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雪月大明 > 第336章 漕渠运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三十六章 漕渠运粮

江南漕渠的码头上,天还没亮,就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苏琬琬穿着一身素色长衫,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粮册,正和漕运司的主事核对粮船的数量。码头上停泊着数十艘漕船,每艘船的船帆上都印着 “东征军粮” 的字样,船工们正忙着将灵州惠民仓运来的青稞、江南的大米装进船舱,麻袋上还贴着标签,写着 “每袋五十斤,供十人一日食用”。

“苏大人,灵州的青稞到了三十船,江南的大米到了二十船,还有张阿婆粥铺送来的军粮饼,装了五船。” 主事指着粮册上的数字,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按您的吩咐,每艘船都派了两个粮官盯着,确保不会少一袋粮、一粒米。”

苏琬琬点头,接过粮册仔细看了起来。册页上的字迹工工整整,每一笔都记录着粮食的来源、数量、运输路线,还有押运官的名字 —— 这是她按漕运体系改良的 “双层核账法”,每艘船的粮食都要经过漕运司和水师的双重核对,避免出现贪腐或损耗。

“很好,” 苏琬琬在粮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让船工们加快速度,争取明日一早就出发。萨琳娜的舰队还在宁波港等着,粮食要是晚了,会影响出征的时间。”

“放心吧苏大人,” 主事笑着说,“船工们都知道这是东征的军粮,没人敢耽误。您看,那边的船工,都是自愿来帮忙的,不要工钱,就想让将士们早点拿到粮食,早点把倭寇打跑。”

苏琬琬顺着主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群穿着短衫的船工正扛着麻袋往船上跑,他们中有江南的漕工,有灵州的农民,还有几个是宁波的渔民 —— 他们的亲人都曾被倭寇害过,如今听说要运军粮,都主动来帮忙。

“苏大人,不好了!” 一个漕运司的伙计匆匆跑来,脸色苍白,“有几艘粮船的麻袋被人划破了,粮食撒了一地,还在船上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东征必败,粮草尽毁’!”

苏琬琬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跟着伙计快步走到出事的粮船旁。只见几艘漕船的甲板上,散落着不少青稞和大米,麻袋上的裂口整齐,明显是被刀划开的;纸条用墨写着歪歪扭扭的字,墨迹还没干,看样子是刚放上去不久。

“慕容芷的影卫呢?” 苏琬琬问道。她昨日就担心旧党余孽会来破坏,特意让慕容芷派了影卫在码头巡逻。

“影卫已经去追了!” 伙计指着远处的小巷,“他们看到两个可疑的人,穿着漕工的衣服,往那边跑了,应该是旧党余孽假扮的。”

没过多久,慕容芷就带着两个影卫押着人回来。被押的是两个中年男人,身上还穿着漕工的衣服,手里攥着一把刀,刀上还沾着麻袋的纤维。“苏大人,这两人是旧党余孽,之前就散布过‘东征耗空国库’的谣言,今日想破坏军粮,被我们抓了个正着。” 慕容芷说着,从其中一个男人身上搜出一封信,上面写着 “破坏漕运粮船,阻东征之师”,落款是 “旧唐遗臣”。

苏琬琬接过信,看了一眼,冷笑道:“真是不知死活!以为破坏几艘粮船,就能阻止东征?把他们押下去,交给皇城司审问,看看还有没有同党。”

处理完这件事,苏琬琬让人叫来粮官,吩咐道:“把撒了的粮食都收起来,能吃的都装回麻袋,不能吃的就用来喂码头的牲畜,不要浪费。另外,给每艘粮船都加派两个影卫,日夜巡逻,确保粮食安全。”

粮官点头应下,立刻组织人收拾粮食。船工们也纷纷过来帮忙,有的用扫帚扫,有的用簸箕装,还有的找来新的麻袋,把收好的粮食重新装起来。一个江南漕工一边装粮,一边说:“这些旧党余孽,就是见不得大明好!咱们一定要把粮食安全送到宁波,让将士们吃饱了,好打胜仗!”

夕阳西下时,漕渠的粮船终于准备就绪。苏琬琬站在码头上,看着第一艘粮船缓缓驶离码头,船帆上的 “东征军粮” 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她身边的主事拿着粮册,笑着说:“苏大人,所有粮船都准备好了,明日一早就能全部出发,不出十日,就能到宁波港。”

苏琬琬望着远去的粮船,心里充满了信心。她想起时,自己和赵江月在江南漕渠筹粮,那时也是这样,百姓们主动帮忙,船工们日夜赶路,只为了让将士们有足够的粮草。如今,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她知道,这场东征,他们一定能赢 —— 因为他们有百姓的支持,有充足的粮草,有团结的队伍。

“走吧,” 苏琬琬转身对主事说,“咱们也去宁波,看看萨琳娜的舰队,看看将士们,给他们鼓鼓劲。”

主事点头,跟着苏琬琬往码头外走。远处的漕渠上,粮船一艘接着一艘,像一条长龙,在夕阳的映照下,驶向宁波港的方向。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