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更重要的是,洛锦川在学院层面早已“留了名”——他参与的另一个跨学科研究项目得到了系主任的高度认可,发表的论文也引起了小范围的关注。

这样一个学生,布什教授即使不喜,在明面上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他的那点偏见,在洛锦川绝对的实力和更高的“价值”面前,显得情有可原甚至有些可笑。

布什教授的离间计,在洛锦川这里,彻底失败了。

但另一位被“选中”的佐藤由纪,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与洛锦川的清醒和独立不同,佐藤由纪似乎非常享受这种被教授“青睐”的感觉。

来自等级观念森严的日本社会,他对于权威的认可有着天然的渴望。

布什教授的赞美和特殊待遇,让他受宠若惊,甚至有些飘飘然。

他开始下意识地迎合布什教授,在讨论中频繁引用教授的观点,并逐渐与其他留学生保持了距离,仿佛想以此证明自己确实“与众不同”。

布什教授乐见其成,顺势而为。他不仅继续“捧杀”佐藤,更在后续的课题分组中,直接将佐藤划入了自己的指导组别,名义上是“亲自指导优秀学生”,实则将他与其他留学生彻底隔离开来。

孤立无援的佐藤,并未意识到危险,反而将这视为莫大的荣幸。

在布什教授“放任”式的指导下,他初期确实感到进展顺利,课题方向看起来前景光明,他甚至一度觉得自己比洛锦川更成功地赢得了教授的认可。

时间悄然流逝,进入了紧张的期末论文撰写阶段。

洛锦川一如既往地忙碌,他同时兼顾着布什教授的课程论文、另一个论文组的项目以及一个校外实践课题。

他对自己的要求极高,每一篇论文都力求资料详实、论证充分、创新点突出。夜深人静时,他常会站在公寓的窗边,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思念着远方的刘晓艺。

她的奋斗、她的笑容,是他疲惫时最有效的慰藉和动力。他必须更加努力,才能不负她的期待,才能为他们共同的未来铺就更坚实的路。

而佐藤由纪,则全身心投入了布什教授指定的论文课题中。他耗费了整整三个月的心血,查阅了大量文献,进行了反复的数据验证和模型构建,终于完成了一篇他自认为质量极高的论文初稿,满怀期待地提交给了布什教授。

然而,等待他的不是指导修改的意见,而是一记冰冷的闷棍。

论文反馈回来了,布什教授的评价寥寥数语,看似褒奖,却轻描淡写地掠过了论文的核心贡献。

而在论文的作者署名处,赫然只有布什教授一人的名字!

佐藤由纪的名字,被可怜地放在了最后,标注的身份是——“研究助理兼校对员”(Research Assistant & proofreader)。

他辛辛苦苦三个月的研究成果,所有的核心思想和数据支撑,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窃取了!

佐藤由纪如遭雷击,立刻去找布什教授理论。

然而,布什教授只是端着咖啡,用冷漠而官方的语气说:“佐藤,你的工作主要是协助我整理资料和进行文字校对。这篇论文的理论框架和核心论点,是基于我长期的研究积累,你只是做了一些验证性的工作。这样的署名安排,符合学术规范。”

佐藤由纪惊呆了,他试图争辩,指出论文中哪些关键部分是他的独创。

但布什教授只是不耐烦地打断他,暗示他如果继续纠缠,不仅这门课的成绩会很难看,甚至可能会影响他的签证状态。

直到这时,佐藤由纪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落入了怎样的陷阱。

他想寻求帮助,却发现已是孤家寡人。当初因为教授的“青睐”而疏远了其他留学生,此刻,没有人愿意为他站出来说话、作证。他被彻底孤立了。

而布什教授在学院的权势,使得向上申诉变得异常艰难,尤其是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所有的讨论和指导都是口头进行,邮件往来也被布什教授刻意保持在一种模糊的状态)。

他失去了集体的力量,失去了申诉的渠道,甚至失去了证明自己清白的可能。最终,他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被迫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结果。

布什教授甚至没有给他一个体面的分数,只是用一句“研究贡献度不足”为由,给了他一个低空掠过、近乎羞辱的及格分,勉强让他这门课不挂科。

而洛锦川,虽然同样被布什教授不喜,但他的论文是独立完成且质量极高,同时他还有其他论文组和实践课题的优异表现作为支撑。

布什教授纵然想刁难,也不敢在毫无过硬理由的情况下,给一个学院重点关注、且与系主任项目有关的优秀学生打低分,最终只能不情不愿地给了洛锦川一个符合其真实水平的优异成绩。

这场风波悄然平息。佐藤由纪变得沉默寡言,眼神失去了光彩。洛锦川看在眼里,心中了然,却也无法多做些什么。学术界的阴暗面,有时就是这样赤裸而残酷。

他所能做的,只是更加警惕,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实力强大到足以抵御任何恶意的打量和算计。

他站在查尔斯河畔,看着夕阳将河水染成金色,心中对刘晓艺的思念愈发浓烈。

他知道,国内的她也一定在为了他们的梦想而努力奔跑着。他收起短暂的感慨,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未来的路还长,他必须继续奋斗,用能力和成绩,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为自己,也为他们,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任何恶意的势力,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佐藤由纪的遭遇,像一盆掺着冰碴的冷水,兜头浇在了洛锦川身上,让他从学术追求的纯粹理想中,短暂地清醒过来。

他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即使在斯坦福这样世界顶尖的学府,阳光之下亦有阴影。

求学之路,并非总是坦途,有时不仅需要与知识搏斗,还需提防来自“导师”的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