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出征满剌加,这命令可不是胡乱下的,是根据《郑和航海图》定下的。
此时,正值十一月的季风潮,起航出征是顺风,能大大缩短赶路时间。
风帆战舰,虽说逆风也能航行,俗称抢风行船法,采用‘之”’字形航线加舵帆联操。
是能逆风航行的,‘之’型航行不仅会加大总航程,且每个时辰最多走十四千米(4节)。
若顺风航行则大有不同,满帆情况下一个时辰,能航行超二十九公里。
天津港到满剌加,总航程超一万六千余里,在没有先进导航设备的情况下。
只能白天航行晚上下锚休息,按每个时辰二十九公里算,即便日夜不停且顺风。
也需要二十余日,若只是白天行船则需四十五日,这是顺风最理想的情况。
再算上停港补给的时间,光一趟的航行时间,也会直逼两个月还多。
黄蜚立于船头,千里镜看着海岸线,扬帆起航至今已二十余日,下一停靠点是泉州港。
这是郑芝龙的地盘,也不知道他回来没,他理应比他们起程更早。
安装新炮采买补给等,在天津港驻留了半月之久,正式出发是十一月初了。
当船队在泉州港下锚后,郑芝豹带着人给围了,黄蜚眉头紧锁拦着祖大寿等人。
此战,华夏一号前后十二门新炮,华夏二号仅前置六门新炮,其它则是红夷大炮。
这么明显的武装战舰,郑芝豹自然会警惕!黄蜚高声道:“敢问,可是郑氏兄弟?”
郑芝豹示意卫兵放下弓箭,出声道:“本人郑芝豹,你们是何人,为何强闯泉州港?”
黄蜚听到是郑芝豹,怒声道:“郑芝豹,你胆大包天!战舰上的‘明’字旗,你看不懂吗?”
“吾等乃天津水师,陛下亲自组建的海军,竟敢带兵围着朝廷水师,你意欲何为?”
从这可以看出,黄蜚说话是比较有分寸的,并未胡乱给郑芝豹,扣上‘造反’的帽子!
郑芝豹神情凝重,犹豫一番拧眉抱拳道:“大水冲了龙王庙,对不住了!”
“下官,真不知是朝廷水师,不知诸位将军来此,所为何事呀?”
见郑芝豹服软,黄蜚未再故意为难他,也抱拳道:“好说!陛下派本将,出征满剌加!”
“你兄长郑芝龙可在泉州?陛下有圣旨给他,若你兄长在泉州,请他出来接旨吧!”
郑芝豹连连抱拳道:“实在不好意思!下官兄长尚在归途,还需两日方才能赶回泉州。”
黄蜚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本将先在泉州采买些物资吧,可能要停留几日。”
郑芝豹急忙抢道:“那哪成?朝廷水师在泉州港补给,若还让你们自行采买的话。”
“待兄长回来,非扒了下官的皮不可,你们不用管补给之事啦,都交给下官吧!”
黄蜚侧头对祖大寿道:“你跟吴副总兵,留在舰上明白吗?”言罢,还冲其眨了眨眼!
然后,黄蜚故作大声道:“祖将军,让兄弟们下来透透气吧!三日后出发切勿走远了。”
两日后,郑芝龙回到了泉州,黄蜚向其宣读了圣旨,加封郑芝龙为太子太保。
赐蟒袍玉带,着其率水师配合天津水师,出征满剌加与苏门答剌。
郑芝龙恭敬的接过圣旨,询问道:“黄将军,陛下可曾说过,让本官攻打台湾?”
黄蜚摇头道:“暂未听说过,想必陛下有其它考虑吧!先拿下满剌加再说!”
郑芝龙神色凝重道:“黄将军,红夷人的东印度公司,在满喇加布置有重兵……”
“而且,还有个难缠的亚齐王国,他们与红夷人扼守海峡两岸,咱们能分到一杯羹吗?”
其实,郑芝龙早就眼红那块地盘了,奈何自身实力着实有限,他知道打不过两方。
因此,才老实的驻守台湾海峡,想要从此过路或者走私的,皆要经过郑家允许。
黄蜚想着新式火炮的威力,傲然道:“安南侯不必忧心!既然,陛下能派兵出征。”
“自然有必胜之法,定不会让水师不远万里去送死吧?侯爷,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郑芝龙低下头,眼珠一转心中已有计较,抱拳道:“郑某,便随黄将军闯一闯满剌加!”
次日,郑芝龙点起鸟船一艘,三桅炮船五艘、仿荷兰夹板船两艘。
以及大福船三艘,放火船十余艘,战兵共计两千余人杨帆出征,郑芝豹负责留守。
这些战舰,占了郑芝龙船队的三成,留下两成过住东南海域,防止红夷人狗急跳墙!
看到那巨大无比的华夏一号,郑芝龙也兴冲冲的上去了,他想看看这船的构造。
他郑家的造船能力,在福建属于独一档的存在,虽比不过龙江造船厂,也相差无几。
不然,郑家凭何能占据东南沿海,连荷兰人都拿郑家没办法,都得老老实实交过路银。
黄蜚并不担心郑家仿制,大大方方领着郑芝龙参观,这是临行前皇上交待过的。
风帆战舰并不可怕,稍微有点造船技术都能仿制出来,重点是舰上的武器——后膛炮!
这玩意,压根就不是现在的技术,当下的匠人能仿制出来,那才真是见鬼了。
哪怕给他们图纸,炮弹里面的无颗粒烟火药,雷酸汞炮弹底火等,压根做不出来的。
果不其然,郑芝龙看到舰首炮,便问道:“黄将军,这是何种火炮,郑某从未见过呀!”
黄蜚双手一摊,无奈笑道:“这个黄某真不了解,是陛下从京师送来的,威力尚可!”
郑芝龙不死心接着道:“这些火炮,相比于三千斤红夷大炮,威力大小如何?”
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大致就是荷兰人的二十四磅炮,是除岸防炮外最大的舰炮了。
华夏一号船上就有好几门,而且都加装了弹簧制退器,后座力要小很多。
黄蜚打着哈哈道:“应该相差无几,威力可能还稍大一点!嗯,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黄蜚内心腹诽道:相差无几才怪了,碾压级的射程和精度,哪是红夷大炮能比的。
郑芝龙频频点头道:“多谢黄将军解惑,走吧!郑某也看得差不多了。”
放下华夏一号的小船,送郑芝龙回了他的旗舰——镇海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