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 第289章 能抓兔子就是好爪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9章 能抓兔子就是好爪子

只见刘魁和王老六两个老熟人,正提着木桶准备去溪边打水,一眼就瞧见了人群里这个瘦脱了形的身影。

“哎哟!真是吕大人!”

王老六小跑过来,脸上堆满惊喜,粗糙的大手一把就握住了吕和安冰凉枯瘦的手,

“您……您怎么到这儿来了?宝庆府那边……”

刘魁也凑了过来,上下打量着吕和安父子,眼神里透着关切和不解。

吕和安内心激动,忙回道:“刘将军,王将军……一言难尽啊……全靠司令……”

他一边说着,一边想把身后躲着的儿子拉出来,

“这是犬子文焕,快,焕伢子,叫刘伯伯、王叔……”

他话音刚落,无意间顺口就问了一句:“对了,孙德胜孙将军呢?可是奉差外出公干了?怎不见他?”

“孙德胜”三个字一出口,像兜头浇下了一盆冰水!

刘魁和王老六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如同被冻硬的泥块。

刘魁那双沾满泥灰的大手猛地从吕和安手上松开,仿佛被烫到了似的。

王老六脸上的热情也唰地褪得一干二净,眼神骤然变得冰冷,甚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愤怒和嫌恶!

两人齐刷刷地沉下脸,扭过头去,刚刚的亲热劲儿荡然无存,空气中只剩下一股难堪的沉默。

吕和安一下子懵了!

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头顶。

身后的吕文焕更是吓得小脸煞白,紧紧拽着父亲的衣角,连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这尴尬得令人窒息的当口,石午阳安顿好自己那俩扑上来的皮小子,大步走了过来。

刚才那对话,他听得真切。

他走到近前,目光扫过脸色铁青的刘魁和王老六,最后落在惶恐不安的吕和安身上。

语气平静得听不出波澜,却像块石头砸进死水里:

“孙德胜?他信了鞑子的蛊,想拿自家兄弟的性命换前程。坟头草……这会儿该在谷外那片野坡上长起来了。”

吕和安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

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原来如此!

怪不得……怪不得刘魁他俩翻脸比翻书还快!

自己这是触了逆鳞,捅了马蜂窝了!

“哎呀!哎呀呀!”

吕和安又惊又愧,连连拱手,声音都带了颤,

“瞧我这张笨嘴!真是……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我这……”

他想解释自己并不知道内情,更想说自己当初就觉得孙德胜这人如何如何,但话到嘴边,看着刘魁他们愈发难看的脸色,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噎得自己直咳嗽。

石午阳摆摆手,打断他的窘迫:“不知者不怪。老六!”

他转向脸色依旧难看的王老六,语气不容置疑,

“吕老哥刚到,身子骨虚得能被风吹跑,得补补。你跑趟腿,去把王德发找来,给吕老哥和侄子拾掇个干净窝,锅碗瓢盆都给弄齐整了。再让王德发从鸡窝里抠几个鸡蛋出来,给吕老哥和娃煮上!”

吕和安受宠若惊,连连摆手:“司令!使不得!使不得!太麻烦了……”

“麻烦啥?”

石午阳眼一瞪,

“到了这儿,听我的!”

他又转向杵着不动的王老六,声音沉了下去:“还不快去!等我请你?”

王老六这才像被针扎了屁股,“哦”了一声,眼神复杂地瞟了吕和安一眼,终究还是一跺脚,转身就往王德发的窝棚方向跑去,脚步踩得地上的碎石哗啦响。

……

日子像山谷里那条小溪,在看似平静的流淌中悄然滑过。

转眼就是深秋。

这一年,整个南方的天,像是被谁摁了暂停键。

长沙城里的洪承畴,缩在乌龟壳里不出来。

他手下的兵看着唬人,可对上盘踞在云贵、势头正猛的大西军,特别是孙可望他二弟李定国和三弟刘文秀那两把快刀,心里直打鼓。

而孙可望呢?

在宝庆周家铺被八旗贝勒屯齐打败后,自己也掂量出斤两来了,知道硬碰硬干不过北边,索性也蹲在州一线也不动弹。

两边就这么隔着湘西的山山水水,大眼瞪小眼,耗上了。

……

而在野人谷里,日子过得像温吞水。

马老歪那档子事之后,石午阳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谷里的活动范围骤然缩水。

以往还敢派小股人马去襄阳、荆州那些大地方探探风,现在全停了。

顶多在附近一些州镇转转,或者去湘西老鹰崖那边看看狗剩他们,跟防贼似的防着官道上的绿皮兵。

石午阳大部分时间就窝在谷里。

练练那两个半大小子摔跤打拳,看着他们晒得黝黑、在溪水里扑腾。

偶尔去吕和安那新搭的小木屋坐坐。

吕和安瘦得脱了形的身子骨,在王德发隔三差五抠出来的鸡蛋和山谷里清苦但安稳的滋养下,总算慢慢有了点人样。

那张被风霜刻满了沟壑的脸上,也渐渐多了些生气。

他闲不住,见谷里不少半大孩子没个正形,便捡了块破木板当黑板,用烧过的木炭当笔,在溪边找了块平整石头,当起了教书先生。

教孩子们认几个字,背几句“人之初”,虽然他自己念起来也带着浓重的宝庆土腔,但谷里人听着,都觉得新鲜又金贵。

这天傍晚,石午阳从溪边回来,怀里抱着几根刚劈好的柴火。

路过吕和安那间飘着淡淡墨(炭)味儿的小木屋,听见里面传出吕文焕那孩子朗朗的读书声,还有吕和安带着咳嗽的讲解。

他脚步顿了顿,没进去,只是嘴角微微向上扯了一下。

推开自家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屋里暖烘烘的,灶上炖着杂粮糊糊的陶罐咕嘟咕嘟冒着泡。

两个半大小子只差半岁,正围着火塘,用烧过的木棍在泥地上划拉着什么,争得面红耳赤。

“爹!你快来看!大石头画得不对!山魈的爪子哪有那么长!”

小的那个看见他进来,立刻扑过来告状。

石午阳把柴火往墙角一丢,走过去,瞧了瞧地上那扭曲的“画作”,伸出粗糙的大手揉了揉两个小子的脑袋:“爪子长不长不知道,能抓兔子就是好爪子。吃饭!”

窗外,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野人谷沉入一片静谧的黑暗里。

只有呜呜的山风,卷起几片枯叶,打着旋儿敲在木屋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这乱世里难得的片刻安宁,像一层薄薄的壳,脆弱地包裹着山谷。

石午阳端起粗陶碗,抿了一口滚烫的糊糊,目光投向窗外浓得化不开的黑夜。

这平静的日子,还能过多久呢?谁也说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