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宋韵流年 > 第185章 往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啪”的一声,王姝屏白皙脸上顿时留下了几条鲜红的指印,头上的玉簪也掉在了地上摔成几节,如云的青丝霎时倾泻而下,披散在了肩头,遮住了她半边通红的脸颊。

她眼中有震惊,有愤恨,唯独没有怯懦。

房内响起王洵歇斯底里吼声:“闭嘴,我如何做事还轮不到你来评头论足。你一个未出阁的女子,竟敢非议为父的决策,质疑家族的安排,简直是目无尊长、悖逆不道!”

“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千年不变的规矩。我为你选李家,是为了你的将来,为了王家的颜面。你倒好,不仅不感恩,还处处与我作对,甚至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我王洵最重礼仪伦常,我王洵没有你这样忤逆犯上的女儿。”

王姝屏眼中噙着泪水,惨笑道:“你终于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自从娘亲去世,你何曾给过我半分作为女儿的关心?这些年我漂泊在外,遇着难事、受了委屈,你问过一句吗?”

“不错,你是一个好父亲,不过你却是把所有的关爱给了你其他的子女,因为你的心里对娘亲始终是有愧疚的,可你不敢面对这份愧疚,于是只好对我视而不见。每次崔家来人,你又让我和你在他们面前演戏,生怕这桩维系王家与崔家的姻亲,会因为你对我的冷漠生了裂痕。现在想起来,当真可笑。”

这番话如利刃,狠狠剖开了王洵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秘密。他浑身一僵,愤怒与羞愧瞬间将他裹挟。

他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踏春初见的画面, 那年桃花树下,含羞带怯的少女对他明媚一笑,从此便在他心里生了根,夜里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她的模样

自己第二天就恳求父亲向崔家提亲,崔家刚好也有此意,天偶佳成,双方皆大欢喜。

成亲后,两人确实过了一段如胶似漆恩爱非常的日子,可是待生下第一个孩子后,一切都变了。她因为难产,生下屏儿后便不能再生育。王家传承千年,最重子嗣,族老们冷眼旁观,父亲虽未明言,可那失望的眼神,如针扎心。

之后几年,自己一直拒绝纳妾,除了对她的感情,更多的是愧疚,因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那是显德二年(955 年),周世宗正全力筹备征南唐,朝堂上为凑军资,不仅向各州征调粮草,还下了 “括民财令”,要求世家大族捐出半数私产,甚至要征调族中子弟入军。

自己对朝廷的抵触,从来不是无中生有:一来是祖父当年因不愿为后汉隐帝搜刮民脂,被构陷 “通敌”,险些满门抄斩,王家花了大半家产才脱罪,这份血债让我对皇权始终存着戒心。

二来是见惯了五代乱世里,依附朝廷的世家如墙头草,后唐时的河东裴家、后晋时的魏州窦家,皆是因站队失误,落得族产被抄、子弟流放的下场,我绝不愿王家重蹈覆辙。

当“括民财令”传至荥阳时,自己劝说父亲,联合几大世家先假意应下,再以各种理由拖延,周世宗初登大位不久,根基未稳,眼下全力筹备征南唐,最忌后方生乱,否则恐激起天下豪族离心,反助南唐抗衡中原。

起初一切如他所料,柴荣并未对地方世家的消极应对大动干戈,可事后却随意找了个由头将他绑送汴梁。父亲四处求人、付出巨大代价,才终于将他救回。

就在这段时间,已身怀六甲的她整日担惊受怕,大病了一场,落下了病根,最终在生下屏儿后再也不能生育。

王洵想到这里,眼中隐现泪光,自己无疑是亏欠她的,也辜负了她对自己的一片深情。

几年之后,兄长与父亲意见不合,负气离开了王家,举家搬去了汴梁,父亲临终前也把家主之位传给了自己。

而王家传承千年,最重血脉传续,如果家主只有一名女儿,是无法说服宗族长辈的,于是自己不得不再娶他人。

看着屏儿一天天长大,容貌也越来越像她,自己高兴的同时,也越发不敢细看。因为每见屏儿一次,自己的心也饱受煎熬一次,于是只好选择逃避,自己并不是不关心屏儿,而是羞愧。

“屏儿,为父确实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你心里怨恨我是应该的。”王洵像是一下子老了很多,满脸的憔悴,声音带着一丝嘶哑道:“但是,你始终是我的女儿,我不会害你的,虽然我让你嫁与李家,有那么一点私心,可更多的,是为了你好。”

“李家千年门阀,家风端正,李景之的人品为父也亲自考察过,才订下了这门亲事。刚才他看见你时,那是发自内心的爱意,你以后嫁过去,绝对不会委屈了你,你好好考虑一下。”

他下意识的想整理一下王姝屏凌乱的秀发,却见她后退了一步,顿时手僵在了空中。

许久,王洵勉强的笑了笑,神色黯然的转身离去。

直到轻轻地关门声响起,王姝屏眼中的泪水才终于决堤,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滚落,伏在案几上痛哭起来。

等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她拿起一直攥在手里的姻缘签,那是去年在和州背着陆子扬求得,他看着签上有些模糊的自己呐呐自语道:“两心同历劫,孤鸿各自飞。千山霜雪尽,明月共君归。陆郎,我王姝屏生生世世只爱你一人,因为这世上再也没有一人比你更懂我、怜我、爱我的人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你对我说过的话,我一直记得,我一定会去找你的,然后永不分离。”

说着,她顿时愁眉苦脸起来:“青姨,师傅,你应该收到我给你的书信了吧!你什么时候能来啊?再有二十天我就要成亲了,你如果赶不及,那我只有在接亲的途中自己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