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163章 联手对抗最强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英国,伦敦。

欧洲各国眨眼间便打得不可开交,这种局面说实话也出乎英国人的预料。

他们虽然一直在挑动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以削弱最强国家的实力,从而维护自身的世界霸权地位。

但以往他们拉拢与遏制的对象都极为明确。

选择欧洲最强的一国作为对手,拉拢次强的作为盟友,联手对抗最强者。

然而当前的形势让日不落人有些困惑,他们难以判断哪一方更具优势。

高卢国作为欧陆的霸主,仍保有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威势,因此一直是日不落重点关注的对象。

普鲁士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国土狭小,又受到奥迪利帝国的牵制。

所以在日不落人看来,尽管普鲁士实力不俗,却还不足以成为欧陆的主宰。

多年来,他们一直试图拉拢普鲁士,借以平衡高卢与东方的白熊。

在日不落人眼中,欧洲最强的国家要么是东边的白熊,要么是西边的高卢,绝不会是夹在中间的普鲁士。

毕竟,普鲁士所处的地理位置实在不利,四周皆为强国,想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崛起,几乎不可能。

所以尽管他们注意到普鲁士近年来实力迅速增长,却从未设想其有成为欧洲霸主的可能。

然而如今情况不同了。

普鲁士与白熊结成同盟,他们再也不必担心腹背受敌……

更糟糕的是,白熊本就军力强盛,再加上普鲁士这个军事强国的加入。

两股力量合流,欧洲再也无人能够抗衡。

这让日不落顿时警觉起来!

他们不愿看到高卢扩张领土,也不允许白熊把手伸得太远。

因此,在这场战争中,日不落决定暂时保持中立,观察局势发展,随时准备动用强大的军力与正治影响进行斡旋。

对日不落而言,最理想的结果是维持现状——不让高卢拿下莱茵地区,也不能让普鲁士战胜奥迪利,更不能让白熊侵占东欧。

普奥战争的消息传到天朝之时,林文并不在南方,而是在湖广一带。

这里是天朝的腹地,河湖众多,土地肥沃,自明清以来便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普鲁士那边动手了吗?”

听到这个消息,林文内心其实有些意外。

他记得历史上的普奥战争应该是在1866年爆发的,而现在才1865年,战争竟然提前了一整年。

莫非,这正是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

细细想来,似乎还真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若不是汉军的迅速崛起,挫败了白熊在远东的扩张计划,白熊与普鲁士恐怕也不会走到一起。

当然,普鲁士急于寻求白熊结盟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高卢与奥迪利越走越近。

而高卢之所以靠拢奥迪利,也是因为他们在中南半岛的扩张被汉军阻止,才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欧洲。

如果高卢的目光还停留在远东,就不会寻求与奥迪利结盟。

不与奥迪利结盟,普鲁士自然不会感到威胁,也就不会转向白熊求援。

而如果白熊未被汉军重创,恐怕也不会答应与普鲁士结盟。

这样一想,这件事的确与汉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正是汉军的出现间接促成甚至加速了这场战争!

“好吧,就算真是我们造成的也没什么关系,反正战场不在远东,让他们打去好了。

对了,给洪仁玕发电报,让他提升兵工厂的产能,我估计欧洲那边的订单已经在路上了!”

林文的猜测没错。

由于战争爆发,弹药消耗巨大,加之战争可能长期化,普鲁士决定向汉军采购第二批武器装备。

而且这一次,除了大量步枪、机枪和火炮外,他们还紧急订购了五艘军舰。

其中包括一艘定远级铁甲舰、两艘500吨级的巡逻舰,以及两艘5000吨级的巡洋舰。

对于一个历来重陆军、轻海军的国家来说,如此大规模采购海军装备,的确有些不同寻常。

导致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仍然是由于高卢的参战,使普鲁士的出海通道被高卢海军封锁。

高卢的海军虽然无法与日不落帝国的海军相比,但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仍属一流水平。

相较之下,普鲁士的海军就如同孩童一般,与高卢海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再加上日不落帝国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这使得高卢可以毫无顾忌地封锁普鲁士的出海口,切断其与他国之间的海上往来。

这一招令普鲁士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因为海运线路被切断,使得其从海外采购的物资无法运回国内,导致贸易受阻,物资供应出现严重短缺。

因此,普鲁士迫切希望能够打破高卢的海上封锁,重新恢复自己的海上运输线。

然而,想要打破封锁,唯一的办法就是壮大本国的海军力量,驱逐甚至歼灭高卢海军。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海上贸易通道!

但当普鲁士人仔细打量自己那支微弱不堪的海军舰队时,顿时失去了信心。

他们目前的海军实力实在太过薄弱,除了从天朝倾尽财力、花重金购得的“德意芷号”铁甲舰外,其余战舰都又小又旧,战斗力极为有限。

“德意芷号”虽强,但毕竟只有一艘,寡不敌众。

一旦将其派出去迎战高卢海军,恐怕会立刻陷入敌方的重重包围之中!

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汉军,希望尽快从汉军手中购置一批战舰,以打破高卢的海上封锁。

按照原本的计划,普鲁士打算派遣俾斯麦首相率领使团前往天朝,进行正式访问,并尝试与天朝缔结盟约,在远东地区增加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然而,欧洲局势变化之快超出预期,俾斯麦根本无暇赴天朝访问。

所幸普鲁士是第一个与天朝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在天朝方面还保留了一定的情面,因此其所提出的军购请求得到了汉军的同意。

除了吨级的“定远级”战列巡洋舰汉军目前无法自行建造,必须由林文从系统商城中购买外,其余舰只汉军已经下水多艘。

普鲁士急需这批战舰,汉军便顺势提价出售,借此机会筹集资金,用于进一步改进战舰设计,生产出性能更优、战斗力更强的军舰。

当普鲁士得知汉军将原本即将服役的战舰优先出售给他们时,内心充满感激,对于价格上涨也并未介意。

战争时期的军火价格本就不同于和平时期,此时更应关注是否能够买到,而不是价格问题。

只要还能从汉军处购得武器装备,多花些银钱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