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雪月大明 > 第361章 蒸汽机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机车

庆宁宫的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映得案上那本画满奇思图样的册子愈发清晰。赵正将册子推到赵江月面前,指尖落在 “蒸汽机车” 的草图上 —— 车轮旁标注的 “齿轮传动” 字样,是他用现代简笔画补上的,旁边还贴着灵州熟铁的样品,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江月,你看这‘铁车’,不用马拉,靠烧煤就能跑。” 赵正的声音比往常更沉,目光落在儿子微怔的脸上,“前几年在灵州,咱们用混种法让青稞亩产翻了倍;在东瀛,用改良犁让水稻多收了三成 —— 可这些,都不如这‘铁车’能改变民生。它能一日千里,把灵州的粮运到江南,把江南的布送到塞北,比漕船快十倍,比马车稳百倍。”

赵江月伸手摸着熟铁样品,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忽然想起前七卷随父亲巡境时,看到漕工们拉纤的艰辛 —— 汗透的短衫、磨破的草鞋,还有江南雨季里翻船的风险。“父亲是想造这‘铁车’,让百姓不用再受漕运之苦?”

“不仅是漕运。” 赵正从怀中掏出钢笔帽,放在册子上,“朕跟你母亲说过,朕不是这时代的人。朕来自数百年后,那里的百姓靠‘机器’种地、织布、造船,不用再靠天吃饭,不用再怕外敌来犯。朕当年改良民生犁、造洪武级战船,不是只为打胜仗,是想让大明早点走上‘进步’的路。”

他顿了顿,翻开册子另一页,上面画着 “纺织机” 的草图,标注着 “飞梭”“水力传动”:“你看这织机,一个女工能抵十个手工织娘,江南的织户李大姐,前几年还在为织坊被焚哭,若是有了这织机,她的布能多织三倍,再也不用怕倭寇抢、苛税重。”

赵江月的眼眶微微发热。他想起在东瀛,看到傅忠雄用改良犁耕地时的笑容;想起张阿婆粥铺前,百姓们捧着青稞饼的满足 —— 原来父亲这些年的 “远见”,都藏着这样一段遥远的记忆,藏着让百姓过好日子的初心。

“可父亲是大明的天子,怎能轻易退位?” 赵江月的声音带着惶恐,“儿臣怕担不起这江山,怕负了父亲的期望。”

赵正握住他的手,指腹摩挲着儿子掌心的薄茧 —— 那是这些年学查粮账、练骑射磨出来的。“朕打天下,用的是霸道;治天下,要的是王道。你性子宽厚,懂民生疾苦,比朕更适合守这江山。” 他指着案上的《四柱清册》,那是苏琬琬刚送来的东瀛民生账,“你看,东瀛垦田万亩,粮产够百姓吃半年,这是你当年巡境时定下的‘按户分田’之策 —— 你早已能护百姓安稳。”

他将钢笔帽塞进赵江月手中:“朕退位后,会在宫旁设‘格物院’,教工匠造蒸汽机、织机、铁车。你要记住,大明之强,不在朕的龙椅,在百姓的粮袋,在工匠的巧思。这钢笔帽,你拿着,就当是朕把‘未来’交给你了 —— 莫忘了,咱们要让大明的百姓,早一天过上朕记忆里的好日子。”

赵江月握紧钢笔帽,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心头一定。他起身跪地,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儿臣遵旨!定不负父亲所托,不负百姓所望,让大明走向‘进步’,走向安稳!”

(第三百六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