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真全力施为,那股威压必将撕裂山林,震荡大地,破坏之强,远超他的《先天破体无形剑气》与《夺命十五剑》数倍以上。

待他日后正式迈入天人境,此攻法或许能将虚影撑至十丈,如同神只临世。

这哪里还是单纯的武学?分明是武道之中孕育出的神通。

「不愧为道阶绝学,威力果然非同凡响!」

心中低语一句,楚云舟体内真气流转骤变,周身气息收敛,归于丹田。空中那巍峨的风神之影也随之缓缓淡化,最终消散于无形。

可就在虚影彻底消失之际,楚云舟忽然察觉体内仍有几缕异样波动——那是残存的天地之力,悄然渗入身体,顺着经脉直抵气海穴深处。

感受到那丝丝缕缕盘踞在气海中的天地之息,他嘴角微扬。

武者欲从天人踏足神坐,需依“三合”之法,炼精、气、神为三花聚顶。

而淬炼三花的关键,正在于天地之力的多寡。力量越足,炼化越快。

但凡人之躯,在结成武道金丹前终究是血肉之体,纵是天人境强者,也只能借用天地之力,无法真正将其纳为己有。

因此,靠外力淬炼三花的过程极为缓慢。

而这《天意四象决》作为道阶武学,不仅招式通玄,更可在修至「返璞归真」境界后,逐步将天地之力引入体内,储于气海,化为己用。

此后无需再临时引动,只需心念一动,便可驱使这些蕴藏于体内的天地之息。

无论战斗之中爆发威力,或是静修时滋养三花,皆事半功倍。

与此同时。

大唐腹地,某处隐秘地宫深埋地下。

整座宫殿由黑石筑成,砖墙幽暗,光影难透,弥漫着一股沉寂千年的肃杀之意。

九重石阶之上,一人端坐不动。

背后一座材质难辨的古椅,非金非玉,其上镌刻着一个巨大的「帅」字,气势逼人。

那人头戴斗笠,面覆铁面,獠牙突起,双目如炬,宛如冥府降世的判官。

正是近年来席卷朝野、令江湖震动的不良人之首——

不良帅。

此刻他虽闭目静坐,脊背倚靠王座,但环绕周身的真元却呈现出诡异的黑红二色,如血雾翻涌,似有无数冤魂在其气息中低吟。

他身边,一具女子的尸体静静横卧,身形纤细柔美,却已没了呼吸。

她的脸庞依旧秀丽,瞳孔中凝固着死前的惊惧,仿佛最后一刻仍被巨大的恐惧吞噬。

散落在她身侧的布条残破不堪,依稀可见其上绣着慈航静斋独有的徽记——黑红交织的纹样,如同干涸的血痕。

四周翻涌着暗红与墨黑交织的真元气流,似有低语在空气中回荡。

那女尸惨白的脸色与大殿深处摇曳的微光交映,令整座殿堂更显幽寒,像是沉入了无光的深渊。

忽然间,端坐于高处的不良帅猛然睁眼。

那双藏在面具后的眼睛闪过一丝错愕,转瞬即逝。

“砰”地一声,他自石椅起身,目光如刀般射向远方大明所在之处,喉间挤出一句低语。

「奇怪,天地间的能量……竟在衰减?」

声音干涩如砂纸摩擦,带着某种不详的意味。

「莫非是李淳风所为?」

「不可能。那股力量流失的方向,并非指向大秦。若他真掌握此术,又怎会隐世多年毫无动静?」

「天地之力本与万物共生,寻常神坐境高手尚无法将其吸纳,更何况这九州早已断绝相关法门。如今这般景象,莫非有人另辟蹊径,窥得了削弱天地之力的秘法?」

……

当楚云舟施展《天意四象决》之时,天地异变,风云倒卷,那等景象太过惊人。

直到众人返回渝水城,水母阴姬与其他两位女子才逐渐从震撼中清醒。

片刻沉默后,水母阴姬开口:“你那《天意四象决》,倒是和大秦流传的术武合一之法有些相似。”

楚云舟点头:“表面相近,实则迥异。”

见三人面露不解,他缓缓道来。

所谓天地之力,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能量形态,只是比内力、真元更为浩瀚且难以驾驭。

这类力量涵盖金木水火土五行,亦有蕴含特殊威能的异种。

然而,正如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天地之力也有精纯与驳杂之分。

普通武者踏入真气化元之境后,所引动的皆为天地间最纯净的能量,仅因攻法属性差异,调用的五行倾向不同。这些力量虽强,但本质澄澈,最多因频繁调动而对身体造成负荷。

可那些驳杂的天地之力则完全不同。严格来说,它们近乎杂质。

比起精纯之力,其威力较弱,操控难度更低,极易被引导使用。

但代价也极为沉重——其中混乱的能量会悄然渗入经脉血肉,久而久之,便会侵蚀身躯,留下难以逆转的损伤。

大秦境内,修习武道之人多依赖天地间的能量运转自身攻法,但因天地之力性质驳杂,修行路径也因此各不相同。

有人选择以秘法驱使体内真气与内力,强行牵引那些混乱无序的天地之气,施展出威力惊人的术式。此类手段虽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惊人战力,却如同饮鸩止渴,久而久之必遭反噬。因此,大秦修炼此类术法者,往往寿元短暂,命如风中残烛。

力量再强,终究是以性命为代价换来的。

若此法当真无瑕,秦皇嬴政岂会坐视不理?早该令举国习练,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于术法之威下。

楚云舟所掌握的医道之中,便有一门专治因天地之力侵蚀所致伤患的分支,足见此类修行弊端之广。

而他自身的《天意四象决》则截然不同。此法以纯粹真气为引,直接调动天地之力附着己身,且能将其吸纳炼化,转为己用。过程顺畅自然,毫无损伤,唯有增益。

这般境界,远非那些勉强操控驳杂之力的修行者所能企及。

另一类修行方式,则重精神锤炼。如庞斑所修《道心种魔大法》,便是借精神之力与内力交融,配合独特供诀,引动纯净无暇的天地正气,凝聚成术。

但此路极为艰险,尤以精神修为门槛最高。许多人穷尽一生,也无法突破那一道无形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