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27章 擒鳌方案论证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熙看着韦小葆在Swot分析图上指出的路径,眼中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火焰。他迫近一步,几乎能感受到少年皇帝呼吸间的热切:“陷阱?力学与化学?小桂子,仔细说与朕听!”

韦小葆知道,此刻他提出的将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需要具体执行、关乎生死国运的行动计划。他必须让康熙理解并信服这套完全超脱于这个时代认知的擒拿方案。

“皇上,”韦小葆清了清嗓子,目光沉静地迎向康熙,“传统的擒拿之法,无论下毒、刺杀或是高手围攻,皆有其致命缺陷。下毒难以确保剂量与时机,且易留痕迹;刺杀风险极高,一旦失手,反噬立至;高手围攻……恕奴才直言,鳌拜武功登峰造极,即便能调集数倍于他的大内高手,混战之中伤亡必重,且难保他不会趁乱暴起,威胁皇上安危,甚至突围而出。”

康熙微微颔首,这些顾虑正是他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动手的原因所在。鳌拜的个人武力,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因此,奴才以为,擒拿鳌拜,必须跳出‘武力对抗’的窠臼。”韦小葆语气坚定,“我们不应与他比拼他擅长的力量与武功,而应在他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用他无法理解的方式,剥夺他的反抗能力。此即为‘非接触式擒拿’之核心。”

“非接触式?”康熙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兴趣更浓。

“正是。”韦小葆拿起炭笔,在另一张纸上快速勾勒起来,“奴才的计划,是在一个特定的、我们精心布置的室内环境——比如皇上召见大臣的布库房或暖阁——设下一个陷阱。此陷阱不依赖人力搏杀,而是借助预先设置的机械机关与化学制剂。”

他一边画着简易的示意图,一边解释道:

“第一阶段:机械束缚。 我们可以在房间地板下或梁柱间,预设一套由滑轮组、强力机簧和特制绳索构成的触发式机关。一旦鳌拜踏入特定区域,由皇上或在暗处的可靠之人触发机关,绳索会借助滑轮组放大之力,如同数条巨蟒瞬间缠缚其四肢关节要害。此非人力拉扯,而是机械蓄能瞬间释放,追求的是速度与精准,在其反应过来之前,限制其大部分行动能力。鳌拜神力再大,关节被锁,发力根基被毁,一身蛮力便去了七成。”

康熙看着图上那些杠杆、滑轮的简图,眼神发亮,他回想起之前摔跤时被韦小葆用巧劲锁住关节的无力感,原理似乎相通,但规模与威力放大了何止百倍!

“然而,仅凭机械,未必能完全制服此獠。”韦小葆继续道,“鳌拜内力深厚,临危之际或可爆发,挣断绳索亦未可知。因此,需有第二阶段:化学打击。”

“化学?”康熙疑惑。

“奴才可配制一些特殊的药粉或烟剂。”韦小葆解释道,“并非致命毒药,而是强烈的刺激剂与麻痹剂。例如,提取辣椒之极辣成分,混合某些草药研磨成极细粉末,置于特制陶罐中。在机械束缚发动,鳌拜挣扎之时,投入此罐,罐碎粉扬,形成迷雾。此物能强烈刺激其眼、鼻、喉,使其瞬间涕泪横流,视线模糊,呼吸不畅,剧烈咳嗽。同时,麻痹性药物可经由呼吸与黏膜吸收,进一步削弱其力量与反应。此双管齐下,可使其战斗力十不存一。”

康熙想象着那场景,一代枭雄被呛得狼狈不堪、涕泗横流的模样,心中竟生出一丝快意,但随即冷静下来:“此计虽妙,但机关触发、投掷药罐,皆需人在现场操控,岂不危险?且鳌拜若提前察觉……”

“皇上所虑极是。”韦小葆点头,“因此,第三阶段:远程操控与终极保险至关重要。所有机关触发器,可通过隐藏的绳索或连杆,延伸至隔壁房间或安全角落,由心腹之人远程操控。而投掷药罐,亦可通过预设的管道或机簧弹射,无需近身。此外,奴才还会在现场预备最后一道保险——一根长杆。”

“长杆?”

“正是。若以上手段仍未能使鳌拜完全丧失抵抗力,在其挣扎至关键时刻,奴才或指定之人,可用一根长杆,并非与其角力,而是精准撬动其脚下重心支撑点,或撞击其因被缚而无法防护的膝弯等处。运用杠杆原理,四两拨千斤,使其失衡倒地。一旦倒地,被多重束缚的他想再站起来,将难如登天。届时,埋伏在外的侍卫再一拥而上,以特制的渔网、铁链加以固定,便可万无一失。”

韦小葆将整个方案的流程、原理、应对各种意外的预案,条理清晰地阐述完毕。书房内再次陷入寂静,只有炭笔留下的草图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康熙背着手,在书房内缓缓踱步,眉头紧锁,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个方案太过离奇,完全颠覆了他对“擒拿”的认知。不用高手,不靠兵刃,而是依靠机关算计和药粉烟雾?这听起来更像是市井传奇,而非庙堂谋略。

然而,韦小葆之前展现出的种种“神异”,以及那令人信服的Swot分析,又让他无法轻易否定。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案确实精准地击中了他所有的顾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侍卫的伤亡风险,避免了与鳌拜正面武力冲突,尤其重要的是,将皇帝本人置于绝对安全的幕后。

风险在于,这套闻所未闻的“奇术”是否能真的奏效?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满盘皆输。

良久,康熙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韦小葆:“小桂子,你有多大把握?”

韦小葆没有夸口,而是理性地回答:“回皇上,任何计划皆无十成把握。但此方案基于确凿的物理、化学原理,只要材料足够精良,制作足够精密,演练足够纯熟,成功概率远高于传统方法。且此方案核心在于‘控制’与‘削弱’,而非‘击杀’,容错率相对较高。即便不能瞬间制服,只要能成功限制其行动、干扰其感官,为侍卫创造机会,便算成功大半。”

他的冷静与客观,反而增加了话语的可信度。

康熙深吸一口气,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决断:“好!朕就信你这一次!此事由你全权负责筹划,需要什么材料、人手,直接向朕禀报,朕一律准予!记住,此事关乎社稷安危,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奴才领旨!”韦小葆躬身应道,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科学的利剑,终于获得了出鞘的许可。

一场以紫禁城为舞台,以物理学和化学为主角,针对当世第一勇士的擒拿大戏,正式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