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 第154章 宁死不当汉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午阳一听高沙守备官那话茬儿,心里咯噔一下,后背瞬间爬上一层冷汗!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马缰绳,身子微微前倾,眼睛死死盯住对面那个胡子拉碴的守备官,声音都绷紧了:“大人……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头顶’?什么叫‘早就不是原来那个刘总戎’了?这……这话从何说起?”

这事儿太要命了!

刘承胤要降清,按理说应该是捂得死死的绝密!

怎么连市集的一个守备官都门儿清?

那守备官看着石午阳一脸难以置信的震惊,反倒咧开嘴,露出一丝带着苦涩和嘲讽的笑意,像是想起了什么极其荒诞又憋屈的场景。

他左右扫了一眼,确定只有石午阳和他那两个贴得紧紧的亲兵,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气声,还是带着点湘西土话的腔调:

“石将军,咱这话说出来,你怕是都不信!嘿嘿,咱们那位威风八面的刘总戎啊……”

他啧啧两声,摇了摇头,

“别看他蛮横,却也是个大孝子,很怕他母亲张夫人!”

“怕老夫人?”

石午阳知道这事,故作惊讶。

“可不是嘛!”

守备官骑在马上一拍大腿,

“你是不知道!前些日子,武冈城里来了几个鬼鬼祟祟的家伙,穿得人五人六的,戴着咱湘西这儿的竹斗笠,天再热也没摘下过,一看就不是好人!后来俺才晓得,那都是北地派来的斥候!总戎大人不敢在武冈城里见他们啊!为啥?怕被他家老太太撞见!老太太那脾气……你是没见过,要是知道她儿子私会鞑子,能当场拿拐棍把他脑壳敲开瓢儿!”

石午阳听得目瞪口呆。

不是因为刘承胤那种骄横跋扈的军阀,竟然如此畏惧自己的老母亲?

而是想不到鞑子的探子吊着个金鼠辫,竟然在这南明军防区里出入如同无人之境。

那守备官打马凑近了些,神秘兮兮地继续道:“所以啊!刘总戎找了个由头,跑到咱这高沙集市来了!就在……就在咱那守备衙门后堂,咱可是亲眼看着呢!”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让他浑身冰凉的时刻,眼神里带着惊悸和鄙夷,

“那几个北地来的家伙,趾高气扬地坐在上首。咱们刘总戎大人……他……他亲自搬了个小鼓凳,坐到屋子当中!其中一个北佬,翘着二郎腿,皮笑肉不笑地递过来一把剪子……一把闪着寒光的剃头剪子!”

守备官的声音微微发颤,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没戴头盔,扎着头布的后脑:

“刘总戎那会儿……咱是看得真真儿的!他那张脸,白得跟纸一样,额头上的汗珠子,黄豆那么大!手都在抖!可他……他居然真就拿起那把剪子!咱当时就站在堂下值守,离得近,听得见那‘咔嚓、咔嚓’的声响!就看着他亲手……亲手把自己额前那留了几十年的头发……一缕一缕……绞了下来!那掉在地上的头发……黑乎乎一团……”

守备官咽了口唾沫,像是要压下那股恶心劲儿:

“完事儿了,脑壳头顶前面光秃秃的,就剩下后脑勺那点儿了!那北佬还嫌不够利索,又递过来一把薄薄的剃刀……刘总戎就那么……就那么闭着眼,让人家在他光头皮上刮!那‘嗤嗤’的声音……听得咱……咱心都凉透了!”

石午阳听得头皮发麻!

他几乎能想象出那个画面——骄横不可一世的刘承胤,为了取信满清使者,像个待宰的羔羊一样,蜷缩在凳子上,任由冰冷的剃刀刮过自己的头皮!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剃干净了,那几个北佬才满意地点点头。”

守备官继续道,语气充满了鄙夷,

“总戎大人……哦不,刘承胤那厮,这才戴上他那个铁盔,把剃光的地方严严实实遮起来!打那以后,在武冈城里,他再热的天,那个头盔也绝不离头!睡觉都恨不得戴着!你说可笑不可笑?堂堂新晋的安国公,在自己的地盘上,倒像个见不得人的贼!”

石午阳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如此隐秘、如此耻辱的降清仪式,竟然是在高沙,在这个小小的守备衙门里进行的!

而这个守备……竟然是全程的目击者?!

石午阳猛地看向守备官,眼神锐利:“大人……你既是目击者,又是刘承胤的属下,你……你告诉我这些,就不怕……”

那守备官猛地挺直了腰板,脸上的懦弱和嘲讽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源自血脉的、近乎固执的骄傲!

他粗糙的手指用力点了点自己身上的旧皮甲,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带着岩石般的坚定:

“石将军!咱曾宝佬在这高沙镇当守备,可不是他刘承胤给咱的饭碗!咱祖上跟过洪武爷,咱这一脉是世袭的千户!吃的是大明朝廷的俸禄!穿的是大明的官袍!他刘承胤要当狗,要去舔鞑子的靴子,那是他的事!咱曾宝佬的骨头,还没软到那份上!咱这副臭皮囊不值几个钱,可这副骨头架子,还烙着大明武将的印记!咱……宁死不当汉奸!”

“曾将军大义!”石午阳抱拳向曾守备行上一礼。

......

高沙市外的护国军大营,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氛。

石午阳与高沙市的守备官在城下一见,两人相谈甚欢,可石午阳心里一直挂念着城内永历帝的安危。

经和守备官商议,石午阳带上数千大军,轻装穿过敞开的城门,驻扎在了高沙市以南五里的一片相对开阔的山坳里,并在山岭上设了望哨。

这里地势较高,既能俯瞰通往武冈城的官道,又与高沙市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算是把住了武冈城西行的咽喉要道。

营地里,士兵们默默地构筑着简易工事,气氛压抑。

石午阳背着手,在山岭上临时搭建的望楼上来回踱步,目光死死盯着南边武冈城的方向。

几天过去了,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何腾蛟约定在的八月二十左右突围的时间早就过了,武冈城方向依旧死气沉沉,城门紧闭,连只鸟都飞不出来。

派出去的探马只能在武冈城外远远打转,根本靠近不了,带回来的消息都是“城门紧闭,守备森严”,听着就让人心头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