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14章 首战告捷,当官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俊人夫妇笑得嘴巴都歪了:都三十出头的人,还差几年当爷爷?怎么还这么不稳重。

美娟带着弟弟妹妹给高爷爷高奶奶鞠躬拜年,美芳直接缠着高奶奶讲故事。

黄不凡乐得轻松,坐在火坑旁和高俊人聊天。

得知昨天到现在没有病人上门,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还是不放心:我明天给岳母拜完年就来卫生院。

第二天,黄不凡带着孩子们来了枫树湾,岳母李大娘既高兴又伤心,一定要留孩子们在外婆这里住几天再走。

正在吃饭的时候,路上有人在喊:黄医生在哪个屋里?出来一下!

一开始没有人理,听到第三声黄不凡才回过神来:外面的人不是在叫我吧?

出门一看,有个满头大汗推着单车的小伙子在路上喊,头就像苍蝇一样到处转。

发现黄不凡出来,马上就问:请问你是黄医生吗?公社卫生院的高医生派我来请你马上回去。

问了小伙子两句,他是安福大队的人,3岁的小侄子昨天早上就发烧头疼。

可想着年初一看病不吉祥,拖到今天发高烧了,孩子说起了胡话,这才想起支书年前的通知,赶紧送来了卫生院。

黄不凡一听,二话不说就把小伙子的单车抢了过来,骑着就往卫生院冲去。

到了卫生院,高俊人已经给孩子打了一针,还开了中药在熬,孩子的父母眼泪婆娑显得很慌乱。

黄不凡摸了摸孩子的头,很烫手。悄悄施展透视眼一看,孩子的脑膜发炎了。

黄不凡赶紧问了情况,得知高俊人给孩子打了40万单位的西林油,觉得不够,直接要给孩子挂水,输个两百万单位再说。

高俊人也知道孩子的病很凶险,早就按照前几天两人商量的处方,清瘟败毒饮加减,还准备用磨点犀牛角水给孩子喝。

还别说,黄不凡给孩子做静脉穿刺时显得很老练,一次就回了血,黄不凡这才开口让孩子父母不要太慌,静观其变。

一瓶水滴完,孩子开始退烧,也不怎么说胡话了,所有人才松了口气。

黄不凡这才发问,问福安大队的支书有没有发通知?大家有没有按照通知做了?

孩子的父亲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来得及呢,想着这大冬天的,怎么也不会有蚊子。想不到大年三十晚上,孩子还真的被叮了好多包。

黄不凡叹了口气: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你们家孩子算运气好,别的孩子运气好不好就难说了。

你们赶紧回去一个人,劝大家赶紧按照支书的通知做。还有,发烧的孩子也立即送过来。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年初三开始,陆陆续续就有发烧的孩子送来卫生院。

黄不凡和高俊人两人忙得脚不沾地,趁着吃午饭的时候去公社打了个电话给闫书记。

得知两天里收了十几个脑膜炎小孩,闫书记不敢怠慢,马上向卫生局反映了情况,自己坐下午的班车赶了回来。

闫书记初三晚上赶回的公社,有他坐镇,调动资源人力就顺畅了很多。两个黄大姐当晚就回来开始加班,卢医生也在初四中午赶到。

到年初四,沂溪卫生院收留了三十多个孩子,无一不是发热头疼的。好在黄不凡有透视眼这门诊断手法,筛选出了四个只是感冒了的,打发他们拿了药回家。

卫生院的几间房子挤满了孩子,连黄不凡的宿舍都腾了出来当临时病房。

整个卫生院每天都要用来苏水喷洒两三回,这个事情黄不凡亲自动手。毕竟在这时候的人脑子里,根本还没有消杀的概念。

幸好年前有准备充足的药材,沂溪卫生院的病儿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可其它几个公社就麻烦了,连条件最好的富桥公社卫生院也没有西林油了。

整个富桥区人心惶惶,相比起来,沂溪公社虽然也有病人,但发病率远远低于其他几个公社。

尤其是柘木大队发生首例后,十五个大队的支书每天早晚广播宣传,挨家挨户催着让大家灭蚊,家里每天还要熏草药。

到正月二十前后,沂溪公社已经没有新增病儿了,黄不凡和高俊人才得以安然一些。

富桥区的脑膜炎疫情,把华安县、甚至整个常阳地区都惊动了。

早在正月十五当天,县和地区组织的两级医疗卫生队伍进驻富桥区,几个公社的情况才慢慢被控制住。

到正月过去,疫情终于被扑灭,华安县卫生局召开经验总结会。

最后发现,只有沂溪公社是一股清流,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也没有重症后遗症发生。

可怜的是,整个富桥区才五万多人口,却有五个孩子死亡,重症后遗症十三例。

这么明显的差距,领导自然看得出来,马上让出席会议的闫书记介绍经验。

闫书记也没隐瞒,把黄不凡和高俊人年前就提出了疫情风险,同时制定了预防措施的过程做了详细介绍。

也还是有几个大队半信半疑,才导致出现了四十个病例。幸好又有黄不凡和高俊人的快捷诊治,才能获得近乎完美的战果。

于是,沂溪公社卫生院一战成名。

县革委会发出表彰,表彰黄不凡和高俊人得突出贡献,破例同意解除高俊人的“黑五类”身份,成为沂溪公社卫生院正式医生。

作为直接领导,卢院长提拔去了富桥卫生院当院长,任命黄不凡为沂溪公社卫生院院长。

领导有方的闫书记也因祸得福,提拔成了富桥区公所一把手。

其实,卫生局还想把黄不凡调去县医院。

却被黄不凡拒绝了,说自己就是个土包子,只懂得一些传统中医,这次也只是碰巧,真去了大医院反倒让领导为难。

走马上任的黄不凡成了沂溪卫生院院长,马上要去富桥区公所上班的闫书记特意来找他谈话:

小黄,这次多亏了你,且不说我这升官的事沾是了你的光,就是你让整个沂溪公社没出现一个五保户,这就是一份莫大的功德。

闫书记还说:既然你不想去县里,我知道你是舍不得家乡。我已经向县革委会和卫生局申请,立即扩建沂溪卫生院,争取更好地造福沂溪人民。

上级也已经同意拨款,马上就会动工,要把沂溪卫生院建成华安县的样板医院。

听到这个消息,黄不凡大喜过望,如果能留在沂溪公社,是不是有机会把沂溪卫生院发展起来?

欣喜之余,黄不凡心里又有了点不舍,闫书记对自己的支持,谁都能看得出来。他高升去了去公社,虽然官更大了,可都说县官不如县管,今后自己还能在公社获得支持吗?

闫书记似乎看出了黄不凡的担忧:你别担心,接任我位置的就是朱场长,你和他那么熟,他支持你的力度只会更大吧。

闫书记最后说:新的卫生院扩建,将会分两期来做,第一期完成翻建,把那几间土砖屋拆了,新建两层的红砖楼,还会添置必要的器材,追加几个人手。

二期就不得了了,估计会建成我们富桥区最大的医院。

黄不凡顿时傻眼了:前世,高俊人78年组建了富桥医院,难道这次被自己抢了他的功劳?这样的话,他日后还会不会成为中医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