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宋韵流年 > 第153章 隐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来,陆子扬说出自己的计划以及猜测包围自己的人,很有可能是刘家张家时,刘文谦当场脸色大变,当时就引起了自己的警觉,在逼问之下,刘文谦也不隐瞒,把自己隐藏了十几年的身份说了出来,其中也包括刘家的一切。

谁能想到,在和州素有德望的刘老太公,竟是纵横长江数十年的悍匪刘三刀?传闻此人杀人从不过三刀,手下数千亡命之徒,更有过一夜屠尽数个村寨的暴行。

这般作恶多端,曾引得南唐水师数次围剿,可刘三刀狡猾至极:水师一至,便令部众化整为零,或扮作商贩走卒,或混入漕工船夫,几番围剿下来,水师要么扑空,要么只擒得几个无关痛痒的小匪,始终未能伤及他的根基。

直到五年前,唐国名将朱令赟乘着刘三刀打劫商船之时,突然率领水师出现将他们包围了起来,这一仗下来,刘三刀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很多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却没有想到,他不仅活的好好的,而且还成了和州有名的大士绅。

“十六年前的一个晚上,下官不,我跪在他面前求他不要杀人了,他却说‘这世道,心慈手软是活不下去的。’那一晚就血洗了江边的一个村寨,连三岁的儿童都没有放过,仅仅是因为他打劫的商船有几个人跑进了寨子,他怕走漏了风声。”

“我看着满地的尸首,心痛的滴血,当着他手下的面和他大吵了一架,说再也不认他这个父亲,他气得要杀我,却最终没有下手,只是冷冷的说了一个‘滚’字。”

“离开那个让我恶心、让我恐惧的地方后,我就一心想为穷苦的百姓做些什么,能够赎一些他所造的罪孽。我一路南下,去了金陵参加了科举,我没有改名换姓,这是我对他的最后一点父子之情。”

“五年后,我终于在那年的春闱里中了同进士出身,虽只是末等功名,却也够我踏入仕途了。我先去了江南的一个小县当主簿,那几年我天天做噩梦,梦里全是江边的火光,孩子的哭声,还有他举刀时那双嗜血的眼睛。”

“我在那个小县干了三年,平了许多冤案,修了堤坝,救了旱灾,朝廷本来要调我临县担任县丞,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他被剿灭的消息,心中又是欣喜又是难过,于是决定申请调往他肆虐最甚的和州。那时候的和州,因为靠近边境,又常有匪患,人人都不愿意去,于是吏部很快批了我的申请。”

“我来到乌江县担任主簿没多久,隐姓埋名的他竟然找上了门来,还想让我认祖归宗,我当时就冷言回绝了他,甚至撂下狠话,说一定会检举他,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悉听尊便’,原来他身份早已洗白,甚至还是朝廷的某位重臣亲自为他作保,举荐他为‘义民之首’。”

“大人,我已经全部说完了,如果不是我心中有所顾忌,念及父子之情,没有早早的揭穿他的真面目,就不会让大人陷入险境,更不会让这么多弟兄白白牺牲,所有的罪责我愿意全部承担,要杀要剐绝无一丝怨言。”

想起他满是自责、悲痛欲绝的神情,陆子扬现在回想起来,心中也有些不好受,想起以前他说的那句话‘若官不为民,与贼何异?’,一时间,百般滋味,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自己也详细查过他上任以来的所有事迹,他清廉如水,没有贪墨过一厘银子,他勤政如烛,没有一日懈怠公事,他执法如山,从不因权贵请托而枉法半分。可以说是百年难遇的好官。

这也是自己为什么如此信任他的原因,自己把樊若水赶去曹彬的大营后,自己第一个就想到他接替通判的位置,估计圣旨也已经到了来的路上。

可他却是恶贯满盈、杀人如麻的悍匪之子。

真是命运无常。

刘三刀这次袭击当朝官员,形同造反,况且就凭他他以前犯过累累罪行,抄家灭族是跑不了的,如今和州的乱局已经平定,马上就要审理这些人的罪行,刘文谦身为主犯的长子……

陆子扬眉头深深皱了起来,心中满是纠结。这样的人,若只因 “悍匪之子” 的身份就被否定,实在可惜。可若真让他顶着这份身份坐上通判之位,一旦消息泄露,不仅刘文谦会被打入死牢,连举荐他的自己,恐怕也要承担失察之罪。

他想起刘文谦说 “若官不为民,与贼何异” 时的坚定眼神,又想起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心中突然生出一丝不甘,难道就因为出身,就要否定一个人所有的努力与初心?难道清白,只能用血缘来定义,而不能用所作所为来证明?

陆子扬按着徐靖晟的肩膀,压低声音道:“老徐,我想了想,这件事我们就装作不知道,反正只有你知我知,刘文谦是什么样的人,咱们这一路看在眼里,不能因为他爹的过错,就毁了他一辈子,更不能让和州百姓少了一个办实事的好官。”

徐靖晟一听,急忙摇头道:“大人,这可使不得,刘文谦是刘三刀之子,这是铁打的事实,就算咱们现在瞒下,可刘三刀在和州经营多年,保不准还有其他的人知道这个秘密,若此事日后泄露,御史一纸弹劾,说您包庇逆属,欺君罔上,官家震怒下来,恐怕革职都是轻的。”

“我没说隐瞒啊!我们只是真的不知道他的身份,你说,我来到和州只有区区的一个多月,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他一个唐国的旧臣,又风评极佳,履历上可是写的明明白白。你说,我怎么会知道他是悍匪之子呢?”陆子扬双手一摊,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说道。

“这……”徐靖晟是一个耿直的人,听陆大人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只是不知情,跟隐瞒不报扯不上什么关系,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不过自己是听命于官家的,陆子扬又是自己极为钦佩的上司,如今要让自己撒谎,脸上满是纠结。

“老徐,这样吧!我欠你一个人情,以后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绝不食言。”

“真的?”

见陆子扬肯定的点头,徐靖晟脸色露出一丝笑意,道:“好,卑职遵命。”

见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陆子扬顿时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