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 第326章 归心似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进忠立刻把自己碗里刚扒拉好的、堆着咸菜的一碗饭推到石午阳面前,顺手又拿起桌上的竹筷子塞到他手里:“快!垫垫肚子!准备啥时候走?今晚?”

他语气急切,恨不能石午阳立刻插上翅膀飞出这龙潭虎穴。

石午阳也不客气,端起碗就往嘴里扒了一大口糙米饭,嚼得腮帮子鼓起,含糊地应道:“嗯!得走!越快越好!不过……”

他咽下饭,压低了点声音,眼中闪过一丝后怕和庆幸,

“……多亏了庞天寿!那老太监最后关头帮了大忙!”

“庞天寿?”

马进忠夹菜的筷子顿在半空,绿豆小眼里满是惊诧和难以置信,

“那老阉货?他可是孙可望跟前最会钻营的一条老狗!死心塌地得很!怎么会……?”

“以前在梧州行在,他欠过我一点人情。”

石午阳含糊地胡乱解释了一句,不愿深谈,怕隔墙有耳,

“路引还没拿到手,今晚就算想走也走不成。”

马进忠立刻会意,不再追问庞天寿的事,转而顺着石午阳的话茬,语气变得沉稳老练:“对!不能急!千万别让秦王起疑!否则别说四川,这贵州地界你都甭想囫囵个儿出去!”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出筷子,像家里长辈对待晚归的孩子一样,把自己碗里最大的一块咸肉片夹起来,稳稳放在了石午阳碗里的糙米饭堆上,

“多吃点!路上辛苦!”

石午阳看着碗里那块油光光的咸肉,心头莫名一暖。

马进忠自己也放下碗筷,起身走到营房墙壁上挂着的那幅磨得发毛、绘着西南山川的舆图前。

他粗糙的手指沿着代表贵阳的那个墨点往北划去,越过重重山峦的标识,最终点在标注着“彭水”的位置,然后猛地一折,指向西南方向!

“老弟,你看,”

他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沙场宿将的慎重,

“拿到路引,明儿天一亮就动身!出了城,沿着官道大摇大摆往北走!川蜀方向!但记住——”

他指尖重重敲在“彭水”两个字上,

“必须过了这个地方!过了彭水,才算彻底离开贵州地界,进了四川的边边角角!那时候,秦王就算想派人盯着你,手也伸不了那么长了!你再折返南下,往安龙府那边摸!在这之前,千万不能露半点马脚!不然……”

他做了个“咔嚓”的手势,意思不言而喻。

石午阳端着碗凑到舆图前,一边嚼着饭,一边仔细看着马进忠手指划过的路线,眼神专注锐利,连连点头:“嗯!大哥说得在理!彭水……记住了!”

两人就着舆图和糙米饭,又低声商议了一些路上的细节。

饭吃完没多久,营外就传来喧哗声。

一名王府的亲兵果然骑马赶到,送来了盖着孙可望秦王大印、通行川黔的正式路引文书!

薄薄一张盖着朱红大印的牛皮纸,此刻握在石午阳手里,却重逾千斤!

送走王府亲兵,马进忠又把石午阳带到营房后的小马厩。

里面稀稀拉拉拴着十几匹马,大多是拉辎重的驽马。

马进忠指着其中六匹骨架高大、肌肉线条流畅、眼神炯炯的战马,略带歉意地拍了拍其中一匹的脖子: “老弟,不是老哥抠门,实在是我这边的马队都留在辰州了,贵阳这边就这几匹能跑长途的好脚力!这六匹,是营里最好的了!你带上!”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歉意,

“实在委屈老弟你了……”

石午阳看着那六匹精神抖擞的骏马,心头大喜!这比他预想的强多了!

他故意哈哈一笑,走上前用力拍了拍马进忠的肩膀,调侃道:“老哥!你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当年在常德府,我在沅江边等你的饷粮可是等得好苦啊!那时候可没见你这么‘大方’!”

他刻意把“大方”两个字咬得很重。

这一下可戳中了马进忠的羞处。

他黝黑的老脸瞬间涨得通红,搓着手,尴尬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连连摆手:“哎哟!老弟!你……你这不是打老哥的脸嘛!那时候……嗨!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提它干啥!提它干啥!”

他窘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石午阳看着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又笑了几声,算是把这段往事揭过。

当夜无话。

石午阳抓紧时间与曹旺、陈大勇等核心弟兄通了气,只说要尽快回野人谷,只字不提安龙府。

众人虽觉奇怪,但能离开贵阳这个是非之地,无不欢欣鼓舞,连夜收拾行装,喂饮马匹。

……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一层蟹壳青。

山岭间的薄雾尚未散尽,军营里还是一片沉寂。

石午阳一行人百十来号,牵着各自的马匹,驮着简单的行囊,悄无声息地打开了营寨的侧门。

为了避嫌,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注目和可能的尾巴,马进忠并未露面相送。

石午阳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在晨雾中轮廓模糊的营寨大门,深吸了一口带着山林湿气和草木清香的微凉空气,一挥手:“走!”

马蹄包裹着厚厚的粗布,踏在铺满晨露的山道上,发出沉闷的噗噗声。

一行人沉默地汇入官道,朝着北方,朝着四川的方向,快速行进。

贵阳城高大的轮廓在他们身后渐渐缩小、模糊,最终隐没在群山和晨雾之中。

前路依然遍布荆棘,但至少,他们暂时逃离了孙可望的掌心。

百十号人的队伍,一路马不停蹄,沿着通往四川的官道埋头向北疾行。

有孙可望那张盖着朱红大印的路引在手,加上贵州腹地是孙可望经营多年的“大后方”,沿途那些盘查的哨卡、州县的城门,见到那“秦王”二字如同见了真神,验看过路引后无不痛快放行,连多余的话都不敢问一句。

石午阳能感觉到后面跟着尾巴,他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催促队伍加快脚程,仿佛真恨不得立刻飞回荆西野人谷。

数日后,队伍抵达了重庆府黔江安抚司辖下的彭水县城。

这里是川黔交界线上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依山傍水,颇为热闹。

到了彭水,就算是踏入了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