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71章 高小鹰忙得飞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7月1日是党的生日,沂溪公社召开了一次党员会议,黄不凡当然也参加了,二弟黄玉明这个支书更是不可能缺席。

开完会,黄玉明顺道来了大哥家,兄弟俩又聊了一阵。黄不凡突然说了句:高小鹰这家伙最近在忙什么?我好像都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黄玉明哈哈大笑道:大哥,你可别惦记他,那小子现在比我这个支书都忙。

原来,自从黄家湾大队的茶厂开业并逐步稳定之后,高小鹰自告奋勇去“跑业务”。

他的要求很简单,大队和公社给他开个业务员的介绍信,按照卖出去的茶叶给点钱就行了。

这个时代的茶叶价格并不高,供销社柜台上也就一块钱左右一斤。

可实际上,柜台上那些茶叶要不就是没人要的茶,几乎全是茶梗,要不就干脆没货。

高小鹰也大方,全部按照一元一斤和大队结算。这几个月来,连藕煤厂也丢给了别人暂管,自己却一直在外面跑。

黄不凡这才想起,正月底的时候,高小鹰和自己说过这么一嘴,当时自己还鼓励过他呢,没想到这二混子竟然真的去了。

黄玉明还笑着说,这家伙确实是个人才,一块一斤干的茶叶,他竟然能卖到三块五块那么高。

前两个月,黄家湾茶厂的产量还不高,高小鹰挣的也不多。

但回来后给黄玉明提意见:我们的茶味道不错,就是包装太难看,竟然就是用牛皮纸包一下。

高小鹰建议,先把包装搞一下,同时再起个好听的名字。人家外面的茶叶,什么龙井、铁观音、碧螺春等等,听上去就很高级感呢。

高小鹰还给想了一个名字:华富高山茶,还做了一些硬纸盒当包装袋。

还别说,这两个月的销量突飞猛进,高小鹰笑得合不拢嘴,恨不得一年三百六十天都不回家呢。

黄不凡很是欣慰,同时也不无疑虑地问了一句:他挣那么多,会不会有问题?

黄玉明呵呵笑道:大哥你就放心啦,黄家湾的人知道,高小鹰是帮着大队高价销茶叶。

早就给他想好了办法,那这钱都是交到了大队账上,然后分给了社员。

黄玉明没有继续往下说,但一副“你懂的”眼神,黄不凡明白了:

也要提醒二混子,在外面跑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带着钱在身上。

黄玉明又笑道:你还不知道吧,人家带着保镖呢,蛮八经现在成了他的“小弟”。

黄不凡顿时啼笑皆非:去年买第二台藕煤机的时候,还和蛮八经搞了一出“决斗”,想不到高小鹰竟然也能收服他,还是金钱的力量大啊。

到了八月份,富桥区、准确说是沂溪公社,完全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

香草溪的工厂开工了,常富公路路面开始铺设沥青,沂溪卫生院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倒不是说沂溪公社的人爱生病了,而且名气打出去后,外地病人慕名而来,宝庆地区、西州地区都有一些疑难杂症来这里找黄不凡了。

外地人来的多了,沂溪公社这里很快就繁华起来。

朱书记也知道外地人多了有“商机”,在黄不凡的建议下,公社开了一家旅馆,几乎就是专门招待外地来的病人。

同时,区供销社也瞧准了商机,也扩大了沂溪供销社的规模。

短时间里,外地病人的吃饭,要不就是在卫生院食堂对付一口,要不就是去公社食堂求爷爷白奶奶。

黄不凡有了新的想法:能不能让黄家湾大队来开一个饭店?

于是有天吃过晚饭,借着散步的名头,约上朱书记去公社后面的小山坡走走。

话头自然从朱书记的儿子说起:朱书记,成辉学着开救护车差不多半年了,这架势应该挺不错的。

他的态度也很端正,这个事你就不要担心了。

但我总觉得,只开车也不是个事,有没有和他想过做点其他的事?

朱书记很是感谢:不凡,多谢你的照顾,我这儿子不喜欢管别人,还是做点单纯的事省心。

黄不凡说:现在来沂溪卫生院的外地人多了,来到我们这里看病,总要给人弄口饭吃吧。

可现在我们这里没有饭店,病人和家属要不就是在卫生院食堂搭餐,要不就得去公社食堂说好话。

我看我们能不能开个饭店?我考虑过了,可以让黄家湾大队出面,大队有粮食,就能解决吃的问题,同时让成辉挂个名管理怎样?

朱书记很心动,可还是有顾虑:事情是好事,可我家那小子不是那块料啊。

黄不凡笑嘻嘻地说道:那个不用你操心,成辉就是挂个名而已,我让黄家湾大队操作,大不了还有个高小鹰呢,那小子头脑好使。

朱书记马上同意:好,那就照你说的办,手续的话我去区里搞,总不能让外地群众没饭吃。

这件事就算成了一半,剩下的事就等朱书记通知了。

想必他也知道里面的好处,不到三天就告诉黄不凡:

手续办好了,但只能和区里那个国营饭店一样的价格,注意千万不可以哄抬物价。

这年代就是这个事头痛,但黄不凡有信心,高小鹰肯定能搞定这个事。

高小鹰总算露面了,知道公社这里要开个饭店,这小子竟然一点也不担心:

哥,反正我信你的,你说什么我就去做。你负责做梦,我负责帮你实现。

不知不觉中,高小鹰也20岁了,想起第一次见他时那个混样,一口一个“鹰爷”的,黄不凡笑了笑说:

鹰爷,你也二十岁了,有没有想过娶个老婆?

高小鹰总算有了不好意思的神情:大哥,都什么时候的陈芝麻烂谷子,你怎么还在提呢。

黄不凡也不开玩笑了:上回见过的那个小梅呢,怎么我一直没见过?是不是你欺负人家了?

高小鹰有点迷茫:我和小梅倒没什么,就是她爹瞧不起我,不让我进屋呢……

黄不凡想了想,小梅的父亲是富桥供销社的主任,瞧不起高小鹰也正常。这事急不来,得找个契机才行。

于是提醒他:你现在经常在外面跑,家里的事顾不顾得上?饭店的事可不比藕煤厂,可是需要费点心思的。

万一到时候大队连粮食钱都挣不回来,你就有麻烦了。

说到生意,高小鹰就来劲了:要说整个富桥区谁最懂饭店怎么搞,除了我还有谁?

我这半年几乎跑遍了咱南湘省各个地区,感触最深的就是饭店啊。

黄不凡来了兴趣,故意问了一句:你有什么感触?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