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菜人 > 第288章 新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无病让阮经天推行的一整套国策,涵盖特区行政机构及司法治安机构,比如:

吏部:相当于组织部、人社厅,主管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升迁等人事工作。

户部:对应财政厅、民政厅、农业农村厅等,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民政事务等。

礼部:类似教育厅、文旅厅、宣传部,负责文化教育、宣传政策等事务。

兵部:与省军区、省武装部职能相关,管理军事事务、武官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

刑部:大致对应公安厅、司法厅,主管司法刑狱事务。

工部:相当于水利厅、自然资源厅、住建厅,负责工程建设、水利交通、工程管理、屯田、山林川泽管理等。

……

萧无病的车驾离开了皇宫。

但“华夏”新秩序的齿轮却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咬合、转动。

政令通过已被“忠诚印记”绝对控制的原有行政网络,以及全新机构,迅速传遍原大周疆域。

其中,几条关于人才选拔与任用的政令,尤其在原大周上层社会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荡。

诏令曰:“华夏立国,唯才是举。无论出身门第,前朝旧贵亦或平民寒门,凡通过组织部、人社厅统一考核,成绩优异,且深切理解拥护新政国策者,皆可量才录用,授以实职。前朝皇室成员、官员子弟,亦在此列,一视同仁。”

更具体的一条补充规定明确:“考核优异者,无论男女,可依才学、专长,直接下放至各州、府、县,担任佐贰官、教习官、技术官乃至主官,亲临地方,推行新政,抚慰民生。”

“无论男女”这四个字,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尤为剧烈。

原本被软禁在各自府邸,惶惶不可终日的皇室成员们,在接到这份诏令后,反应各不相同。

以阮经天嫡出的三皇子阮承乾、五皇子阮承坤为首的一部分人,感到的是屈辱和恐惧。

“与庶民同考?还要下放到那些穷乡僻壤?这……这成何体统!”三皇子阮承乾在自己的府邸内摔碎了茶盏,脸色铁青,“这定是那萧无病的诡计,想将我们阮氏子弟驱离权力中心,甚至是想借机让我们死在任上!”

他们固守着皇族最后的“体面”,宁愿在软禁中苟活,也不愿“自降身份”去参与那所谓的考核。

他们将希望寄托于暗中可能存在的“忠臣”或外部势力的干预,尽管这种希望渺茫得如同风中残烛。

然而,另一部分人却从中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东西。

特别是那些庶出的皇子、以及众多原本在旧体系中几乎毫无政治前途的宗室子弟。尤其是宗室女子,婚姻往往是唯一的筹码,何谈凭自身才能获得实权职位?

一位名叫阮文修的庶出皇子,在府中僻静的书房里,对着诏令反复研读,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的生母出身低微,他在皇室中向来不受重视,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

“唯才是举……无论出身……下放州府……”他喃喃自语,“这不是羞辱,这是机会!一个摆脱身份枷锁,真正凭能力做点事情的机会!”

他想起了萧无病那冰冷却似乎蕴含着某种“道理”的眼神,以及废除“菜人”等陋习的决绝。

“或许,这位新的主宰,要建立的,真的是一个不一样的秩序。”

同样心潮澎湃的,还有几位郡主。其中以阮秀宁郡主最为突出。

她自幼聪慧,喜读经史乃至律法、算学,常恨自己身为女子,空有才学只能困于后宅。此刻,她紧紧握着那份抄录的诏令。

“无论男女……无论男女……”她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一股热流从心底涌起,冲散了多日来的恐惧与迷茫。

“我可以……我可以不用只等着被指婚,我可以靠自己的学问,去争取一个位置,去做事!”

另一位郡主阮芷兰则更关注政令中关于推行教化、安抚民生的部分,她觉得自己或许能在文教方面有所作为。

类似的情景,在许多不那么核心的皇室成员府邸中悄然发生。

新政的公平对旧体系下的失业者和边缘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同样的冲击波也席卷了原大周的官员阶层。

那些原本靠着父辈荫庇,可以轻易获得清贵官职的官宦子弟,如今面临着真正的挑战。

一部分纨绔子弟对此嗤之以鼻:“考核?小爷我才不去受那份罪!等风头过了,父亲自然有办法……”

但更多有真才实学,或者渴望证明自己的年轻官员子女,却将其视为鲤鱼跃龙门的机遇。

尤其是对于官员家族中的女性而言,这条政令更是石破天惊。

礼部侍郎林文远家的女儿林薇儿,素有才名,但以往最多也就是在闺阁诗会上博个彩头。

如今,她的父亲(已被烙印)拿着政令,严肃地对她说道:“薇儿,新政不同以往,组织部与人社厅的考核,据说极其严格,注重实务与新学。为父知你素有抱负,此乃良机,若能通过,你便可真正走出闺阁,为你……不,是为华夏,效力一方!”

林薇儿看着父亲眼中那种与以往不同的认同感(她不知是烙印使然),心中既激动又忐忑。

她开始废寝忘食地研读新政颁布的各类条文,律法初稿,以及一些她从未接触过的、关于民生经济的基础知识。

兵部尚书赵崇山的次子赵元启,自幼好武艺兵法,但因其兄长是嫡长子,继承家业和军中资源轮不到他。

新政的考核消息传来,他兴奋地一夜未眠。“终于可以不用看兄长脸色了!凭真本事,我赵元启未必就比谁差!下放州府?正好!去边军、去屯田,哪里需要去哪里!”

工部侍郎家的女儿苏婉清,她特长器械绘图、算术格物、心思缜密,也默默备齐了考核资料,她对那些新颁布的、关于水利、道路和工坊管理的技术规范充满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