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宋韵流年 > 第188章 追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荥阳城外。

陆子扬站在长亭外,目光死死的盯着城门外,夜风卷起他的衣摆,带着深秋的寒意,却丝毫吹不散他心头的焦虑,看着离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官道上却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神情不由地更加急切起来。

站在身后的徐靖晟忙宽慰道:“大人,不用这般着急,计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绝不会有差错的,再说了,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刻钟呢!”

陆子扬闻言点了点头,急躁的心情却并没有舒缓,这次如果计划失败,王家有了防备,自己就再也没有办法了。

而且自己这次突然离开,留下书信说自己一定准时到洛阳,如果等到接见的那天自己并没有到场,不知赵匡胤会如何震怒。

自从曹彬跟自己说了那番话后,自己时刻谨记,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神经大条,触犯赵匡胤的龙威了,不然他一个不高兴,真把自己嘎了怎么办。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官道的尽头忽然亮起几点微弱的火光,随着马蹄声由远及近,火光也越来越亮,隐约能看到两道骑马的身影正朝着长亭方向疾驰而来。

听到这急促的马蹄声,陆子扬如同听到仙乐,看着马车越来越近,他满脸欣喜的飞奔了过去。

他刚跑了几步,前面一个魂牵梦绕的声音响起:“陆郎,是你吗?”

陆子扬感觉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了起来,滚烫的热流不受控制地涌到眼眶,模糊了视线。自汴梁一别,已一年有余,无数个日夜的思念,终于在此刻有了回响。

他赶紧擦掉眼泪,抬眼时,马车已经慢慢停了下来,只见车辕上站着一个模糊的人影,昏黄的灯光照在她绝美的脸上,正是他日思夜想的王姝屏。

他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她,她也痴痴地凝望着他,这时的风似乎也停了,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人,时间仿佛也在这里凝固。

一眼万年。

陆子扬喉头滚动,千言万语堵在胸口,竟一个字也吐不出来。突然,他只觉眼前人影微微一晃,下一瞬,王姝屏已从车辕轻盈跃下,往这边飞奔而来,白色裙摆在黑夜中如莲花般盛开。

他几乎是本能地张开双臂,将扑过来的身影紧紧拥入怀中。指尖触到她如绸缎般的发丝,鼻尖萦绕着她身上熟悉的兰花香,这真实的触感让他再次掉下了眼泪。

这一刻,陆子扬感到心里无比的平静,也有一种落地生根的感觉,让他这个一直在四处漂泊的人,有了家的感觉。

“陆郎…… 我好想你……” 王姝屏脸上泪水,将他的肩膀浸湿,紧紧抱着他的腰,喃喃自语道。

陆子扬收紧手臂,将她护得更紧,语气满是深情的回道:“我也想你,姝屏,每天都想。让你等了这么久,是我不好。”

王姝屏在他怀中摇了摇头,也没有说话,似乎此刻相拥,已经抵得上千言万语。也不知过了多久,王明来到他们身边,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陆子扬对着他深深一揖,脸上满是感激的说道:“叔父,这次多谢你了,大恩不言谢,以后用得上我的地方,请随时吩咐。”

王姝屏也对他盈盈一拜,颇有些夫唱妇随的意思:“不错,我能和陆郎再聚,多亏了叔父,这份恩情,我和陆郎记在心里,以后定当报答。”

王明连忙上前,伸手将两人扶起,故意板着脸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子扬,凭我们之间的渊源,你说这话,难道你不认我这个叔父,不认用之这个兄弟?再说姝屏,要不是你千里迢迢去了金陵,我还不知道何年马月才能回到族内呢!我只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的小事,若你们再这般见外,那就是不认我这个叔父了。”

两人相视一笑,急忙告罪,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

三人又说了一会话,王明见天色已经不早,于是抱拳道:“子扬,姝屏,你们一路小心,我就告辞了,以后我们在汴梁再聚。”

两人急忙行礼,目送着王明的马车渐渐远去,直到被浓浓的夜色吞没,才收回目光。

陆子扬紧紧地握着王姝屏的手,对她笑道:“那我们也走吧!”

王姝屏温婉一笑,刚要点头答应,只听见一阵如骤雨般密集的马蹄声响起,荥阳城方向无数的火把从黑暗中窜出,像一条燃烧的长蛇,正朝着此处快速逼近。

陆子扬脸色骤变,看见脸上惨白的王姝屏,顿时心一下沉到了谷底。他急忙喊道:“老徐,你先带着姝屏先走,我是朝廷命官,王洵他不敢对我怎么样,快。”

徐靖晟正要上前,王姝屏却摇头道:“没用的,他既然此刻发现了,那我们是到不了洛阳的。陆郎,可能这就是我们命中的劫数了,如果能过的去,就万事大吉,如果过不去……”

陆子扬看着她凄楚的样子,眼中带着决绝,他突然哈哈一笑,朗声道:“如果过不去,无非就是一死而已,我陆子扬能够活到现在,我都感觉是一个奇迹,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每多活一天,都感觉是赚的,更何况还能遇到你,与你相知相爱,就算今日死在这里,也值了。”

王姝屏与他心意相通,感受到他没有一丝惧怕,反而是看透生死的坦荡,原本有些心如死灰的心里,升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她再次紧紧抱住陆子扬,脸上没了半分担忧,只剩下与他并肩的坚定。

徐靖晟看着看着相拥而立的两人,却暗暗着急起来,自己受官家之命,保护好陆子扬,如果他出现了意外,自己将难辞其咎,不仅性命难保,官家以前答应自己的事也将付之东流了。

他正准备上前劝说,突然想起青石岭发生的事,不由的停下了脚步,看着越来越近的火把,眼中寒光一闪。

既然你王洵找死,就怪不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