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 > 第314章 星轨蓝图,初航之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4章 星轨蓝图,初航之誓

星萤族庇护所因渊汐引动星核源种之力而焕发的生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不止于肉眼可见的环境改善。一种名为“希望”的养分,开始真正注入这个濒临枯竭的文明血脉之中。

长老莫格·辉光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几分,他召集了族内所有尚存的工程师、星图学者以及最富经验的探险者,在中央议事厅内,围绕着一幅由能量投影出的、覆盖了整面墙壁的古老星图,进行着紧张的研讨。这幅星图名为“辉光星轨”,是星萤族作为“观星者”遗留的瑰宝,其上不仅标注了已知星域的相对位置,还残留着一些远古时期探测到的、可能适合生命存续的微弱信号源,其中就包括他之前提到的“铁陨石带”和“破碎星云”区域。

“殿下,”莫格长老指着星图上几个闪烁的、极其黯淡的光点,对渊汐和伊娜说道,“这些是‘辉光纪事’中记载的、在灾劫初期可能存在的避难所信号。但岁月太过久远,星域结构也因寂灭之力与不久前那场……伟大的净化而发生了未知变化,这些坐标的准确性无法保证,甚至目标是否存在,也是未知之数。”

雷克斯,这位年轻的护卫队长,此刻眼中燃烧着不同于以往单纯守卫的火焰,他补充道:“而且,即便坐标准确,以我们现有飞行器的性能和能源储备,根本无法完成如此远距离的勘探。我们的飞船过于老旧,引擎技术停留在灾劫前,无法有效利用新生星域中那些相对温和但依旧混乱的能量环境,进行长程稳定的跃迁。”

资源、技术、航程,如同三座大山,横亘在探索之路的前方。

伊娜凝视着星图上那些渺茫的光点,仿佛看到了无数如同星萤族一样在黑暗中挣扎的微光。她转向渊汐:“我们不能坐等。星炬网络需要众生愿力,林羽和紫月……也在等待着汇聚而来的希望。”

渊汐点了点头,她走到那幅巨大的“辉光星轨”前,眉心的星芒印记微微发光。她没有去看那些具体的坐标,而是将心神沉入体内,尝试着与那无处不在、却又玄妙难言的星炬网络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

七炬虽已归一,化作了林羽补天的基石,但其留下的网络“印记”与法则依然存在于这片星域。作为星皇血脉的继承者,又亲身经历了七炬齐聚的过程,她对这网络的感应远超常人。

渐渐地,在她的感知中,那幅能量星图仿佛“活”了过来。不再是死板的坐标与线条,而是化作了由无数细微能量流构成的、动态的脉络图。她能看到星域中某些区域能量相对平和稳定,适合作为航路;也能感觉到一些地方残留着寂灭的“毒素”,需要规避;甚至,她能隐约捕捉到几个方向上,传来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与星萤族类似的“秩序”与“生命”的共鸣波动!这些波动,比星图上那些古老标记要清晰和“新鲜”得多!

“这里,这里,还有这个方向……”渊汐伸出手指,在能量星图上点出了几个并非原有标记的位置,“我通过星炬网络感应到了微弱的生命共鸣,虽然无法确定具体形态,但确实存在‘秩序’的迹象。这些,应该是我们优先探索的方向。”

星萤族的学者们立刻记录下来,与古老星图进行比对,发现渊汐指出的方向,有的与古老标记重合,有的则完全是未知区域!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探索的效率和成功率。

方向确定了,接下来就是交通工具的问题。

“飞船的问题,或许可以尝试解决。”伊娜开口,她走到议事厅一侧,那里陈列着几件星萤族保存的、较为完好的远古设备残骸,其中就包括一台小型跃迁引擎的核心部件。“我的星辰之力,或许无法直接制造一艘飞船,但……如果结合渊汐你引导能量的能力,以及星萤族的技术底蕴,我们也许能‘修复’或者‘升级’出一艘能够胜任此次探索的星舰。”

这个提议让所有星萤族的工程师都瞪大了眼睛。修复远古星舰?以他们如今匮乏的资源和落后的工业基础,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伊娜和渊汐并非普通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星萤族庇护所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希望的工坊。

伊娜以自身精纯的星辰之力为引,如同最精密的能量刻刀,配合星萤族工程师的设计,对那些收集来的古老零部件进行淬炼、塑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物质层面的微观重构!她对于星辰与能量的理解,远超星萤族现有的科技水平,往往能提出匪夷所思却又行之有效的改良方案。

渊汐则坐镇中央,以星皇血脉与星炬网络为桥梁,引动星核源种以及虚空中流淌的、被初步净化的混沌能量,为整个修复过程提供稳定而磅礴的能源,同时以其对法则的理解,调和着不同能量与物质结合时产生的冲突,确保改造的顺利进行。

星萤族的族人们,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拿出珍藏多年的备用零件,贡献出自己家族传承的技术手札,日夜不停地围绕着那艘被选为基底的、伤痕累累的远古侦察舰“逐光者号”忙碌着。

这是一种跨越了技术代差的合作。伊娜和渊汐带来了更高层面的力量与视野,而星萤族则提供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与对材料的深刻理解。

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能量回路的冲突、材料兼容性的问题、以及来自虚空偶尔袭来的、未被完全净化的能量乱流,都造成了数次险情。但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应对下,都被一一化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光者号”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其外壳被伊娜以星辰之力混合特殊星尘重新熔铸,变得更加流线型且坚固,表面流淌着淡淡的星辉光泽。老旧的引擎被拆卸,替换成了由渊汐引导能量、伊娜亲手刻画核心符文的全新“星炬共鸣引擎”,它不仅效率更高,更能一定程度上汲取星域中散布的温和能量进行续航。舰体内部也经过了重新布局,加装了由星萤族最新研发的、基于星核源种技术的生命维持系统和远程通讯阵列。

这不再是一艘单纯的星舰,它更像是一件融入了星辰法则、星皇血脉与星萤族智慧的艺术品,是新生星域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希望方舟”。

一个月后,在全体星萤族人激动与期盼的目光注视下,焕然一新的“逐光者号”静静地悬浮在庇护所的起降平台上。它通体呈现暗银色,点缀着如同星辰般的微光,舰首烙印着星萤族的徽记与一道象征星炬的简约纹路,散发出内敛而强大的能量波动。

雷克斯身着经过改良的动力盔甲,站在舰桥之上,他是这次探索任务的舰长。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与肩负使命的沉重。

伊娜和渊汐站在送行的人群最前方。

“航线已经输入导航系统,优先探索渊汐殿下感应的三个坐标点。”莫格长老将一枚储存着最新星图数据的水晶交给雷克斯,“一切小心,逐光者。无论能否找到其他幸存者,安全返回是第一要务。”

“明白,长老!”雷克斯郑重接过。

渊汐走上前,将一股精纯的星炬之力注入舰体核心,留下一道守护印记:“这道印记能在危急时刻提供一次强力的能量护盾,并与我们保持超距感应。若遇无法抵御的危险,立刻撤离。”

伊娜则拍了拍雷克斯的肩膀,递给他一颗凝聚了她一丝星辰本源的水晶:“拿着,关键时刻,或许能帮上忙。记住,你们不是独自在航行,整个星萤族,还有我们,都是你们的后盾。”

“逐光者号,必定不负使命!”雷克斯立正,向两位尊使和全体族人行了一个标准的星萤军礼。

随后,他转身,大步走入舰桥。

引擎启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苏醒巨兽的心跳。暗银色的舰身缓缓升空,流线型的外壳在庇护所的人造星光下反射出迷人的光泽。

在无数道饱含希望与祝福的目光中,“逐光者号”尾部喷射出湛蓝色的星辉尾焰,如同一支离弦之箭,瞬间加速,冲出了庇护所的能量护罩,没入了外部那片广阔而未知的新生星域,朝着第一个标记点——那片被称为“铁陨石带”的区域,坚定驶去。

这是新生星域的第一次主动远航,是文明之火试图连接彼此的第一步。

伊娜和渊汐仰望星空,直到那点星辉彻底消失在视野尽头。她们知道,这只是开始。无论“逐光者号”带回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守护并连接这片星域所有幸存文明的火种,汇聚众生愿力,将是她们未来漫长岁月中,不变的誓言与征程。

而在她们身后,星萤族的庇护所内,那颗星核源种似乎也因为这份远行的勇气与希望,散发出的星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