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225章 弗茨父子再到沂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德志等人也已经有了多年的临床经验,这些理论其实也不是不明白,但黄不凡没有说之前,他们还真无法串联到一起。

可黄不凡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他们自然也就懂得。

或许,这就是中医最为看重的经验吧。要不然,为什么自古以来,好中医的形象就是须发皆白的老者形象?

时间来到3月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央精神正式传遍神州大地。

黄不凡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第一时间叫上高小鹰:“我们可以放手去干了。”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在闫书记的牵线下,富溪电子设备厂刚刚和澧州电子管厂达成合作协议。

于是,富溪电子厂和富华机械厂合伙,在香草溪设立显像管厂。

这三个月来,电子厂陆续增加了不少人手。这个年代,想要人真的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富桥区六万多人口,大把的富余劳力。

这里面,也少不了接纳的原电话机厂几十个员工的功劳。

如今,富溪电子厂每个月得产能在生产五百台左右,产品也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毕竟,产品质量过得硬,价格还比红山电视机厂要便宜。

五月份,毛书记电话通知:“不凡,大好消息,联系上弗茨,他会在夏天再来南湘。”

这件事成了黄不凡最期待的事,两年多了,毛书记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消息,现在终于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刻。

果然,暑假还没到,弗茨一行不但到了南湘,他和菲普父子俩还轻车简从到了香草溪。

弗茨还稍微好一点,菲普就激动万分了。操着流利的华夏语,对黄不凡说了不少的感谢话。

尤其是看到自己当时为了排遣无聊搞的收音机厂,竟然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菲普更是满心欢喜。

于是,黄不凡还没说出具体的技术要求之前,菲普就主动提出,不但要继续给富溪电子厂注资,还愿意提供最新的彩色电视机技术。

高小鹰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黄不凡婉言拒绝了菲普注资的想法,只愿意接受他的技术支持。

黄不凡看得很长远,目前来说,内地还无法搞合资企业,菲普继续注资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

黄不凡心里还有顾忌,如果接受他的注资,电子厂被菲普掌控就从法理上就不可避免。

这可是一个生金蛋的宝贝,黄不凡怎么会傻傻地让出控制权?

菲普似乎毫不介意:“黄医生,就按你的意思办好了。我回去后,马上会把全套最新的彩电技术发过来。”

弗茨这次来南湘很轻松,据他说,已经和去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了。

这几年来,他一直记得黄不凡的恩情,也很怀念自己的祖父埋骨富桥的事。更有心帮一帮富桥人,也算是继承了祖父的遗志。

弗茨的做法简单粗暴,给沂溪公社捐一笔款,前提是用于造福沂溪人民的事情。

在南湘省委的见证下,曹书记接受了一百万美元的捐款,决定全部当成富溪电子厂的扩建经费。

至此,富溪电子设备厂的股权构成也清晰了:沂溪公社和黄家湾大队,黄不凡个人三方。

黄不凡自己当然不会出面,全权交给高小鹰代理。一个前途无限的电子集团,正式开始了征程。

79年7月,是华安卫校第一批学生毕业的季节,两个班八十个学生,有六十多人主动留在了华安县。

仅仅沂溪医院,有刘伟方和罗德江两个兼职老师,还有南湘医学院借来的那些老师帮着说话,竟然分到了三十个人。

这是新鲜的血液,沂溪医院人手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于是,黄不凡又开始了第五次扩建的筹划。

这时候的沂溪公社,已经有了小城市的雏形。公社驻地有沂溪医院这个核心单位,配套的饭店和旅社就有五六家。

从这里去到香草溪,曾经的一大片旱田,已经有了好几家工厂。

富华茶厂,富华机械厂,电子厂,还有派出所和邮电局这些单位。

尤其是富华机械厂,在黄不凡的鼓动下,积累了自行车厂的经验,正在建设摩托车车间。

而朱总工也到处招揽人才,准备搞汽车技术积累。

一河之隔的黄家湾大队,还有一个目前最红火的水泥厂。

水泥厂这两年,因为赵国庆等骨干去上大学的缘故,厂里的管理者全部是他们培养的副手。

虽然赵国庆等人不会当甩手掌柜,但到底还是没有了前几年的迅猛。

黄不凡也不强求,虽然总是提醒孙建国等人注意督促,却也力求平稳为妥。

孙建国在潭州工学院混得风生水起,导师张老更是将他当成了关门弟子,恨不得把自己一生所学倾囊相授。

作为华夏闻名的建筑材料泰斗,张老看重的人,未来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黄不凡有时候甚至在肚子里窃幸,幸好当时在知青们落难的时候,把他们‘哄骗’到了黄家湾,才能让他们不会心生去意。

美娟今年暑假不能回家,据雷阿姨说,京城有几场大型的翻译任务,作为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美娟主动报名参加。

黄不凡当然全力支持,不会在这方面拖女儿的后腿。

杨小强不出意外地来了电子厂,有了弗茨的捐款资金,有了菲普得技术支持,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已经开始组建,彩色显像管厂也同步开始建设。

有了杨小强这个技术狂人,富溪电子的进展更加顺利。

越是大家兴奋的时候,黄不凡反而更冷静,提醒高小鹰:

“二混子,早些年和你说的电话通信,我们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高小鹰自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概念,他理解的电话,就是如今那种需要接线员的‘摇把子’。

这样的电话,虽然比写信和电报更方便,但想要广泛使用肯定不行。

黄不凡也不多说,只是提醒他,哪天有时间,等杨小强忙完了,让他带着我们,一起去潭州和陈教授聊聊。

雷同明现在是南湘二把手,妻子陈丽红在潭州电研院,黄不凡就是打的她的主意。

如果能从陈丽红那里搞到技术,电信这块巨大的蛋糕,自己也要去咬一口。

比起来,南湘其他地区的发展,就只能用平庸来形容了。

绝大多数人都还持观望态度,即使有人胆子大点,也只能小打小闹,唯恐风向又掉头,像前几年那样就不得了。

华安县内也是一样,只有离沂溪公社最近的富桥稍微好点。

但受制于没有资本,更多还是依附于沂溪公社的企业,派出更多的劳动力来支援沂溪公社而已。

美兵下半年也要上高中了,他的目标已经很明确,要赶上姐姐的脚步。

最小的美文,这一年来,妈妈不在身边,他的成绩却没见退步,每次期末考试都是第一名。

只有美芳,依旧还是那个挂车尾的水平,自己却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有一次,她们兄妹姐弟三个聊天时,她还大言不惭地说:

“你们都和大姐一样走得远,我就留在爸爸妈妈身边好,等她们老了,我就可以照顾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