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正在府衙里研究各州的地图,桌上摆满了各种颜色的小旗子,代表不同的物资储备点。
“大人,您这是在做什么?”刘德二好奇地走过来,看到桌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记。
“我在设计抠门运输网!”苏锦头也不抬地说,“你看,如果我们要建立长期的军需保障体系,就必须解决物资运输的问题。”
刘德二凑近一看,发现地图上画满了各种路线:“大人,这些线条是什么意思?”
“红线是主要运输路线,蓝线是备用路线,绿线是紧急路线。”苏锦指着地图解释,“我们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运输网络,确保无论什么情况下,军需物资都能及时送达前线。”
“可是,”刘德二皱着眉头,“这么多路线,运输成本会不会太高?”
苏锦笑了笑:“这就是抠门运输网的精髓所在!我们要用最少的钱,建立最高效的运输体系!”
她拿出一张纸,开始画图:
“你看,传统的运输方式是什么?每个州各自为政,各自运输,既浪费又低效。”
“而我们的抠门运输网是这样的:建立统一的运输调度中心,统筹安排各州的运输任务,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分摊。”
“比如说,”苏锦指着地图上的一条路线,“赵州要往北线运粮食,钱州要往北线运武器,如果各自运输,需要两支车队。但是如果统一调度,一支车队就够了!”
刘德二眼睛一亮:“大人,您的意思是让各州的物资?”
“没错!就是!”苏锦拍手,“而且不仅仅是拼车,我们还要建立中转站网络!”
她在地图上标出几个点:“你看,我们在关键位置设立中转站,各州的物资先运到中转站,然后统一分拣、打包、运输。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成本。”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刘德二问。
苏锦又拿出一张纸,开始设计流程图:
“第一步:需求汇总。各州每月上报军需物资需求,我们统一汇总分析。”
“第二步:采购计划。根据需求制定采购计划,优先就近采购,减少运输距离。”
“第三步:运输调度。根据物资种类、数量、紧急程度,制定最优运输方案。”
“第四步:中转分拣。在中转站进行物资分拣、打包、标记,确保准确送达。”
“第五步:配送跟踪。建立配送跟踪系统,实时监控物资运输状态。”
“大人,这个系统听起来很复杂啊。”刘德二有些担心,“我们能管理得过来吗?”
“当然能!”苏锦自信地说,“我们要建立省钱快递法!”
“省钱快递法?”
“对!”苏锦兴奋地说,“你想想,民间的快递是怎么做的?他们有固定的路线、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价格,效率很高,成本很低。”
“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建立军需快递网!”
她开始在纸上画示意图:
“每条运输路线都有固定的发车时间,比如每周一、三、五发车。”
“每个中转站都有固定的作业流程,比如上午收货、下午分拣、晚上发货。”
“每种物资都有标准的包装规格,比如粮食用大袋、武器用木箱、药品用小盒。”
“这样一来,整个运输过程就像钟表一样精确,既高效又省钱!”
刘德二听得连连点头:“大人,您这个主意太好了!不过,我们需要多少人来管理这个系统?”
“这就是抠门运输网的另一个优势!”苏锦得意地说,“我们不需要太多专职人员,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比如说,各州的商会本来就有运输队伍,我们可以和他们合作,让他们承担部分运输任务。”
“各州的驿站本来就有中转功能,我们可以在驿站设立军需中转点。”
“各州的官员本来就要管理物资,我们可以让他们兼任运输调度员。”
“这样一来,我们用很少的额外投入,就能建立起完整的运输网络!”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苏大人,紧急情况!”一个信使跑进来,“前线急需箭矢补充,但是各州的箭矢都不够,需要紧急调配!”
苏锦立刻站起来:“正好,我们的抠门运输网可以派上用场了!”
她快速查看各州的物资清单:“赵州有箭矢三千支,钱州有箭矢两千支,孙州有箭矢一千五百支,李州有箭矢一千支...”
“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每个州各自运输,需要四支车队,而且到达时间不一致。”
“但是用我们的省钱快递法,”苏锦在地图上画出路线,“赵州和钱州的箭矢先运到中转站A,孙州和李州的箭矢先运到中转站b,然后统一运往前线。”
“这样只需要两支车队,而且能够同时到达,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刘德二佩服地说:“大人,您真是太聪明了!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实施吗?”
“当然!”苏锦立刻开始安排,“你立即给各州发信,按照我们的调度方案执行。同时,派人到中转站协调物资分拣。”
接下来的几天里,苏锦的“抠门运输网”开始运转。
第一天,各州按照调度方案开始运输箭矢。
“大人,您看!”刘德二兴奋地拿着报告,“赵州和钱州的箭矢已经到达中转站A,孙州和李州的箭矢也到达了中转站b!”
第二天,中转站开始分拣打包。
“中转站的伙计们说,这种统一分拣的方法真是太好了!”刘德二继续报告,“以前各州的包装规格不一样,很难装车。现在统一规格后,装车效率提高了一倍!”
第三天,箭矢运抵前线。
“前线传来消息,箭矢已经全部到达,而且数量准确,质量良好!”信使兴奋地报告,“王将军说,这是他见过的最高效的军需补给!”
更让人惊喜的是成本控制效果。
“大人,您猜怎么着?”刘德二拿着账本,“这次运输的总成本比预算少了四成!”
“少了四成?”苏锦有些意外,“怎么会少这么多?”
“主要是因为效应!”刘德二解释道,“原来需要四支车队,现在只需要两支。而且中转站的分拣效率高,减少了装卸时间,节约了人工成本。”
“还有,”刘德二继续说,“各州商会对我们的运输网络很感兴趣,他们说愿意投资参与,这样我们的建设成本就更低了!”
苏锦满意地点头:“看来我们的抠门运输网确实有效果。不过,这只是开始,我们还要继续完善。”
她拿出纸笔,开始制定改进计划:
“第一项改进:建立运输保险制度。对运输过程中的损失进行保险,降低风险。”
“第二项改进:建立质量追溯系统。对每批物资建立档案,确保质量可追溯。”
“第三项改进: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紧急情况建立快速响应流程。”
“第四项改进:建立成本分摊机制。各州按照受益程度分摊运输成本。”
“第五项改进: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运输效率和质量进行定期评估。”
一个月后,苏锦召开了各州运输协调会议。
“各位大人,”苏锦站在台上,指着身后的大地图,“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我们的抠门运输网取得了显着成效。”
“运输成本平均降低了三成,运输效率提高了五成,物资损耗率降低了八成。”
台下的各州官员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但是,”苏锦话锋一转,“我们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据情报显示,敌人正在策划更大规模的攻击,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抠门运输网的规模,建立更加完善的军需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我们要建立三级储备体系:州级储备、区域储备、战略储备。”
“州级储备负责日常需求,区域储备负责应急需求,战略储备负责战时需求。”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风险隔离机制,确保即使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个体系的运转。”
会后,各州官员都表示全力支持。
“苏大人,”赵州知州说,“您的这套运输体系真是太先进了!我们州愿意投入更多资源来支持建设。”
“是啊,”钱州知州也说,“以前我们各州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现在统一协调,既省钱又高效,真是一举两得!”
刘德二在旁边感慨地说:“大人,您这抠门运输网不仅解决了军需问题,还促进了各州之间的合作,真是一石二鸟啊!”
苏锦笑了笑:“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面对更复杂的挑战。敌人不会坐视我们的体系越来越完善,他们一定会想办法破坏。”
“那我们怎么办?”刘德二问。
苏锦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既然他们要破坏,那我们就要建立风险隔离体系,让他们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