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逍遥游之烽火情歌 > 第85章 医馆暂驻悬壶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都居,大不易。尤其是对于三个身份敏感、囊中羞涩的外来者而言。连续两日,他们穿梭于错综复杂的街巷,试图寻找一个租金低廉、不引人注目且能打探消息的落脚处,却屡屡碰壁。不是价格高昂,便是需要繁琐的保人手续,或是环境过于复杂混乱。

傍晚时分,三人行至城西一处相对僻静的旧街区。空气中药草味渐浓,街道两旁多见一些售卖药材、膏贴的简陋铺面。一处挂着陈旧“安仁堂”匾额的医馆映入眼帘。门面不大,青瓦白墙已显斑驳,但门前石阶打扫得干净,馆内隐约传来孩童啼哭和老人咳嗽声,显得忙碌而朴实。

白清羽脚步微顿,目光落在医馆内。只见一位须发花白、面容慈和却带着疲惫的老郎中正忙得团团转,为排队等候的贫苦百姓诊脉开方,一旁的小学徒抓药跑堂,应接不暇。

“就在这里试试吧。”白清羽轻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决意。这是她最熟悉也最可能被接纳的领域。

洛逍遥微微颔首,护着赵石头,三人站在门外稍远处静静观察。

恰在此时,一位妇人抱着一个约莫五六岁、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的男童哭喊着冲进医馆:“张大夫!张大夫!快救救我家狗儿!他吃糖噎住了!”

馆内顿时一阵慌乱。老郎中急忙上前,试图采用常规手法急救,但那孩童喉中异物似乎卡得极深,情况危急,眼看小脸憋得越发青紫,手脚开始抽搐。

老郎中额头冒汗,周围众人也束手无策,一片惊慌。

白清羽不再犹豫,快步走进医馆,声音清越而镇定:“让我试试!”

不等众人反应,她已来到孩童身边。指尖微动,数根细如牛毛的银针已夹在指间,手法快得眼花缭乱,瞬间刺入孩童颈侧和胸口的几处穴位!同时,另一只手轻柔却坚定地托住孩童后颈,一股微不可察的温和内力(心灯之力)缓缓渡入,舒缓其痉挛的喉部肌肉。

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娴熟与自信。

不过两三息功夫,那孩童猛地咳嗽一声,一小块硬糖从口中吐出,随即“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脸色迅速恢复红润。

馆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庆幸的惊呼和赞叹声。

那老郎中张大夫目瞪口呆地看着白清羽,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姑娘…你…你这针法…还有这手法…老朽行医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精准迅捷的急救!”

白清羽收起银针,微微欠身:“老先生过奖了。晚辈白清羽,乃游方医者,途经京城,见贵馆仁心仁术,病患众多,方才情急出手,唐突之处还请见谅。”

张大夫连连摆手,激动道:“不唐突!不唐突!姑娘医术高明,是老朽该多谢你救了这孩子!”他打量着白清羽,见她眼神清澈,气质纯净,不似奸猾之徒,又见她身后跟着的洛逍遥虽气息冷峻却伤势未愈,赵石头也是一脸懵懂,心中便有了计较。

他叹口气道:“如今京城看似繁华,实则…唉,怪病杂症颇多,求医者众,老朽一人实在力有不逮。姑娘若不嫌弃,可否在敝馆暂驻些时日,相助一二?后院尚有简陋空房一间,可供三位栖身,也算老朽一番心意。”

这正是白清羽所求。她再次行礼,诚恳道:“多谢老先生收留,晚辈定当尽力。”

如此,三人便在安仁堂后院一间狭小却干净的房间安顿下来。

翌日开始,白清羽便穿上张大夫提供的素净布衣,在前堂帮忙坐诊。她医术精湛,尤其擅长针灸和调理疑难杂症,待人又温和耐心,很快便赢得了附近百姓的信赖,安仁堂的生意竟比往日更好了几分。

洛逍遥则在房中静养,运功疗伤,偶尔会在后院僻静处活动筋骨,警惕的目光始终留意着进出医馆之人,从病患和街坊的闲聊中捕捉着有关王都动向的零星信息。赵石头则乖巧地帮着捣药、扫地,渐渐适应下来。

然而,在诊治过程中,白清羽敏锐的心灯之力逐渐察觉到一些不寻常之处。不少病人除了身体疾患,还表现出异常的情绪焦虑、心神不宁、夜不能寐,甚至有些人体内生机有细微却持续的流失迹象,与她感知到的王都“暗流”隐隐呼应。这些症状并非孤例,且多集中在某些特定城区。

她不动声色,将疑虑压下,只是更加仔细地诊断,暗中以微薄的心灯之力为那些受扰最深的病人梳理气机,效果显着,却更让她心生警惕。

这王都之“病”,远比表面看到的更深。

医馆暂驻,悬壶济世。

仁心为表,暗查其里。

这小小的安仁堂,成为了他们融入王都、观察风云变幻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窗口。白清羽指间银针闪烁,既能治病救人,亦在悄然拨开笼罩帝都的重重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