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 > 第1章 《暗.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暗潮》第一章:归乡

江晚站在雾霭弥漫的码头,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行李箱的皮质把手。轮渡汽笛的呜咽声穿透浓雾,在青石砌成的堤岸上撞出细碎回音。十年了,这座临海小镇的潮湿空气依然裹着咸腥与腐朽,像块浸透海水的旧抹布。

\"晚晚?\"苍老的声音刺破迷雾。江晚看见白发如雪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石阶尽头,深蓝色布衫被海风吹得鼓胀如帆。她快步上前搀住那截颤抖的手臂,指腹触到老人掌心凸起的血管,如同摸到盘踞在皮肤下的蚯蚓。

\"陈婆婆,您怎么亲自来了。\"

\"镇上最近不太平。\"老人浑浊的眼珠转向码头方向,破败的渔船在雾中若隐若现,\"昨儿个老王头在滩涂捡到半截带血的渔网,网眼里卡着……\"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枯枝般的手指死死攥住江晚的衣袖,\"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江晚扶着老人往镇上走,青石板缝隙里滋生的苔藓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光。经过废弃的卫生院时,她听见二楼传来玻璃碎裂的脆响。抬头望去,破碎的窗框像张黑洞洞的嘴,吞没了最后一缕天光。

第二章:旧照

老宅的木门发出吱呀哀鸣,江晚打开灯,悬在梁上的蛛网在白炽灯光里簌簌飘落。母亲的照片摆在八仙桌上,镜框玻璃裂成蛛网状。她伸手擦拭时,指尖突然触到相片背面凸起的硬物。

泛黄的纸片从相框夹层滑落,江晚展开那张1998年的旧报纸。头条新闻标题刺目:\"海难幸存者声称看见人鱼,专家称系集体癔症\"。配图是打捞上来的半截船骸,锈蚀的甲板上布满抓痕,深可见骨。

窗棂突然被狂风撞开,冷雨泼进屋内。江晚转身去关窗,余光瞥见报纸边缘有行潦草的批注:\"他们在说谎\"。笔迹洇开在泛黄的纸面上,像干涸的血迹。

第三章:潮声

子夜时分,江晚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陈婆婆跌坐在雨地里,布鞋沾满暗红色泥浆。\"又有人失踪了!\"老人牙齿打颤,\"张屠户的儿子今早去赶海,到现在……\"

她们举着手电穿过镇子,泥泞的滩涂上散落着带血的渔网。江晚突然驻足,手电光束扫过礁石群时,某块凸起的岩石在瞬间显露出类似爪痕的印记。潮水正在上涨,腥咸的海风裹挟着若有若无的歌声。

转过礁石群,江晚的瞳孔骤然收缩。月光下,半截船骸卡在岩缝间,船身上布满与旧报纸照片里完全相同的抓痕。更骇人的是,船舷处垂着半截染血的麻绳,绳结的打法与母亲临终前系在腕上的遗物一模一样。

第四章:暗涌

江晚在镇公所档案室翻到1998年的海难记录。泛黄的卷宗显示,当年遇难的23人中,有7具尸体始终未找到。她指尖停在某页边缘的褶皱处,那里藏着几行铅笔字:\"他们带回了不该存在的东西\"。

夜色渐深时,江晚听见阁楼传来异响。她握紧手电摸上去,腐朽的木板在脚下呻吟。月光透过气窗斜切进来,照亮墙面上密密麻麻的刻痕——那些歪扭的线条组成了某种海洋生物的轮廓,鳞片状的纹路一直延伸到地板暗门。

暗门开启的瞬间,腐臭味扑面而来。江晚举起手电,光束里悬浮着细小的尘埃。当她看清地窖内的景象时,喉咙里爆发出压抑的尖叫——成排的玻璃罐里浸泡着畸形胎儿标本,每个标本的脐带上都系着染血的麻绳。

第五章:真相

陈婆婆举着煤油灯出现在地窖口,火光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深渊般的阴影。\"你母亲是最后一个接生婆。\"老人沙哑的声音在潮湿空间里回荡,\"那些女人在船难后怀了不该有的东西。\"

江晚踉跄着后退,后背撞上冰冷的罐壁。她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当月亮变成红色,记得烧掉所有照片。\"此刻窗外,血月正从海平面升起,将地窖染成诡谲的暗红。

潮水拍打礁石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像无数指甲在刮擦玻璃。江晚看见那些罐中的标本开始蠕动,脐带上的麻绳无风自动。陈婆婆的煤油灯突然爆裂,黑暗中传来老人诡异的低笑:\"它们醒了,晚晚……\"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