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574章 青云笼罩山头,柴宗训和林阿夏姿势还是在拥抱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4章 青云笼罩山头,柴宗训和林阿夏姿势还是在拥抱着。

青云笼山晓色新,同心共议太平策

寝殿内的安神香燃到了尽头,余温还残留在雕花铜炉里,混合着窗外漫进来的晨雾,氤氲出一片朦胧的暖意。柴宗训将林阿夏紧紧拥在怀中,她的头枕着他的臂弯,呼吸均匀而轻柔,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浅浅的阴影,脸上还带着初醒时的酡红。他低头凝视着怀中熟睡的妻子,指尖轻轻拂过她光滑的脸颊,动作温柔得生怕惊扰了她的好梦。

窗外,天色已泛起鱼肚白,青云如纱,层层叠叠笼罩着宫城外的西山,将山头染成一片温润的青黛色。殿角的铜钟敲过五更,清脆的声响划破清晨的静谧,却未打断这相拥而眠的温情。自显德十年三月成婚以来,两人忙于朝堂政务、军备整饬,今夜是第一次这般安心地相拥入睡,直到晨曦微露。

柴宗训的思绪早已飘远,目光透过半掩的窗棂,落在那片青云缭绕的山头,心中翻涌着对天下局势的万千考量。他清楚地记得,今日是显德十二年四月初六,距与南唐、北汉达成休战协议已有两载。这两年间,大周境内农桑大兴,水利修缮过半,高产作物在中原腹地推广开来,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因商税与农赋充盈数倍,但他深知,这暂时的和平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林阿夏在他怀中轻轻动了动,睫毛颤了颤,缓缓睁开了眼睛。她刚睡醒,眼神还有些迷蒙,见柴宗训正低头看着自己,嘴角不由自主地弯起一抹浅笑,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夫君,天亮了?”

“嗯,刚到五更。”柴宗训低头在她额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手臂收得更紧了些,让她更贴近自己,“吵醒你了?”

林阿夏摇了摇头,伸手搂住他的腰,将脸颊贴在他的胸膛上,感受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没有,许是睡得太沉,竟不知已到清晨。”她抬眼望向窗外,只见青云如练,缠绕在西山山头,晨光穿透云层,洒下万道金辉,将宫殿的飞檐翘角染得熠熠生辉,“这青云笼山的景致,倒是难得一见。”

“是啊,青云罩顶,或许是太平将至的吉兆。”柴宗训轻声感叹,目光再次投向远方,语气渐渐变得凝重,“阿夏,你可知,这两年的休战,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林阿夏察觉到他语气中的郑重,心中一凛,坐起身来,顺手拉过一旁的锦被披在肩上,认真地看着他:“夫君可是察觉到了什么?”

柴宗训也坐起身,将她揽在身边,让她靠在自己的肩头,指尖轻轻划过她的发丝,缓缓说道:“南唐李煜表面上遣使通好,岁岁纳贡,暗地里却在扩充水军,修缮沿江十二座要塞,还派人暗中联络吴越钱氏,妄图凭借长江天险形成掎角之势。北汉刘继元更是狼子野心,这两年借着辽国的军械支援,整饬了三万铁骑,频频在北疆边境挑衅,若不是我们早遣名将驻守雁门关,恐怕早已战火重燃。”

林阿夏眉头微蹙:“如此说来,这休战协议,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

“正是。”柴宗训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冷冽,“李煜沉迷文墨,却并非庸碌之辈,他妄图固守江南半壁江山,以待我朝生变;刘继元则倚仗辽国撑腰,一心想复辟北汉昔日基业。他们都以为,朕登基已逾十载,锐气渐消,或是会急于复仇贸然出兵,可他们恰恰算错了。”

他转头看向林阿夏,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阿夏,朕思虑良久,如今大周虽兵强马壮,粮草可支十年征战,但真要起兵征讨,无异于两败俱伤。南唐水军盘踞长江三十年,战船千艘,北汉有辽国铁骑为援,若强行用兵,不仅会损耗百万民力物力,还会让中原与江南百姓再次陷入战火之中,这绝非朕所愿。”

林阿夏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他的想法:“夫君的意思是,不愿诉诸武力,想要……和平统一?”

“没错。”柴宗训重重点头,语气无比郑重,“朕要的一统天下,不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后的征服,而是百姓安居乐业、四方归心后的太平盛世。当年父皇征战四方,并非嗜杀好战,而是为了结束唐末以来的乱世,让天下苍生能过上安稳日子。如今朕继承大统已十二年,更应秉承父皇遗志,以民为本,以德服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两年间,朕让工部加快新式农具的打造,在关中、河南推广占城稻,减免三成赋税,就是为了让百姓丰衣足食;让礼部修订礼乐,在各州府设立学堂,教化万民,就是为了让天下归心。朕要让南唐、北汉的百姓看到,大周的江山,是能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安居乐业的江山;大周的帝王,是能为他们谋福祉的帝王。到那时,不用一兵一卒,他们自会主动归降。”

林阿夏听着他的话,心中满是敬佩与认同。她陪伴柴宗训十二载,看着他从少年天子成长为沉稳帝王,深知他心怀天下,却没想到他竟有如此深远的考量与博大的胸怀。“夫君所言极是。”她轻轻点头,“百姓苦战乱久矣,自唐末以来,天下分裂近百年,若能以和平方式统一,实乃天下之幸。只是,南唐李煜与北汉刘继元野心勃勃,恐怕不会轻易归降,夫君可有具体的谋划?”

“自然有。”柴宗训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对付南唐,朕打算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与南唐通好,开放寿州、濠州等五处边境互市,让江南的丝绸、茶叶、瓷器能顺利进入中原,也让中原的粮食、布匹、铁器流入江南。这两年互市初开,南唐商户获利颇丰,江南士族已与我朝经济紧密相连,唇亡齿寒,李煜若再想闭关锁国,恐怕会遭到江南士族与百姓的强烈反对。”

“另一方面,朕已命翰林学士徐铉暗中联络南唐境内的有识之士,尤其是那些不满李煜奢靡享乐、渴望太平的官员与士族。去年年末,南唐吏部侍郎韩熙载已暗中遣使来汴梁,愿为内应。他们深知,南唐偏安一隅,终究难以长久,只有依附大周,才能保住家族基业,让子孙后代过上安稳日子。朕会给他们足够的诚意与保障,让他们成为推动南唐归降的中坚力量。”

说到北汉,柴宗训的语气多了几分凝重:“北汉的情况比南唐更为复杂,刘继元依附辽国,死心塌地与大周为敌。对付北汉,朕打算先断其羽翼。辽国虽强,但内部矛盾重重,耶律氏贵族争权夺利,百姓赋税沉重,早已怨声载道。这两年,朕已命兵部增派暗探潜入辽国境内,联络那些不满辽主统治的室韦、渤海等部落,以及辽国内部失势的贵族,暗中支援他们粮草军械,策动反叛。一旦辽国陷入内乱,自顾不暇,便再也无力支援北汉。”

“同时,朕已命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增派五万兵力驻守北疆,加固雁门关、瓦桥关等要塞,严阵以待,让刘继元不敢轻举妄动。另外,朕还会派使者向刘继元传递大周的善意,承诺若北汉归降,朕会保留北汉皇室的尊荣,封其为晋王,世袭罔替,不追究过往罪责,让北汉的百姓能继续安居乐业。朕相信,只要辽国自顾不暇,北汉孤立无援,刘继元迟早会认清现实,选择归降。”

林阿夏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她深知柴宗训的谋划看似温和,实则暗藏锋芒,每一步都精准地击中了南唐与北汉的要害。“夫君的谋划周密详尽,想来用不了多久,便能看到成效。”她看着柴宗训的眼睛,语气中满是信任,“只是,这和平统一之路,恐怕不会一帆风顺,定会遇到诸多阻碍与变数,夫君要有心理准备。”

“朕自然明白。”柴宗训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而有力,“前路漫漫,荆棘丛生,但只要我们夫妻同心,携手并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阿夏,这十二年来,你陪着朕稳定朝堂、整饬军备、安抚民生,是朕最信任的人,也是朕最坚实的后盾。往后,朝中的政务,边境的防务,女辅营的训练,还要劳烦你多费心。”

林阿夏心中一暖,用力点了点头:“夫君放心,臣妾定不辱使命。女辅营经过这两年的特训,已扩充至五千人,个个弓马娴熟、精通战术,臣妾会继续加强训练,让她们成为一支既能保家卫国,又能安抚百姓的奇兵。朝堂之上,臣妾也会帮夫君留意那些勾结南唐、北汉的奸佞之徒,肃清吏治,不让他们阻碍和平统一的大业。”

“有你在,朕便安心了。”柴宗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将她再次拥入怀中。窗外的晨光越来越亮,青云渐渐散去,西山的轮廓愈发清晰,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寝殿,照亮了两人相拥的身影。

他低头看着怀中的妻子,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幸福感。这十二年来,他经历了登基之初的朝堂动荡,平定了内部藩镇叛乱,承受了来自南唐、北汉与辽国的外部压力,也曾因心中的执念与她发生争吵,但此刻,所有的阴霾都已烟消云散。他知道,自己不仅拥有了一位深明大义、文武双全的皇后,更拥有了一位能与自己并肩作战、同心同德的盟友。

“阿夏,”柴宗训轻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温柔与期盼,“等和平统一大业完成,天下太平,我们便卸甲归田,找一处山清水秀之地,过上男耕女织的日子,不再被朝堂的纷争所困扰,不再被战火的阴影所笼罩。到那时,我们会有很多孩子,带着他们游遍名山大川,让他们看看这太平盛世的大好河山。”

林阿夏靠在他的怀中,眼中满是憧憬:“好,臣妾等着那一天。等天下一统,海晏河清,我们便一起归隐田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只是,臣妾知道,夫君心中装着天下百姓,就算归隐,也定会牵挂着他们的安危。”

“知我者,莫若阿夏也。”柴宗训轻笑一声,低头在她唇上印下一个深情的吻,“就算归隐,朕也会关注着大周的江山,关注着百姓的生活。但那时,朝堂已有贤能之士辅佐,天下已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朕也能真正放下心来,好好陪伴你和孩子们。”

两人相拥着,感受着彼此的体温与心跳,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晨光透过窗棂,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寝殿内的温情与窗外的明媚春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传来内侍轻声的禀报:“陛下,皇后娘娘,早朝时间将至,请陛下与娘娘移驾勤政殿。”

柴宗训与林阿夏相视一笑,缓缓松开了彼此。他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和平统一的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他们心中充满了信心与力量。只要夫妻同心,携手并肩,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开创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柴宗训起身,伸手将林阿夏扶起,两人并肩走向殿外。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身后的寝殿渐渐远去,前方的勤政殿在晨光中熠熠生辉,那是他们实现理想的地方,也是他们守护天下苍生的起点。

青云早已散尽,西山的景色清晰可见,万里晴空之下,大周的江山一片欣欣向荣。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帝王与皇后的心,早已紧紧连在一起,向着和平统一的目标,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