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缅北深渊:电诈 > 第92章 旧收音机与加密回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2章 旧收音机与加密回响

安全检查的阴影如同附着在墙壁上的潮湿,经久不散。A组工作区持续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近乎窒息的“正常”。林墨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小组管理和业绩报表中,仿佛要将自己彻底融入这个罪恶机器的齿轮。但他内心的焦灼,只有自己清楚。李静传递的“泥鳅”线索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不断扩散,却找不到捞起它的方法。

直接打听“泥鳅”?无异于自投罗网。他需要更迂回、更不起眼的渠道。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机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后勤老谢派人通知他去仓库,说是之前申请的“耗材”到了一部分。林墨心中警觉,所谓“耗材”不过是些文具和廉价耳机,值得特意通知?

他保持着警惕来到仓库。老谢依旧瘫在椅子上,看到他,懒洋洋地指了指角落一个落满灰尘的纸箱:“喏,你要的东西,自己清点。里面还有些以前清理废旧物资时收起来的破烂,你看看有没有能用的,一起拿走,省得占地方。”

林墨道了声谢,走过去打开纸箱。上面确实是些普通的文具和耳机。但在箱子底部,压着几件陈旧不堪的电子垃圾——几个报废的鼠标,一捆缠绕混乱的数据线,还有一台外壳泛黄、天线断裂的老式晶体管收音机。

收音机?

林墨的心脏猛地一跳。在这个与世隔绝、连手机信号都被严格屏蔽的地方,收音机是绝对的违禁品。老谢把这东西混在给他的“耗材”里,是无意,还是又一次意味深长的“行个方便”?

他不动声色地快速清点了文具,然后将那堆“破烂”也一股脑塞进自己带来的袋子里,包括那台收音机。“谢谢谢主管,这些旧东西我拿回去看看,说不定能拆点零件用。”

老谢眼皮都没抬,只是挥了挥手。

回到工作区,林墨将文具分发下去,然后将那袋“破烂”塞到自己工位最深处。直到深夜,确认周围无人注意,他才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台收音机。

它实在太旧了,电池仓锈迹斑斑,调谐旋钮也卡死了。但林墨的指尖在它冰冷的外壳上抚摸,却感受到一丝久违的悸动。收音机,这意味着可能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哪怕是极其微弱、充满杂音的广播信号!

他不敢立刻尝试。赵队长的监控可能无处不在。他将收音机拆开,动作轻柔如同外科手术。内部积满了灰尘,电路板老化严重,但核心元件似乎还算完整。他仔细检查着,试图找到修复的可能,或者……将它改造成别的什么东西。

就在他专注研究收音机内部结构时,指尖无意中触碰到了电池仓内壁一个极不明显的凸起。不是锈迹,像是一个……小小的、被硬物塞住的孔洞?

他用细针小心翼翼地探入,感觉到里面似乎卡着什么东西。费了一番功夫,他用镊子从那个隐秘的孔洞里,夹出了一个被卷得极细、用防水塑料紧紧包裹的小纸卷!

林墨的呼吸瞬间屏住!老谢!这绝对不是巧合!

他强压住狂跳的心,将纸卷展开。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两行看似随意涂鸦的、扭曲的线条,像是一条简笔画的河流,旁边标注了几个意义不明的数字和箭头。而在“河流”的某个拐弯处,画了一个小小的、抽象的鱼形符号。

泥鳅!

林墨瞬间明白了!老谢在用这种方式向他传递关于“泥鳅”的信息!这幅简笔画可能代表某条路线或者河流,数字是坐标或者距离,而鱼形符号无疑指向了“泥鳅”!老谢知道他在打听“泥鳅”,并且用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给出了回应!他是在暗示“泥鳅”的失踪与某条路线或某个地点有关?

为什么?老谢为什么要帮他?是为了之前那些好处?还是他本身也对“泥鳅”的失踪,或者对园区的某些事情感到不安?

谜团更深了。但手中这张简陋的“地图”,无疑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具体的线索!他必须想办法破译它。

---

“天宫”集团,梁安娜的套房内。

距离她发出那条加密信息已经过去了四十八小时,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焦虑如同细密的藤蔓,悄悄缠绕上她的心头。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过于冒进,那条信息是否早已落入陷阱,正有人循着蛛丝马迹向她逼近。

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继续通过欧阳华这条线搜集信息。她旁敲侧击地询问那位为“特殊收藏品”运输发愁的侨商近况,试图找到更多关于“KK”和渠道问题的细节。

这天晚上,她例行公事地检查着一个用于接收加密信息的匿名电子邮箱——这是她与极少数隐秘信息源联系的渠道之一,通常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的。

然而,这一次,收件箱里赫然躺着一封新邮件!没有发件人信息,主题是一串乱码。

梁安娜的心跳骤然加速。她深吸一口气,熟练地使用解密密钥打开邮件。

内容极其简短,同样是加密后的文字,破译后只有一句话:

“渠道冰封。泥鳅失踪。慎入。”

没有落款,没有更多信息。

梁安娜盯着这短短九个字,浑身冰凉。“渠道冰封”印证了她之前的判断,运输线路确实出了问题。“泥鳅失踪”!这个代号竟然出现在这里!这与林墨所在的“凯盛”园区有关联吗?还是“泥鳅”这个人,牵扯的范围远比她想象的要广?

“慎入”两个字,更是充满了警告的意味。对方在告诫她,不要再深入调查,前面危险重重。

这封回信证明了她的试探确实被某个隐秘的存在接收到了,并且对方给出了回应。但这回应非但没有解答她的疑惑,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谜团和更强烈的危机感。

这个回复者是谁?是“KK”本人?还是另一个知晓内情的局外人?他\/她为什么要警告她?

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口边缘,刚刚窥见一丝微光,就被洞中吹出的阴冷寒风逼退。是就此止步,还是继续向前?

复仇的执念在她眼中燃烧。她将邮件内容彻底删除,清除了所有访问痕迹。然后,她打开一个新的加密文档,开始记录:

“确认:KK渠道受阻与‘泥鳅’失踪直接相关。‘泥鳅’身份关键,或为多方势力交汇点。风险等级:极高。下一步:尝试定位‘泥鳅’最后已知位置……”

她决定,继续走下去。既然“泥鳅”如此关键,那么找到关于他下落的线索,或许就能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节点。

---

“凯盛”园区,保安队监控中心。

赵队长看着手下提交的、关于林墨近期动向的报告。除了正常工作,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他去后勤仓库领取了一次耗材,并带走了一些废旧电子零件。

“废旧电子零件?”赵队长皱眉,“他要那些东西做什么?”

“据说是想拆点零件,用于小组内部设备的简单维修。”手下回答,“我们检查过那个纸箱,里面确实只有些报废的鼠标、数据线和一台完全损坏的老式收音机,没有异常。”

“收音机?”赵队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在这个地方,任何与外界接收信息相关的设备都极其敏感,哪怕是一台看似报废的。

“是的,一台很旧的收音机,外壳破损,天线断了,不可能正常工作。”

“他拿走之后呢?”

“放到了工位下面,没有进一步动作。”

赵队长沉吟不语。林墨的行为看似合理,一个“尽职”的小组长想办法维修设备,降低成本。但结合之前的网络异常和“泥鳅”的失踪,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加强对林墨工位的非电子监控。”他下令,“尤其是他接触那些‘废旧零件’时的细微动作。另外,老谢那边,也盯紧点。”

他感觉,林墨就像一条在浑水中游动的鱼,看似安分,尾巴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搅起底层的泥沙。而那台报废的收音机,会不会是某块新的、会发出不同频率声响的石头?

三股探寻的视线,从不同角度,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泥鳅”这个失踪的中间人身上。林墨得到了一张简陋的“地图”,梁安娜收到了一句 cryptic 的警告,赵队长嗅到了更深层联系的气息。一张围绕“泥鳅”展开的无形之网,正在缓缓收紧。而这台突然出现的、看似毫无用处的旧收音机,又会成为解开谜题的关键,还是引爆危机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