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雪月大明 > 第274章 蒙学授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七十四章 蒙学授农

灵州的初秋,空气里飘着粟米和青稞混合的香气。蒙学的后院被孩子们挖成了十块方方正正的小田垄,每块田垄前都插着一块小木牌,上面用汉字和各族文字写着孩子们的名字 —— 李小宝的木牌上画着个小犁,论小远的木牌上刻着青稞穗,回纥娃马合木提的木牌上绣着朵卷草花。

蒙学先生周儒穿着件灰布长衫,手里捧着本泛黄的《农桑辑要》,站在田边的土台上,身后跟着三个特殊的 “老师”:王老铁扛着一把改良小锄头,腰间别着个磨得发亮的墨斗;论布穿着件吐蕃短袍,手里提着半袋青稞种;汉族老农张福全,怀里揣着个布包,里面是去年留的粟米种。

“孩子们,今日咱们不开识字课,开‘农技课’!” 周儒的声音洪亮,透过蒙学的院墙,传到了隔壁的农户家里,“这位是王老铁师傅,他教你们用农具;这位是论布大哥,他教你们种青稞;这位是张福全老丈,他教你们种粟米。都仔细听,认真学,往后你们的小田垄,就靠你们自己种了!”

孩子们欢呼着围了上来,李小宝第一个跑到王老铁面前,仰着小脸问:“王师傅,这小锄头怎么用啊?俺家的旧锄头,挖草总把苗挖倒。”

王老铁笑着蹲下身,把小锄头递给李小宝,自己则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田垄的样子:“你看,这是苗,这是草,挖草的时候,锄头要离苗根三寸远,这样就不会伤着苗了。来,你试试,俺在旁边看着。”

李小宝握着小锄头,小心翼翼地走到自己的田垄前。他的田垄里种的是粟米,刚冒出两寸高的苗,旁边长着几根杂草。他学着王老铁的样子,把锄头对准杂草的根部,轻轻一挖,杂草果然被挖了出来,粟苗却没动。“王师傅,俺挖到了!” 李小宝兴奋地举起杂草,脸上沾了点泥土,却笑得像朵花。

论小远也凑过来,他的田垄里种的是青稞,刚长出一片叶子。论布蹲在他身边,手里拿着颗青稞种,指着青稞苗说:“这是青稞的第一片叶,等长出第三片叶,就要浇水、施肥,肥料要用腐熟的羊粪,这样青稞才能长得壮。” 他还从怀里掏出个小陶罐,里面装着羊粪:“这是俺部落里腐熟好的,你先撒在田垄里,试试。”

论小远接过陶罐,学着论布的样子,把羊粪均匀地撒在青稞苗旁边。马合木提也跑过来,他的田垄里种的是粟米,可他不知道怎么分辨苗和草,刚要伸手拔,就被张福全拦住了:“娃,你看,这粟苗的叶子是宽的,草的叶子是窄的,别拔错了。” 张福全还从布包里掏出几颗粟米种,递给马合木提:“这是好种,要是苗死了,就再种上。”

蒙学的孩子里,有汉族、吐蕃、回纥的娃,刚开始还因为语言闹些小别扭。马合木提只会说回纥话,李小宝听不懂,两人差点因为争一把锄头吵起来;论小远教马合木提认青稞苗时,马合木提总记不住,论小远急得直跺脚。可一起种了半个月田后,这些小别扭就像田垄里的杂草,被孩子们自己 “挖” 走了。

马合木提见李小宝每天要跑半里路去挑水,就主动帮他抬水桶;李小宝见论小远的青稞苗长得慢,就把家里的肥料偷偷分给他一些;论小远见马合木提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就用木炭在田垄的木牌上,教他写回纥文的 “马合木提”。

秋收的那天,蒙学的后院热闹得像过节。周儒带着孩子们,拿着小镰刀,小心翼翼地收割着自己田垄里的庄稼。李小宝的粟米收了两斗,金黄的粟粒装在布包里,沉甸甸的;论小远的青稞收了一斗半,青稞穗子饱满得像小锤子;马合木提的粟米收了一斗八升,他捧着布包,兴奋地用回纥话喊着,虽然没人听懂,可大家都知道他很开心。

周儒从屋里拿出两块木牌,上面刻着 “农耕小秀才” 四个字,一块递给李小宝,一块递给论小远:“你们俩的田垄收成最好,这‘农耕小秀才’的称号,你们当之无愧!”

李小宝接过木牌,又把自己的粟米分出半斗,递给马合木提:“马合木提,这是俺的粟米,你带回家,给你爹娘尝尝。” 论小远也把青稞分出半斗,递给旁边的汉族娃小石头:“小石头,这是青稞,你煮粥喝,可香了。”

“先生,明年俺们还种吗?” 小石头举着木牌,仰着头问周儒。

周儒笑着点头,手里的《农桑辑要》被风吹得哗哗响:“种!明年咱们再种豆子、种蔬菜,还请柳大夫来教大家认草药,把后院变成‘民生小课堂’。往后你们不仅要会读书,还要会种地、会认草药,做个能帮百姓的人。”

孩子们欢呼着围在一起,手里的镰刀挥得欢快,田垄里的庄稼被收割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整齐的麦茬。阳光透过蒙学的院墙,洒在孩子们的笑脸上,也洒在田垄里 。

(第二百七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