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家里有了成年男人,感觉就是不一样。之前清妍她们都不怎么开大门的,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谨慎一点还是有必要的。

余庆林来了以后,家里热闹多了,两个孩子天天缠着爸爸举高高,骑大马,就连绾绾都比之前活泼了。

余庆林的工作也不忙,他主要任务就是烧锅炉,看着锅炉不灭就行。

当然了,也要推煤,干些力气活。不过,这些事情,余庆林并不觉得有啥,比队上秋收轻松多了。

清妍工作也很顺利,主要科室是在中医诊室,但也会去其他科室学习,积累经验。

余庆林这次带来不少东西,清妍也给黄师叔送过去一些。

都是自家准备的,不是花钱买的,更显得亲切,两家人走得也更近一些。偶尔,清妍也会带着孩子去黄师叔家玩,黄婶子很喜欢两个孩子。

一晃,又到年底了。

高考已经结束了,大伙都在等成绩。

上个月,方芳生了一个儿子,二哥也算儿女双全了。

清妍前两天让余庆林寄了一些东西给她娘家和二哥,算起今年的年礼。

至于小侄子,清妍也准备了礼物,一对银手镯,找了老匠人买的。

人有亲疏远近,清妍和二哥一家关系近,来往的多。其他兄弟姐妹也没断了联系,但是,要差上一层。

清妍的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对周围的事情留意的少,直到同事们开始讨论谁家孩子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她才惊觉,原来高考出结果了。

关闭十年的高考重新启动了,这一年的考生有几百万人,但是最后只能录取是十万人,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医院的同事中,有的家里收到录取通知书,有的没收到。

收到的,满心欢喜。

没收到,期盼录取通知书在路上。

只是,大部分是落选的,没有考上。

二道沟大队那边,楚清越接到了京大的录取通知书。徐蔚然也接到京市最好的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书。

他俩准备年前回京市,已经开好介绍信,买了火车票了。

知青点其他的人也有接到通知书的,也有没接到的。

徐蔚然的楚清越带着简单的行李离开了二道沟大队,离开了他们生活了好几年的地方。

因为要在冰城转车,两人特意过来和余庆林他们告别。

清妍晚上回来,看见两人还愣了一下。

“清妍姐,我们要回京市了,临走前,过来看看你们。”

“恭喜你们,考上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清妍不羡慕,这是她自己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

“清妍姐,奶奶很想你,如果有机会,你一定和姐夫带着孩子来京市,看看奶奶,看看我们。”

徐蔚然是真心感谢清妍姐,因为她的照顾,奶奶才没有受苦。

“有机会一定会去的,到时候,你们带着我们好好逛一逛京市。”

“那是一定的。”

楚清越话少,但是他知道感恩。

这几年在二道沟大队,他是受了恩惠的。不只是清妍两口子,整个大队的人都比较和善。

因为来看清妍,他们错过了去京市的火车。余庆林留两人在这住一宿,明天再走,家里有地方住。

徐蔚然也不和清妍姐客气,和楚清越在余家爷奶那屋住了一宿。

清妍第二天早早起来,给两人准备了不少吃的,让他们带上火车。

余庆林请假送他们去车站,这一别,再见面就不知道啥时候了。

送走徐蔚然他们,清妍往二哥单位打了电话,想问问陈清清和清和有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

运气不错,陈二哥还真在单位。

“妍妍,你怎么样,在医院有没有人欺负你啊?”

“二哥,我挺好,同事都挺好相处的。我老师的熟人在这里,挺照顾我的。

清清和清和有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啊?”

清妍心里暖和和的,她二哥啊,还把她当成小孩子,总怕有人欺负她。

“那就好,别傻傻的被欺负了也不知道反击。你不行,不是还有庆林呢吗,他那么大的个子不是白长的。”

清妍听着二哥的话,没忍住,呵呵的笑了。

“清清考上了,苏城本地的师范大学,她说以后当老师,有寒暑假。

清和考的是铁路学校,大专,毕业以后直接进铁路部门。

咱爸妈挺高兴的,接到通知书的那天,都喝多了。

妍妍,我本来想着让你回来接清清的班的,这样你就可以回城了。

但是,咱奶说,你现在日子过得挺好的,让我别瞎折腾。

我还是觉得你回来比较好,房子什么的慢慢会分,暂时住在爸妈那挤一挤呗。余庆林不好办,慢慢总会有办法的。”

陈青云想让妍妍回来,苏城的条件比二道沟那边好多了,以后还有上学也方便。现在恢复高考了,孩子们以后都要考大学的。

“二哥,我现在挺好的,不折腾了。等进修结束,我就回县医院上班了。庆林说,队里要修路了,以后会更方便。”

清妍不想回去,二哥不知道她的身世,奶奶是清楚的。

很多时候,远远的处着挺好的。

而且,余庆林的户口不好弄。过两年,知青大返城,到时候城里住房,工作,户口会更不好整。

与其回去挤挤叉叉的过日子,不如在这宽宽敞敞的生活。

电话费挺贵的,知道清清和清和都考上了,清妍就没和二哥说太多。

她在医院附近的邮局打的电话,后面还有人排队呢。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含金量还是挺高的。清妍为清清和清和高兴,尤其清清,身体虽然好多了,但是,底子还是弱一些。

以后进学校当个老师,工作挺轻松的。

清妍心情愉悦的回去上班,想着晚上做什么吃呢。

七七年最受关注的话题就是高考的事情了,眼看就要过年了,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希望不大了。

不过,也说不准,没准有的地方比较远,还没到呢。

其实,很多人都是懵的,他们不知道怎么报考,也不知道都有哪些大学招生,知道的就是那几个全国数一数二的几个学府。

这时候也没有什么报考指南,也没有专门的报考机构,都是冒懵着办的。

直到第二年三月,各个大学都开学了,那些没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才死心,知道是真的没考上,收拾好心情,准备七月份的第二次高考。

二道沟大队,是整个五林公社考上人数最多的。

知青点考上五个,徐蔚然,楚清越,吴小美,宋微微和万立辉。社员里也有两个考上的,不过,清妍不熟悉。

吴小美考上了,王红军没考上,她带着孩子先回沪市了,王红军准备下次高考。其他人也没放弃,也在努力复习。

楚清越和徐蔚然留下的资料,成了大伙的救命稻草。

七八年了,一切都在悄然无声的改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