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林一探案集:第一季 > 第7章 毒饵诱饵·资本的白手套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章 毒饵诱饵·资本的白手套一

收到那封剪报拼贴的恐吓信后,大华纺织厂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周大华像一只被踩住了尾巴的老鼠,在布满灰尘文件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汗水浸湿了他油腻的衬衫领口,眼里布满了绝望的血丝。

恐吓信上那只用红墨水草草画就的怪鸟,如同催命符般烙印在他脑海里。

三天期限,像一把悬在头顶的、缓缓落下的铡刀。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恐慌中,第二天下午,“朱雀资本”的“橄榄枝”,如期而至。

没有预兆,一辆漆黑的、光可鉴人的雪佛兰轿车无声地滑至大华厂紧闭的铁门外。

车门打开,先下来一位穿着藏青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

手提公文包的年轻男子,神情倨傲,眼神锐利如刀。

他并未直接进门,而是恭敬地拉开后车门。

一位年约五十、穿着剪裁极其合体的深灰色英国呢绒西装、

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持一根精致文明棍的中年男子,缓步下车。

他面容清癯,嘴角挂着一丝程式化的、却毫无温度的浅笑,

正是那晚在“憩庐”沙龙有过一面之缘的宋泊然的副手之一,人称“孟先生”。

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最后的通牒,来了。

周大华几乎是踉跄着将孟先生一行人迎进那间破败的办公室。

孟先生对满室的灰尘和杂乱视若无睹,用洁白的手帕轻轻拂了拂唯一一张还算干净的沙发椅,才优雅地坐下。

年轻随从立刻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装帧精美的协议书,轻轻放在布满划痕的办公桌上。

“周经理,”孟先生开口,声音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听闻贵厂近来颇多困扰,宋先生甚为关切。

朱雀资本一向致力于帮助有价值的本土企业渡过难关,实现…涅盘重生。

这是本着最大诚意拟定的合作方案,请过目。”

周大华颤抖着拿起那份协议书。只看了几页,

他的脸色就从蜡黄变为惨白,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协议条款之苛刻,远超他最坏的想象:

1. 股权收购: 朱雀资本以象征性的“承担全部现有债务”为对价,收购大华厂百分之九十的股权。

周大华仅保留百分之十的干股,且五年内无投票权、无分红权。

2. 债务处理: 朱雀“承诺”负责偿还所有银行贷款、供应商欠款及违约金,

但偿还方式及周期由朱雀单方面决定。这意味着,

周大华不仅失去了工厂,连债务如何了结都无法掌控。

3. 人员安置: 朱雀有权对现有员工进行“优化”,

裁员比例可达百分之七十以上,且仅按最低标准支付补偿。

4. 品牌与资产: “大华”品牌及“双鱼”商标归新公司所有,周大华不得再使用。

厂区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全部转入新成立的公司名下。

5. 附加条款: 周大华需承诺永不涉足纺织行业,

并对收购前工厂一切“或有债务及潜在纠纷”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这根本不是收购,这是明抢!用“承担债务”的空头支票,

几乎零成本地掠夺周家两代人积累的全部资产、品牌和市场。

“孟…孟先生…这…这条件…”周大华嘴唇哆嗦着,话都说不利索了。

孟先生脸上的笑容不变,语气却冷了几分:

“周经理,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华厂如今资不抵债是事实。

除了朱雀资本,还有谁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

我们是在帮你卸下包袱,避免破产清算,身败名裂的下场。

签了字,至少…你和家人还能留点体面。”

他的话如同冰冷的匕首,精准地抵在周大华的咽喉上。

那句“身败名裂”和“家人”,更是赤裸裸的威胁。

就在周大华濒临崩溃,几乎要屈服签字之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老门房探头进来,紧张地说:“经理…南洋的何先生又来了,说…说有急事。”

周大华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几乎是吼出来的:“快请!快请何先生进来!”

韩笑(何笑安)和林一(林逸之)适时地出现在门口。

韩笑目光扫过室内情形,看到面色惨白的周大华、

桌上那份刺眼的协议,以及气定神闲的孟先生,心中立刻明了。

“哦?周经理有客人在?”韩笑故作惊讶,随即对孟先生微微颔首,

“鄙人何笑安,南洋来的。这位先生是…?”

孟先生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色,但很快恢复平静,起身淡淡回礼:

“朱雀资本,孟襄理。何先生有何见教?”

韩笑不请自坐,拿起桌上那份协议,快速浏览了几眼,眉头紧锁:

“承担债务,收购九成股?孟先生,这条件…未免太过严苛了吧?

大华厂虽说暂时困难,但技术底子、市场口碑还在,工人也是熟手,就值这个价?”

他转头对周大华说,

“周经理,我上次考察后,与南洋的几位董事沟通了一下,他们对大华厂还是很感兴趣的。

我们‘南洋联合资本’的方案,虽然不敢说最优厚,

但至少…股权保留、员工安置方面,会更尊重创始人的意愿。”

这番话,如同在即将熄灭的火堆上浇了一勺油。

周大华灰暗的眼睛里,瞬间重新燃起一丝希望的火光!有竞争,就有谈判的余地!

孟先生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没想到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何先生,”他语气冰冷,

“商业谈判,讲究先来后到,也讲究…实力。

不知贵公司的资信证明和具体方案是…?”

“资信自然没问题,汇丰、渣打均可查询。

具体方案,我的助手林先生正在细化,明日便可送来。”

韩笑从容应对,目光直视孟先生,

“况且,如此重大的资产交易,周经理多比较几家,也是合情合理吧?

毕竟,这关系到全厂几百工人的饭碗和周家几十年的心血。”

孟先生盯着韩笑,试图从对方眼中找出破绽,

但韩笑神色坦然,目光平静,带着南洋商人特有的、混合着精明与看似耿直的气质。

他冷哼一声:“既然如此,那就请周经理慎重考虑吧。

不过,我提醒一句,朱雀的耐心…是有限的。有些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周大华一眼,起身带着随从,拂袖而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三人。周大华如同虚脱般瘫在椅子上,老泪纵横:

“何先生…您…您可要救救我啊!”

韩笑关上门,神色凝重:

“周经理,朱雀资本来者不善。刚才那位孟先生,

不过是前台跑腿的。他们真正的操盘手,恐怕还没露面。”

“那…那我该怎么办?”

“将计就计。”韩笑压低了声音,

“你立刻放出风声,就说有南洋资本也对大华厂感兴趣,开价更高,条件更好。

你要表现得犹豫不决,尽量拖延签字。同时,同意与朱雀资本进行‘正式’谈判,

但要求见他们更高层级、能拍板的人。我要会一会,这幕后真正的‘白手套’是谁。”

这是一步险棋,如同在钢丝上跳舞。激怒朱雀资本的风险极大,

但也是引出幕后黑手、获取更多内情的唯一机会。

韩笑的策略奏效了。

“南洋资本介入”的消息,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特定圈子里激起了涟漪。

两天后,周大华接到孟先生的电话,语气不再像上次那样盛气凌人,

而是带着一丝审慎的试探,表示朱雀资本方面,一位更高级别的负责人“王先生”,

愿意亲自与周大华,以及“南洋联合资本”的何先生,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会面,

地点定在外滩一家极其私密的会员制俱乐部——“沧澜阁”。

会面当天下午,“沧澜阁”一间面朝黄浦江、装修极尽奢华的包厢内。

韩笑和周大华提前到达。片刻后,包厢门被推开,孟先生率先进入,侧身让开。

随后走进来的,是一位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的年轻男子。

他穿着一身剪裁无可挑剔的深蓝色意大利定制西装,

没有打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敞开一粒扣子,

手腕上戴着一块低调却价值不菲的百达翡丽铂金表。

他身材挺拔,面容英俊,鼻梁高挺,嘴唇很薄,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深邃、锐利,瞳孔的颜色很浅,近乎琥珀色,

看人时带着一种居高临下、仿佛在审视一件物品般的冷漠。

他便是“朱雀资本”实际负责此次收购案的核心操盘手——王大卫 (david wang)。

“周经理,何先生,久等了。”王大卫开口,是略带美式口音的流利英语,

随即切换成略带京腔的国语,语速快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我是david wang,负责朱雀资本大中华区的特殊资产投资。这位是我的同事,孟襄理,你们见过。”

他没有握手,只是微微颔首,便径直走到主位坐下,动作流畅而充满掌控感。

与宋泊然那种老派商人的含蓄深沉不同,王大卫身上散发着一种属于华尔街精英的、

受过最顶尖金融训练、信奉效率至上的冷酷气质。

他是“青瓷会”新一代的“白手套”,更年轻,更专业,也更缺乏“人情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