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 > 第123章 余川林的骚操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阴沉沉的,余庆林回到家,清妍已经把饭菜摆好了。

“爷爷奶奶起来了吗?”

“起来了,他们年纪大了,起的比较早,不睡懒觉。”

“那他们应该吃三顿饭,早上起的早,活动一会,就会饿了。”

余庆林想想也是,明天去和他爹娘说说。

两人吃完饭,一起收拾碗筷,又收拾收拾屋子。

清妍看了一会钟大夫给的病历,又把箱子里的布料都倒腾出来。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了,有些东西,要提前准备。

她打算给自己和余庆林都做一套新衣服,再给公婆和爷爷奶奶一人做一件。结婚第一年,年礼还是要准备的,虽然公婆说了,他们还能干,不需要给养老钱。

清妍觉得,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她们把作为子女该做的做到位,以后,也不会留下什么话柄。

余庆林今天也不出去,在院子里劈柴火。挨着西边的杖子,特意盖了一趟棚子,专门放柴火的。

劈好的木头绊子,码的整整齐齐,看上去很壮观。

还有专门引火用的松树毛子,树皮。

两人各忙各的,一上午就过去了。

中午饭是大碴粥,炒土豆丝还有早上剩的包子。

刚吃完饭,碗筷还没收拾呢,院门就被敲响了。

农村一般时候都不会锁门,尤其大门,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从里面栓上。

不过,清妍家在村子一头,白天,她也习惯在里面拴上大门。

“这天,谁能过来?是不是有人生病了?”

余庆林披上棉袄,出去开门。

“庆林啊,救命啊!”

余庆林被他三婶这一嗓子喊懵了,救什么命?

“爹,怎么回事?”

“川林那个瘪犊子,偷摸带着几个同学上山了,都一上午了,还没回来。”

“这天上山,他是不要命了?”

余庆林真是不知道说什么了,这阴天呼啦的,还刮着风,上山,那不是胡闹吗?

“庆林啊,你不能见死不救,川林要是有个两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余三婶哭咧咧的,说出的话,让人心里不舒服。

“不活就去死,二十岁的人了,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不知道吗?

这天上山,他咋那么能呢?

你家川林没事找事,跟我家庆林有什么关系,这样的天气上山,出事了,算谁的?”

跟过来的余婶子气的够呛,老三家的川林都被惯坏了。

二十岁的人了,高中念了好几年,好不容易毕业了,也不正经上工,天天往公社跑,说是看看有没有招工的。

前一阵,小学招考老师,队上考上好几个,川林考了个倒数第一。

余川林比庆林还大几个月呢,一天到晚,正事不干,偷奸耍滑的很。

余婶子气的够呛,这样的天气上山,她也担心庆林有危险。

“好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川林不是自己上山的,还带着几个公社的半大小子。

真出事了,对咱们大队也不好。

庆林,你穿上厚实的衣服,叫上杨树和大军,罗森也去召集民兵了,先去把人找回来,之后再说其他的。”

余队长这时候不仅是余家的当家人,更是大队的主心骨。

“知道了,爹,我这就去。”

余庆林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虽然对余川林他一点也看不上,平时也不怎么来往,但是,现在这情况,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庆林,谁啊?我怎么隐约听着有哭声呢。”

“咱爹娘和三婶过来了,川林偷偷带人上山了,现在还没回来呢。

爹让我带人上山找找,这天气,要是在山上待一晚上,人都得冻硬了。”

余庆林一边穿衣服一边和清妍说了事情的原委。

“庆林,你把兔皮护膝戴上,手套,帽子,围巾,都戴好了。”

清妍知道,这时候,庆林不可能不去,明知道有危险,也不能不去。

别说余川林是他堂哥,即便是其他人,他们也不会见死不救。

一个村里住着,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一家有难,八方支援。

平时没事的时候,大伙有点小摩擦,吵个架,甚至动手打架都正常,不算毛病。但是,真遇到事,整个屯子的人,不会有看热闹的。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人,清妍又打开柜子,拿出一包桃酥,手电筒,水壶里灌上热水,这些东西,关键时候有用。

余庆林已经穿戴好了,大棉袄,棉裤,狗皮帽子棉手套,还有能护住腿的兔皮护膝,这些都是清妍给他做的。

“庆林,挎包你背着,手电筒,桃酥,热水,万一回来晚了,垫吧一口。

找人很重要,你自己的安全也很重要,别让我担心。”

“知道了,我会小心了。

媳妇,我走了,要去和罗叔他们汇合。”

清妍站在门口,看着余庆林大步流星的走出院子,最后看不见踪影,才关门进屋。

又往灶坑里添了一些绊子,锅里半锅水呢,等庆林回来,泡泡脚。

心里有事,清妍也没心思继续做衣服了。

没一会,红姐过来了。

“清妍,我心里慌慌的。”

“红姐,杨哥也去了?”

“去了,还有大军,村里青壮劳力去了不少。余大队长也去了,还有罗队长他们。”

红姐刚才过来的,正好看见大部队出发了。

“咱们在家等着,庆林和杨哥他们对山上比较熟,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清妍安慰着红姐,其实,她心里也很不安。

外面的天越来越阴,感觉大雪马上就要降下来了。

如果下了大雪,会更不好寻找。大雪会把脚印盖住,让人找不到方向。

“唉,你说余川林是不是有毛病,又不是外地来的,什么都不懂。

他一个本地人,明知道这天气上山会有危险,还领人上山,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太自大?”

“谁知道呢,他一天天的不着家,总去公社晃荡。

庆林看不上他,几乎不和他来往,我也想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脑子被驴踢了。”

红姐担心杨树,气的要死,真想破口大骂。

此时的余家,大队长他们带人上山找人了,家里还有几个陌生人在呢。

她们从公社过来的,家里的孩子跟着余川林来了二道沟大队,中午都没回去。

看着外面的天气,想着他们说过要上山的话,心里不踏实,就找了过来。

余婶子心里有气,又不能对外人说什么,忍着气,招待她们。

余三婶现在像一只鹌鹑,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她知道,今天这事没完。

等人找回来,她公婆不会轻易放过她的。

老头老太太轻易不管事,但是,遇到大事,他们也不会轻拿轻放。

一屋子人,眼巴巴的看着窗外,明知道,人刚走,不可能这么快回来,还是忍不住往外瞅,希望能看见他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