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正在正面战场上与普鲁士硬碰硬地较量,对方却突然绕后偷袭?

“陛下,赶紧撤军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总参谋长埃蒙德极力劝说,一旦铁塔城被攻下,高卢这场战争基本上就输定了!

尽管拿破仑三世内心极为不甘,但他也明白,此刻只能选择撤退。

铁塔城对高卢的意义太过重大,哪怕丢了全国其他地方,只要这座城池还在手中,高卢就有翻盘的希望。

但若是连铁塔城也丢了,那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于是,前线的法军开始筹备撤退事宜。

然而,法军的动向自然瞒不过普军的视线。

事实上,就在卡尔亲王拿下色当的当天,捷报就已经送到了威廉一世国王的案头。

“卡尔这家伙,居然真做到了!”

当收到卡尔亲王传来的胜利消息时,威廉一世还有些不敢相信。

施里芬原本的设想是从低地国家绕过法军主力,出其不意地从侧翼发起突袭,攻击法军薄弱地带。

高卢与德意志接壤的地区多为山地,地形复杂,不利于大部队通行。

更关键的是,这片区域的制高点阿尔萨斯和洛林正掌握在法军手中。

他们凭借地形优势,不仅能俯视德军,还能依托这些山脉轻松防御普军的进攻,即便打不过,也容易固守。

因此,对于普鲁士而言,想要正面突破进入高卢境内并不容易。

除非能把法军引诱出来,在高卢境外歼灭其主力。

如此一来,失去了主力部队的高卢本土,将无力抵抗普军的推进。

这也是目前普鲁士军队所采取的策略。

他们对高卢的攻势看似迟缓,其实是在故意示弱,诱使法军离开那些有利地形,进入平原地区作战。

如此一来,法军失去地利,补给线也会因深入敌境而拉长,极易被切断。

一旦普军拖住其主力,切断补给,就有机会将其围歼。

而只要在正面战场击败法军,那么进入高卢本土便不再困难。

这套战术是参谋部的主流意见,也是当前普鲁士的主战方针。

除此之外,另一套方案正是施里芬最初提出的构想。

高卢与德意志边境虽为山地,但其与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接壤的北部地区却是一片平原。

若普军从这一方向绕行,便无需翻越崇山峻岭,可直接从平地快速推进。

施里芬计划为普鲁士进攻高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正因此,该计划受到了卡尔亲王的重视。

他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调整。

他没有选择从低地国家的平原绕道,而是大胆决定,穿越被视为难以通行的阿登森林!

此举大大增强了普军进攻的突然性。

在他们发动攻势前,敌人几乎无法察觉他们的动向。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敌军几乎毫无防备,这比从低地国家借道更具优势。

因此,只要能成功穿越阿登森林,没有迷失在密林之中,

那么法军必将措手不及。

普军便可一路南下,直指铁塔城,甚至有很大把握将其一举拿下。

“陛下,看来法军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准备撤退了!”

在接到卡尔亲王的捷报,又得知对面法军即将撤兵的消息后,老毛奇笑着对威廉一世说道。

“哼,想跑?没那么容易!”

“他们深入我国境内,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现在想全身而退?做梦!”

“立刻传令下去,派出骑兵部队追击,务必牵制住他们,大部队随后跟进,紧紧咬住敌军,不能让他们逃脱!”

随着威廉一世一声令下,三十多万普鲁士军队迅速展开追击,朝着正在撤退的法军逼近。

面对气势汹汹扑来的普军,法军一时之间不敢贸然后撤。

因为在撤退过程中最容易引发混乱甚至全军溃败。

如果断后的部队被击溃,而主力部队撤得太快,就可能与后方失去联系,形成断层。

这与进攻时的情形截然不同。

进攻时即便前锋受挫,也还有后方支援,实在顶不住,也可以退下来重整旗鼓。

可是在撤退中,断后的部队已经处于最末端,他们停留越久,与主力的距离就越远。

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被敌军包围,最终被全歼。

而且,撤退时人人自顾不暇,没人愿意回头救援,因为一旦回头,就可能和断后部队一样陷入重围!

所以,从古至今,能够在撤退中有条不紊地组织掩护、实现有序撤离的军队,寥寥无几。

当年拿破仑率领五十万大军远征莫斯科时,战场上的实际伤亡并不算多,真正的损失大多发生在撤退途中。

严寒的天气加上缺乏有效的断后防御,使得法军被俄军骑兵轻松击溃,整个军队陷入巨大混乱。

这场混乱席卷全军,最终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仅有三万人生还,精锐力量损失殆尽!

这一战直接导致拿破仑帝国由强转弱,失去了大量主力部队的法国,在随后的莱比锡战役与滑铁卢战役中接连失利,短命的帝国也因此走向终结。

而如今,五十年后,历史仿佛正在重演。

高卢军队的撤退,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事实上,距离前线最近的并非法皇拿破仑三世本人的部队,而是麦克马洪指挥的第二军团。

正在进攻莱茵河西岸的麦克马洪,距离色当地区的直线距离不到三百公里,若迅速撤退,两天之内便可返回本土。

因此,当拿破仑三世下令部队后撤的同时,也命令麦克马洪与巴赞立即撤军,回防本土。

尽管此时法军已占领了德意志地区的多座城市与领土,但若要用这些土地换取铁塔城的安全,对法军来说无疑是一笔亏本的交易。

为了防止首都落入敌手,他们只能放弃此前辛苦夺取的战果,退守本土。

这等于他们此前的所有努力都化为泡影,这支普军的突袭,彻底打乱了他们的部署,使他们不得不被动跟随敌人的节奏行事。

不过,对于高卢人而言,局势尚未到无望的地步。

铁塔城内的守军虽然数量不多,但坚持一两天应该不成问题。

只要城中守军能挡住普军的攻势,前线的法军主力便有机会赶回,届时深入高卢腹地的敌人将可能陷入法军的包围之中,甚至被一举歼灭。

一旦法军成功吃掉这支规模高达三十万的普军主力,战场局势将发生重大转折,主动权将重新回到高卢一方!

麦克马洪接到命令后,立刻率军快速撤退,准备回援本土。

他心中早已盘算妥当:眼下高卢国内因普军的突袭而陷入恐慌,若他能在此关键时刻率军回援,在普军猛攻铁塔城之际力挽狂澜,救下铁塔城……

那么他在国内、尤其是在铁塔城数百万百姓心中的地位将大大提升,这对他日后涉足政坛将是极为宝贵的政治资本!

麦克马洪设想得很美好,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相比被困在鲁尔地区的拿破仑三世而言,麦克马洪的撤退要顺利得多。

此前普军主力都部署在莱茵河以东地区,若要追击麦克马洪的部队,必须先渡过莱茵河,才能追上他们。

为了防止普军追击,麦克马洪在撤退途中下令炸毁了莱茵河上几座关键桥梁,以此延缓敌军的推进速度。

如此一来,普军短时间内便难以渡河追击。

完成桥梁爆破后,麦克马洪信心十足,甚至没有安排任何后卫部队,就亲率主力连夜赶往国内,意图保卫首都。

当时他接到撤退命令时,普军正在进攻兰斯城。

当他率军行至半途,兰斯已经失守,敌军正向铁塔城挺进。

铁塔城内人心惶惶,众多高卢贵族因惧怕战火波及,纷纷携家带口逃离首都。

虽然人可以逃走,但他们的庄园、城堡和地产却无法随身带走。

因此,整座铁塔城都寄希望于能有一支法军及时赶到,将他们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此时,距离铁塔城最近的正是麦克马洪的部队,自然成为人们眼中的希望所在。

麦克马洪本人也深感重任在肩,于是他果断轻装上阵,舍弃了辎重部队,仅率领骑兵部队火速赶往铁塔城增援。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卡尔亲王真正的目标并非铁塔城,而是他本人及其所率部队!

普军包围铁塔城后,摆出即将攻城的架势,引诱各地法军前来支援。

实际上,他们以铁塔城为饵,设下了“围点打援”的陷阱。

不少赶来救援的法军部队如同飞蛾扑火,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头栽进了普军精心布下的圈套之中。

在麦克马洪抵达之前,卡尔亲王已凭此计歼灭并俘虏了至少三万名法军士兵。

而麦克马洪和他所统率的第二军团,正是普军下一个重点打击目标!

当得知麦克马洪仅率骑兵孤军深入时,卡尔亲王立刻下令麾下骠骑兵从侧翼穿插,绕至法军后方,切断其骑兵与后续步兵之间的联系。

法军顿时被分割为两部分,前后难以呼应。

在成功分割敌军后,普军主力在卡尔亲王亲自指挥下,向法军骑兵部队发起了猛烈进攻。

麦克马洪根本未曾预料到,敌人的真正目标竟不是首都,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