殿下特使——!”

声音喊得倒是整齐划一。

石午阳赶紧翻身下马,小跑着上前,一把搀住正要叩头的何腾蛟:“何督师!使不得!使不得!快请起!折煞末将了!”

他心里头疑云更重了,这唱的是哪一出?

何腾蛟借着石午阳的手站起来,脸上挤出点客套的笑:“石将军一路辛苦!公主殿下可安好?”

那眼神,却跟探照灯似的在石午阳脸上扫来扫去。

“有劳何督师挂念,公主殿下安好!”

石午阳打着哈哈,心里头七上八下的。

刘承胤也站起身,那身板壮得跟座铁塔似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抱了抱拳,粗声粗气地说了句:“石将军。”

算是打过招呼。

石午阳能感觉到这汉子身上那股生人勿近的剽悍劲儿。

一行人在城门处也没多寒暄,何腾蛟和那个大太监打头,石午阳和刘承胤稍稍落后,两人一路并无多言,簇拥着那面凤幡,进了武冈城内。

城里看着比宝庆府齐整不少,商铺林立,行人也不少,但气氛有点怪,像是绷着一根弦。

他们径直来到城中心一片气派的建筑群前,门口站着卫兵,门楣上挂着个匾额,写着“珉王府”三字,

这岷王的王府,看来就是永历帝的行宫了。

王府里头雕梁画栋,地方挺大,可透着股子临时凑合的劲儿,花草也是蔫了吧唧的。

石午阳被引到正殿,只见上面端坐着一个年轻人,穿着明黄色的龙袍,戴着翼善冠,脸有点苍白,看着有些拘谨,正是永历帝朱由榔。

石午阳不敢怠慢,赶紧上前几步,按照规矩,撩起袍子,规规矩矩地跪下磕头:“臣,护国军统领石午阳,奉坤兴公主殿下之命,叩见吾皇万岁!”

“石爱卿平身。”

永历的声音听着有点虚,带着点南方口音。

他抬了抬手,脸上努力挤出点笑容,

“石爱卿在常德打了大胜仗,克复名城,朕心甚慰!替朕……替朕向皇侄问好。”

这话听上去有点像是背好的词儿。

石午阳谢恩起身,心里刚稍微松快点,琢磨着怎么把话题往粮饷上面引。

可还没等他张嘴,朱由榔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脸上那点勉强的笑容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了一句:

“石爱卿啊,朕听说……你前些年经过广州的时候,特意去拜见过唐皇兄?怎么?就没顺道来肇庆看看朕呢?”

这话一出,殿里的空气“唰”一下就凉了半截!

石午阳头皮一麻,后脊梁骨都绷紧了!

这事儿他当然记得!

当年南下澳门去买枪,肇庆那边还特地传了诏令。

他确实没去肇庆,当时是想着往肇庆来回跑一趟,影响赶路去澳门,没有多想。

那会儿朱聿鐭在他兄长的隆武朝廷被灭后,逃到了广州,

后来拉了个绍武小朝廷,而当时还是桂王朱由榔后来在肇庆也被丁魁楚、瞿式耜他们拥立。

两边为了谁是“正统”,差点没真刀真枪干起来!

今天见着面,突然拿出来说,表面是打趣,那话里的刺儿,石午阳听得真真儿的!

分明是敲打他!

何腾蛟站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像个泥菩萨。

刘承胤抱着膀子,嘴角似乎撇了一下,像是在看热闹。

那个大太监执着拂尘,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石午阳心里头那点借粮的念头,瞬间凉了大半截!

完了!这位皇帝陛下心里头还记着这茬儿呢!

这粮……怕是要悬了!

但他脸上还得挤出点笑,赶紧躬身解释:

“陛下恕罪!臣当时受命公主殿下南下澳门,刚好途经广州,唐王刚好在广州,臣不敢失礼,顺道拜见。肇庆……路途稍远,因军务紧急,未能及时觐见天颜,实在是臣疏忽!臣该死!”

这话就是把责任推给所谓的“公主之命”。

朱由榔听了,脸上那点假笑淡了点,

“哦”了一声,手指习惯性的敲着龙椅扶手,没再追问,但也没说“恕罪”之类的话。

殿里的气氛,比刚才更僵了。

石午阳站在那儿,感觉浑身不自在。

这借粮的话,堵在嗓子眼儿,怎么都说不出口了。

永历皇帝心里头有疙瘩,旁边何腾蛟、刘承胤这俩都不是善茬,

这粮……还怎么借?

就在这时,旁边那个一直没吭声的大太监,尖着嗓子拖长了调子喊了一句:“陛下——该用膳了——”

得,匆匆一面就开始下逐客令了。

石午阳心里头拔凉拔凉的,这趟武冈,怕是要白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