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53章 非对称发展战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密室内的寂静持续了足足十数息。油灯的光芒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映照出他们内心的惊涛骇浪。韦小葆那句“攻击它更脆弱、却更致命的部位”,如同在漆黑一片的房间里推开了一扇从未想象过的窗,窗外是全然陌生的风景。

风际中第一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拧着浓眉,语气依旧带着惯性的怀疑,却少了之前的咄咄逼人:“韦……韦爵爷,你这话说得轻巧!经济命脉?情报网络?培养人才?这些哪一样不是需要耗费无数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事情?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现在要的是给尹香主报仇,是让鞑子知道咱们天地会的厉害!”

钱老本也附和道:“是啊,爵爷。咱们兄弟大多是粗人,打打杀杀还在行,这经商赚钱、搞情报、教人读书……听起来就头大,而且见效太慢了!”

玄贞道人却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抬手制止了风际中等人,看向韦小葆:“韦爵爷,老夫愚钝,还请详解。避开刀锋,攻击脆弱之处,此理似乎相通于兵法中的‘避实击虚’。但具体到我天地会,该如何操作?这经济、情报、教育,又如何能成为撼动清廷的武器?”

韦小葆知道,仅仅抛出概念是不够的,他需要将这套“非对称发展战略”具体化,让他们看到可执行的路径和潜在的巨大收益。他走到密室中央那块用来记录事项的木牌前,拿起一块炭笔。

“诸位,请设想一下。”他一边说,一边在木牌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天平,一端标注“清廷”,另一端标注“天地会”。清廷那一端被重重压下。“若我们一直与之比拼武力、暗杀,就如同与一个巨汉比拼力气,我们永远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每一次碰撞,都可能伤筋动骨。”

接着,他在“天地会”这一端的下方,画了三个支撑点,分别写上“财”、“信”、“才”。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不去硬碰他的‘力气’,而是去削弱他站立的地基,同时加固我们自己的根基。”

他指向“财”字:“经济基础。*清廷为何能维持庞大军队、供养官僚?靠的是赋税,是掌控盐铁、漕运等经济命脉。如果我们能通过秘密的商业网络,积累起庞大的财富呢?”

“我们可以在暗中控制部分关键的物资流通,比如盐、铁、药材,甚至与海外走私者建立联系。拥有足够的资金,我们就能购买更精良的武器,资助更深入的情报活动,抚恤伤亡的兄弟家属,甚至在关键时候,用经济手段给清廷制造麻烦,比如扰乱某地的市场,影响其税收。财富,是支撑一切行动的血液。没有钱,再热血的兄弟也要吃饭,再好的计划也难以实施。”

他又指向“信”字:“情报网络。诸位兄弟应该深有体会,我们很多时候吃亏,不是武功不如人,而是消息不如人。萨克多为何能屡次找到我们的据点?因为我们内部有漏洞,对外界动向掌握不够。”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科学、更严密的情报体系。不仅仅是打听某个官员的行踪,更要了解清廷的政策动向、军队调动、官员之间的派系关系、地方上的民生舆情。掌握了信息,我们就能料敌机先,避开陷阱,甚至可以利用清廷内部的矛盾,借力打力。一条关键的情报,其价值可能胜过牺牲十个兄弟的性命。”

最后,他指向“才”字:“教育与人才。*反清复明,不是杀几个鞑子官员就能成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明白我们为何而战,需要有更多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来管理将来可能收复的土地,来设计更先进的武器,来传播我们的理念。”

“我们可以秘密设立学堂,不仅教武功,更要教识字、算数、乃至一些实用的格物知识。要从年轻一代中培养认同我们理念的骨干。眼光要放长远,今日种下一颗种子,可能十年、二十年后,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若无今日之播种,便永无他日之收获。”

他放下炭笔,环视众人:“这三者,并非孤立,而是相辅相成。财富支撑情报和教育,情报为财富积累和教育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和方向指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又能反过来促进财富积累和情报工作的升级。”

“这,便是我所说的‘非对称发展’。”韦小葆总结道,“我们不与清廷在其最强的军事、暴力领域进行注定失败的消耗战,而是转向我们更有潜力、他们也更难以防范的领域进行积累和渗透。当我们的财力足以影响一方经济,我们的情报网络能洞悉朝廷机密,我们培养的人才遍布各行各业甚至渗透进其官僚体系内部时……届时,清廷这棵大树,或许无需我们费力砍伐,其内部已然被蛀空,只需轻轻一推。”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冷静的自信:“至于尹香主的仇,自然要报。但报仇的方式,可以更聪明。或许,我们可以利用经济手段让他身败名裂,利用情报让他陷入政治斗争,甚至……让他活着看到他所效忠的体系是如何从内部开始腐朽的。这,难道不比一刀杀了他,更能告慰尹香主在天之灵,也更具有战略价值吗?”

密室内再次陷入沉寂,但这次的寂静与之前不同,不再是绝望和茫然,而是一种被全新可能性冲击后的深思。风际中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拳头,似乎在衡量“血性”与“智慧”孰轻孰重。钱老本眼中则闪着精光,显然对“积累财富”的部分产生了浓厚兴趣。玄贞道人不住地点头,喃喃道:“釜底抽薪,润物无声……此乃大格局,大智慧啊!”

李力世深吸一口气,看向韦小葆的目光彻底变了,那是一种混合着震撼、钦佩与一丝如释重负的复杂情绪。他终于明白,为何总舵主会对这个少年如此看重。此人之思,已远超江湖草莽的范畴,其眼界与谋略,堪称可怕。

“韦爵爷,”李力世站起身,郑重地拱了拱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您这‘非对称发展’之策,振聋发聩!若真能推行,或可为我天地会开创一番全新局面!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此事关系重大,涉及战略转向,非我青木堂一堂可以决断,需上报总舵,请总舵主定夺。”

韦小葆微微颔首,对此并不意外。他知道,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需要的是时间和合适的土壤让其生根发芽。

“理当如此。”他平静地说道,“我的这些浅见,仅供总舵主与诸位兄弟参考。”

然而,他心中清楚,这套超越时代的战略构想,一旦传入陈近南耳中,必将引起比在这青木堂密室中更为剧烈的震动。那将是理念层面的又一次碰撞,或许,也将是决定他与天地会未来关系走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