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逍遥游之烽火情歌 > 第127章 守阁老者点迷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逍遥的声音在空旷寂静的书阁内回荡,带着恭敬,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楼梯口的脚步声停顿了。时间仿佛凝固,黑暗中,只能听到三人压抑的呼吸声和古籍散发出的陈旧气息。

良久,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传来。随即,一点昏黄的灯光自楼梯口亮起,缓缓上升。持灯者,是一位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他身形不高,步履却异常沉稳,眼神澄澈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却又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他手中提着一盏古旧的油灯,灯光映照下,脸上皱纹如同刀刻,却并无戾气,只有经年累月沉淀下的智慧与沧桑。

正是皇家书院的守阁人,人称“默言先生”的苏老。

苏老的目光平静地扫过略显凌乱的书架,最后落在并肩而立、全身戒备的洛逍遥与白清羽身上。他的视线在洛逍遥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看向白清羽时,目光在她指尖尚未完全敛去的心灯微光上顿了顿,微微颔首。

“心灯余烬,灵觉初开…没想到,这世上还有传承未绝。”苏老的声音苍老却温和,并无责难之意,反而带着一丝感慨。他缓步走近,将油灯放在一张积满灰尘的书案上,灯光驱散了小片黑暗。“你们刚才说…为解苍生之厄?是为了星陨教之事?”

洛逍遥与白清羽心中一震,对方不仅一眼看穿他们的底细,更直接点明了星陨教!两人对视一眼,警惕稍减,但并未放松。

“前辈明鉴。”洛逍遥抱拳,沉声道,“星陨邪教盘踞王都,欲行血祭,图谋开启‘星陨之门’,接引所谓‘蚀界魔光’,事关亿万生灵存亡。晚辈等机缘巧合窥见其阴谋,虽力薄,却不敢坐视。冒昧闯入书海,只为寻得克制之法,望前辈指点迷津!”

苏老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拂过书案上的灰尘,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星陨之祀…蚀界魔光…唉,没想到,千年轮回,浩劫又将至矣。”他收回目光,看向二人,眼神变得锐利,“你们可知,星陨教所求,远非寻常权柄?”

他走到“稗官野史”的书架前,熟练地抽出一本毫不起眼、甚至没有封皮的线装古卷,递给白清羽。“这是前朝太史令私下所着《异邪考》,未被收录正史,但记载更详。你们刚才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

白清羽恭敬接过,与洛逍遥就着灯光快速翻阅。上面果然记载了更多骇人细节:星陨教崇拜的并非普通陨石,而是一块被称为“惑星之核”的诡异天外物质,能蛊惑人心,扭曲心智,汲取万物生机。其终极目的,是集万灵血魄与地脉龙气,彻底激活“惑星之核”,打开通往一个充满混乱与毁灭的“蚀界” 的通道,引魔光降临,重塑此界法则,使世界沦为魔域!

“惑星之核…就在皇城之下?!”洛逍遥骇然。

苏老沉重地点点头:“太祖皇帝当年倾尽全力,也未能彻底摧毁那魔核,只能将其封印于龙脉节点,借国运镇压。星陨教余孽潜伏千年,如今卷土重来,恐怕正是想借‘圣祭’之力,破开封印,释放魔核!”

“如何阻止?”白清羽急切问道。

苏老沉吟片刻,走到另一个书架,取下一卷绘制着繁复星图与阵法的手稿。“这是书院历代先贤推演封印阵法留下的笔记。封印核心有三处阵眼,分别对应‘天’、‘地’、‘人’三才,需以特殊方法同时破坏,方能动摇封印根基。星陨教的‘圣祭’,很可能就是想强行冲击这三处阵眼。”

他指向手稿上的三个模糊标记:“天眼,应在观星台最高处;地眼,可能在皇陵地宫某处;而人眼…”他顿了顿,目光复杂地看向洛逍遥和白清羽,“最为特殊,需以至阳至刚或至阴至纯的本源心力引动。老朽推测,人眼阵枢,或许就藏在…碧波苑那座邪阵的核心下方!”

碧波苑!又是那里!

“至于克制之法…”苏老叹了口气,“星陨邪力阴毒诡异,寻常武功道法难伤其根本。唯有无垢之心、浩然之气,或可与之抗衡。心灯之力,乃至善之光,正是其克星之一。但…”他看向白清羽,目光带着怜惜,“姑娘你心灯初成,恐难独力支撑。而这位小友…”他又看向洛逍遥,“你体内余烬复苏,灵觉初开,本是契机,奈何根基受损太重,心灯之力如无根之萍…”

他话未说尽,但意思明确:两人力量尚浅,难以正面抗衡。

“此外,”苏老压低声音,“星陨教在王都经营日久,朝堂、军中乃至宫内,恐皆有渗透。你们行动,务必万分小心,切莫轻易相信他人。”他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便是昔日故人,也需谨慎相待。”这话,无疑指向了萧无痕。

最后,苏老从袖中取出一枚古朴的青铜令牌,上刻“书海”二字,递给洛逍遥:“此牌可让你们三次无恙出入书院外围,若遇紧急,可来此暂避。但瀚如烟海阁,莫要再闯了,以免惊动他人。老朽能做的,仅此而已。”

信息量巨大,如同洪流冲击着两人的心神。星陨教的终极图谋、封印的秘密、阵眼的位置、自身的不足、潜在的背叛风险……前路愈发清晰,也愈发艰险。

“多谢前辈指点迷津!”洛逍遥与白清羽深深一拜。这寥寥数语,胜过他们多日盲目摸索。

苏老摆摆手,提起油灯,转身向楼下走去,苍老的声音飘来:“劫数已起,天命难测。能否挽狂澜于既倒,就看你们的造化了…去吧,趁天色未明。”

两人不敢久留,将关键古籍内容强记于心,再次拜谢,而后沿着原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皇家书院,重新融入王都的沉沉夜色之中。

守阁老者,片语点醒梦中人。

魔教图谋,封印秘辛,前路险阻重重。

然而,希望的火种,已在这位隐士的指点下,悄然点燃。接下来,他们将根据这宝贵的线索,制定更加明确、也更加危险的行动计划。真正的战斗,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