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陆权转向海权,阵痛是再所难免的,这如此刻的曹变蛟他们。

当崇祯将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北、辽东都解决之后,海权才是当下发展之首。

可以不发展海权吗?那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又会走上老路,被列强轰开国门。

在崇祯看来与其做那,被轰开国门的软脚虾,为何我就不能去轰开别人大门?

当朝廷的军队用后膛枪,顶在白皮鬼脑门那刻,他们会欣然接受跟你做生意。

只是,按照昨日的试航结果来看,恐怕还任重而道远。

今日改变了训练,曹变蛟照着崇祯编撰的训练纲领,命工匠在天津大沽港。

制备了许多伸向海面的木棍,类似于长条型扁担仅半脚掌宽,士兵正奋力往上跑。

所用材质弹性极佳,两个成年士兵上去都,完全不用担心会折断。

在棍尖有个包袱,里面挂着一百两现银,谁能冲到顶端站稳脚跟,取下银袋再落水。

那一百两就是士兵的,整个悬于海面的行程,大概有丈许远的距离。

十月末的早晨,虽然阳光明媚但渤海湾,已然冻得人直打哆嗦了,而士卒们还要跳水。

没错,下方除了待命的小船,士卒们是没有防护的,不过安全措施还是有的。

张煌言、张振名两位水师将领,在小船上配了好几个,堪称浪里白条的南方士卒。

若有士卒慌乱间,未能抓住救命的竹篙,便会有人下水去救他们。

主打的只是操练胆量,自然还是要顾及士兵性命,要不然北方的旱鸭子哪个敢上?

看着一个个落水的士卒,曹变蛟脸上的表情很是精彩,用愁眉苦脸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从辰时初到巳(si)时末,操练足足两个时辰了,连一个摸到银袋的都没有。

李定国看向艾能奇,冲其道:“四弟,你也去试试。反正都要练的,大家伙都躲不过。”

艾能奇回想起昨日情形,自己都吐到昏厥了,他对大海的恐惧无以言表。

艾能奇期期艾艾回道:“三哥,要不我最后一个上吧?让我做点心理准备如何?”

李定国直视其怒骂道:“你个不争气的家伙!身为副总兵,你竟然事事争后不丢脸吗?”

“脱甲上去,你要把那袋银子拿到手,三哥再额外送你四百两,快去!”

曹变蛟只是静静看着,并未出声劝阻之类的,他深知此事除了不停练,毫无商量余地。

艾能奇嘴里嘟囔着,还是乖乖的脱下甲胄,大冷天仅剩件单薄内里,深吸完好几口气。

发狠式的冲向棍尖银袋,很不幸并未到触及银袋,跑了不到一丈便失去平衡掉入海中。

为训练士卒胆量,木棍离海面足有丈许高,船下的士卒则一直拍打着水面。

这在崇祯操练册中有,说是什么打破水面张力,防止士卒从高处摔落,砸到海面受伤。

连从小生活在水边的二张,都不太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往日也没这么高摔进过水中。

艾能奇落水后,被狠狠呛了几口海水,在水中一通乱抓这才抓到根竹篙。

被人从海水中捞起后,艾能奇趴在船沿就不停干呕,舒缓片刻往小船上一躺。

边捋着头发上的水,边骂道:“他奶奶的,这水为何如此难喝,呛死小爷我啦!”

船上的士卒们,那是想笑又不敢笑!别看人家年纪不大,那可是正儿八经副总兵。

一早晨,不停有人落水又被救起。诶,那有没有成功拿走银两的呢?

很不幸!到目前为止过去两个多时辰,暂时还没有一人能拿到。

开始时这群精锐骑兵,看着就在眼前的银袋,还满心欢喜的以为很好拿。

结果真到自己上时,才发现一百两银子并不好拿,伸出海面的上百根木棍。

至今无任何一人走到顶端,无论采用快速跑过去,还是慢慢挪动身型皆未能成功。

艾能奇上来后抱怨道:“国公爷,这木棍也太窄了点吧?能做宽一些吗?”

曹变蛟冷冷的瞪了他一眼,沉声道:“要不,本公给你做成宽两尺,你以为如何?”

言罢,不待其回话便开始脱甲,他身为全军统帅,自然需要参与到操练中。

若出现什么,出征的时候士兵无事,他这统帅却吐得不省人事,他曹变蛟丢不起这人。

曹变蛟是目前来说,算是最为接近银袋之人,仅有尺许距离便能触及银袋。

很不幸,他最终还是未能稳住身型,依然砸进了下方海水中,狠狠的喝了几口海水。

曹变蛟山西大同人,纯纯西北汉子这辈子,压根就没见过海长啥样。

三十多岁的年纪,总算有幸见到大海了,就是那苦涩的海水味道,感觉并不太好。

有了朔国公带头操练,士卒们也都拼了命操练,一时间整个大沽口海港上。

除了鬼哭狼嚎声,就剩人体砸进海水的声响,关键还都是前仆后继,玩命般往前冲。

不仅是一百两银子的问题,这还关乎到他们的尊严,回想自己于战马上驰骋沙场。

这回倒好,连个银袋都拿不到,海水倒是喝了个半饱,扣着嗓子眼也要吐出来。

不然,肚子里真撑不下去啦!岸边是一口口硕大的行军锅,里面煮着热气腾腾的姜汤。

落海误吞海水的士兵,规定必需每人喝两大碗,未呛水的就少喝一点,只为防寒。

喝两大碗,是防止因摄入过多盐份,至使身体出现脱水的情况,那可是会要命的。

成年人误吞一斤量的海水,若不及时补充淡水的话,便会出现浑身乏力、头晕等。

天津大沽港,是军民两用港口,时常有渔民从此出海捕鱼,见明军士兵在此跳海。

收拾完鱼获后,便纷纷站在远处好奇张望,看到有人落水还会起哄。

“哎哟!你看,那落水姿态完美,差一点就触尖了太可惜了!”一个渔民道。

另一人问道:“哎,老兄!你可知晓,他们这是在干啥呀?”

刚才喊话那渔民摇头道:“俺不知,兴许是练跳海吧!也有可能是吃饱了撑的!”

这些渔民离此较远,这话要让一众将领听到,非要被气个半死不可!

晕船对于海边渔民来说,从小便是习以为常之事,但对骑兵士卒来说,要了半条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