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373章 灶灰混进花土的那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3章 灶灰混进花土的那天

她推着轮椅进去,看母亲颤巍巍地打开冰箱门,弯腰将布袋放进冷冻层最深处——那个位置,曾经保存过她的乳牙、第一颗换下来的门齿、还有幼儿园毕业照的底片。

那一刻,林野的心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原来母亲不是不会留住爱,只是从未学会用温柔的方式表达。

她用烧毁日记来“纠正”女儿的“软弱”,却又偷偷保存她掉落的牙齿;她一边否定情绪,一边在记忆的冻土里埋藏所有与孩子有关的碎片。

她的爱是扭曲的、沉默的、被恐惧层层包裹的,但它确实存在过——以一种笨拙到令人心碎的方式。

当晚,林野躺在公寓床上,窗外城市灯火如星河低垂。

她睡得不安稳,梦里自己站在一间空荡的展厅中央,四壁漆黑,只有一块旧黑板挂在正中,上面写着她童年写下的第一行字:“我想妈妈抱我。”

风从虚掩的门缝吹进来,字迹开始剥落,一页页被卷走。

她拼命去抓,指尖却只触到空气。

就在她几乎要崩溃时,门口出现一个人影。

是周慧敏。

她穿着二十年前那件深蓝色毛衣,手里捧着一本焦边的笔记本——正是那本被烧毁的日记。

她一句话不说,只是把它轻轻放在桌上,一页页翻开。

每一页都是空白。

林野怔住。

她忽然明白:那些被焚毁的文字,早已不在纸上,而是刻进了她的血肉。

而母亲带来的,不是内容,而是容器——那个愿意重新承接它的姿态。

她猛地惊醒,冷汗浸湿睡衣。

没有犹豫,她披衣下床,穿过寂静的走廊,来到母亲的房间。

老人已熟睡,呼吸平稳。

林野轻轻打开冰箱冷冻层,取出那个蓝布袋,回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放在母亲枕畔。

月光正落在那歪斜的针脚上,像一道愈合的伤疤。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房间。

林野坐在窗边写作,听见身后传来窸窣声。

她回头,看见母亲醒来,浑浊的眼睛盯着枕头边的布袋,枯瘦的手缓缓抚过缝线,嘴角忽然向上扬了扬——不是笑,更像是某种遥远记忆的回响,温柔得不像她。

林野低头继续敲字,忽然察觉心口微微发热。

不是刺痛,也不是荆棘蔓延的灼烧感。

而是一种久违的、沉静的共振,像地下根系悄然相触,无声传递着某种未尽的言语。

她停下笔,望向冰箱的方向。

门缝边缘,似乎多了点别的颜色。

某日午后,阳光斜穿过养老院房间的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旧年日记本里撕碎又拼回的句子。

林野坐在床沿读一本旧诗集,声音放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沉睡的记忆。

她念的是顾城的一首短诗:

“你问我为什么还在写?

我说因为风在吹,

因为你不肯抱我。”

周慧敏靠在轮椅里打盹,银发散乱地垂在肩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衣角,像小时候攥着她校服裙边的模样。

忽然,她动了。

她缓缓直起背,眼神竟有片刻清明,如同暴风雨后短暂透出的一线天光。

她伸手拿起桌上林野昨夜落下的剪刀——那是一把圆头的学生剪,本是用来修剪书签的。

她抬起手,从鬓边揪下一缕白发,用力剪断。

发丝飘落,有一根落在林野的袖口上。

林野没动。

她只是静静看着母亲将那撮白发塞进一个褪色的蓝布袋里——那是她小时候装美术课手工材料的小袋子,不知何时被母亲翻了出来。

然后老人抬起头,朝她伸出手,掌心摊开着布袋,眼神竟带着一丝近乎羞怯的期待。

林野喉咙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