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双方在价格和技术支持条款上达成了妥协。
李振宇成功拿下了第一套核心设备。
不仅仅是官方渠道,李振宇还动用了“暗线”。
在阿杰提前布置的人脉引导下,他秘密会见了几个从大型化工企业退休的德国工程师。
在一家僻静的啤酒馆里,李振宇举起硕大的啤酒杯。
“穆勒先生,听说您对高纯度聚丙烯的催化剂体系有独到的见解?”他开门见山。
那位名叫穆勒的老人头发花白,眼神却依旧锐利:
“那是过去的事了。我现在只享受我的养老金。”
李振宇放下酒杯,语气诚恳:
“知识不应该随着退休而沉寂。我们强盛在韩国正在建设全新的化工厂,我们迫切需要您这样的智慧。
我们不需要您泄露任何专利技术,只需要您以‘个人顾问’的身份,为我们解决可能遇到的生产工艺问题。
年薪,是您现在养老金的三倍,合同期三年,每年只需在韩国工作六个月。”
穆勒端着酒杯的手停顿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被需要”的感觉,对他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他沉默了片刻,问道:“你们……真的打算从零开始,建造一个现代化的化工厂?”
“不是从零开始,”李振宇纠正道,“是从您这样的智慧开始。”
最终,穆勒,以及另外两名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退休专家,与李振宇签署了顾问协议。
与此同时,在韩国和美国,郑秀妍主导的人才招募计划也取得了突破。
在洛杉矶,一场小型的韩裔工程师聚会。
郑秀妍亲自到场,她优雅的仪态和清晰的表述,很快成为焦点。
“各位前辈,同胞们,”
郑秀妍的声音温柔却有力:
“韩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
朴正熙总统亲自推动重化工业,这是国家的意志,也是我们民族工业崛起的最后机会。
强盛集团,有幸走在这场浪潮的前沿。”
她看着在场那些大多已在美国成家立业,但眼神中仍带着一丝对故土牵挂的面孔。
“我知道,各位在美国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
但在这里,你们可能永远只是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回到韩国,加入强盛,你们将是开拓者,是奠基人!你们的名字,将刻在韩国重化工发展的历史上!”
她给出了具体的条件:
“强盛提供等同于甚至高于你们在美国的薪资,以美元结算。
提供宽敞的住房,子女教育补贴,以及……最重要的,独立领导技术团队、实现你们技术理想的机会!”
一个名叫詹姆斯·李(原名李秉昊)的中年工程师动容了。
他在美国一家大型石化公司工作了十五年,却始终感觉有一层无形的天花板。
“郑部长,”
詹姆斯·李用韩语问道:
“您说的是真的吗?我们真的能主导技术方向?”
郑秀妍郑重点头:
“李振宇会长求贤若渴,他常说,专家的事,交给专家决定。
在强盛,技术问题,由技术专家说了算。
我们需要的,是你们带回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工艺,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优厚的待遇,加上“国家使命感”和“技术自主权”的双重驱动,打动了包括詹姆斯·李在内的七名资深韩裔工程师。他们决定放弃在美国的稳定工作,举家返回韩国。
除了韩裔,郑秀妍还通过猎头,接触了几位因美国产业调整而面临失业风险的美国本土工程师,用高薪和全新的挑战吸引了他们。
当李振宇从欧洲带着数份核心设备采购合同和几位银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德国顾问归来时,郑秀妍也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名单——超过二十名拥有丰富经验的海内外技术专家,同意加入强盛。
蔚山工业区,强盛的那片土地上,开始变得热闹非凡。
建筑队日夜不停地施工,厂房的基础轮廓一天天清晰。
来自欧洲的设备部件,开始通过强盛自己的海运船队,源源不断地运抵港口。
而以詹姆斯·李、穆勒等人为首的技术团队,也迅速投入工作,审核图纸,指导安装,培训从国内各大高校和工厂招募来的年轻技术人员。
李振宇站在那片日益成型的工地上,看着忙碌的景象,听着机器的轰鸣和不同语言的交流声,对身边的李相定说:
“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强盛未来的钢铁脊梁和化工血脉。
设备和人才,就像人的骨骼和血液,现在,我们都有了。”
他深吸一口带着海腥和钢铁味道的空气,眼神望向远方。
“接下来,就是让这一切,真正运转起来的时候了。
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强盛不仅能建房子,更能建立起支撑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工业根基!”
...
...
清晨的薄雾还没完全散去,庆尚南道河东郡的那个小山村,就被一阵陌生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寂静。
李成柱第一个从自家低矮的瓦房里冲出来,心脏砰砰直跳。
他看到了村口土路上扬起的巨大烟尘,以及烟尘中若隐若现的、涂着醒目的“强盛运输”和“强盛建材”字样的庞大车队。
领头的是几辆越野吉普,后面跟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重型卡车,车上满载着用防水布覆盖的货物,那沉甸甸的样子,压得地面都在微微震动。
“来了!真的来了!”
李成柱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他猛地转身,对着村里声嘶力竭地大喊:
“来了!强盛的车队来了!材料到了!”
这一嗓子,像在滚热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整个村子瞬间炸开了锅。
村民们从各自的茅草屋、破瓦房里探出头,揉着惺忪的睡眼,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如同天降神兵般的车队。
孩子们兴奋地尖叫着,光着脚丫子往村口跑,又被大人紧张地拽回去。
“我的老天爷……这么多车……”
“那车上拉的……真的是水泥?”
“他们……他们真来了?不是骗人的?”
三叔公、二爷爷那几个当初在村口质疑李成柱的老人,也拄着棍子,颤巍巍地走了出来,看着眼前这浩大的阵势,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