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逍遥游之烽火情歌 > 第165章 艰难取证留火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废弃的炭窑深处,弥漫着陈年炭灰和潮湿泥土混合的刺鼻气味。窑洞低矮狭窄,三人只能蜷缩着身子,借着从窑口缝隙透入的微弱天光,勉强视物。外面搜捕的喧嚣声逐渐远去,但每一次远处传来的犬吠或人声,都让窑洞内的空气为之一紧。

靠山屯村民冒险指点和提供的少量食物饮水,让他们得以暂时摆脱追兵,但处境依旧岌岌可危。洛逍遥的伤势在颠簸逃亡中再次恶化,高烧不退,意识模糊。白清羽将村民给的那包草药嚼碎,混合着清水,一点点喂给他,又持续用近乎枯竭的心灯之力温养他的经脉,自己却因过度消耗而脸色蜡黄,摇摇欲坠。赵石头将那两个粗面饼子小心地分成六份,计划着支撑尽可能长的时间。

然而,比身体上的痛苦更折磨人的,是那种无力感。他们掌握了星陨教的核心秘密,知道了宫内黑手冯瑾的存在,甚至截获了密信,但这些惊天动地的证据,却如同烫手的山芋,无法传递出去,更无法转化为对抗邪恶的力量。一旦他们三人遭遇不测,这些秘密将随之湮灭,星陨教的阴谋很可能得逞。

“不能……让这些证据……随我们埋没……”洛逍遥在一次短暂的清醒中,挣扎着说出这句话,深陷的眼窝中燃烧着不甘的火焰。他吃力地指了指自己贴身处收藏密信和令牌的地方。

白清羽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她的目光落在那些作为证据的物件上——那封指向冯瑾的密信,那枚可能蕴含线索的令牌,还有她凭借记忆绘制的、关于皇陵祭坛和碧波苑邪阵的简图。这些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是未来可能扳倒星陨教的唯一希望。

“我们需要……留下副本。”白清羽的声音因虚弱而沙哑,却异常坚定,“把关键信息,用我们能想到的方式,复制下来,交给……可信的人。”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他们没有纸笔,没有合适的工具,身处荒山野岭,自身难保。

但决心已下。

白清羽撕下自己内衫相对干净的一角布料,用炭窑壁上刮下的细炭末混合着少量清水,制成最原始的“墨汁”。她以指代笔,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灯之力带来的细微掌控力,在那块白布上,极其工整而浓缩地,将密信的核心内容(冯瑾与星陨教勾结、宫内仪式、冷宫通道等)用最小的字迹复写下来。每一笔都需凝神静气,对心力是巨大的消耗,写不了几个字就不得不停下来喘息。

赵石头则负责处理那枚令牌。他找来一块相对平整的硬泥板,将令牌用力按在上面,留下清晰的凹痕印记。然后,他小心地刮取窑壁上的一种略带粘性的红色泥土,仔细地填充到凹痕中,制作出一个粗糙却特征鲜明的“拓片”。

洛逍遥虽无法动手,但他的头脑却异常清醒。他强忍剧痛,口述着皇陵祭坛和碧波苑邪阵的关键布局、能量节点特征,以及他们推测的星陨教最终目的。白清羽则用炭笔在另一块布片上,绘制出简略的示意图,并标注上关键信息。

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窑洞内光线昏暗,空气污浊,外面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让他们心惊胆战。白清羽几次因心力交瘁而几乎晕厥,赵石头的小手被粗糙的泥石磨破,洛逍遥则因集中精神而屡屡牵动伤口,冷汗浸透了衣衫。

但没有人放弃。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正在保存的,是可能拯救无数人性命的“火种”。

终于,一份包含文字、拓印和图示的“证据包”艰难地完成了。虽然简陋,但核心信息清晰可辨。

接下来是更关键也更危险的一步:交给谁?

“靠山屯那个老汉……眼神正,有胆气。”洛逍遥喘息着说,“但他……目标太大,容易暴露。”

“那个给草药的妇人……心善,但恐怕……无力保管。”白清羽沉吟。

最终,他们选择了一个最大胆也最隐秘的方式。白清羽将“证据包”用油布仔细包裹好,塞进一个掏空的小木筒里。她让赵石头趁着夜色,冒险潜回靠山屯外围,将木筒悄悄塞进了村口土地庙供奉的石像底座下一道不易察觉的裂缝里。土地庙香火不旺,位置偏僻,但偶尔会有虔诚的老人前去祭拜。他们希望,将来若真有有缘人或有心人查探到此地,或许能发现这个秘密。

同时,白清羽又用心灯之力,在一块薄薄的石片上,烙印下了一幅极其简略的、指向土地庙位置的星图,并将石片藏在了炭窑附近一棵老槐树的树洞里。这是双重保险,也是留给未来的一线渺茫希望。

做完这一切,三人几乎虚脱。窑洞内,只剩下微弱的呼吸声。

“火种……留下了……”洛逍遥闭上眼睛,声音几不可闻。

白清羽靠坐在他身边,握着那块作为母本、未曾复制的原始密信,指尖微微颤抖。她知道,他们所做的,可能徒劳无功,那些证据或许永远无人发现。但这是他们在绝境中,所能做的最大努力。

艰难取证,留待天光。

火种微茫,希望不灭。

这看似徒劳的努力,却凝聚着他们不屈的意志和对未来的最后一丝期盼。这微弱的火种,能否在未来的某一天,点燃燎原之势?答案,交给时间和命运。而他们,还要继续面对眼前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