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82章 地形分析与伏击点预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章 地形分析与伏击点预测

假说既立,验证与行动便需双管齐下。就在韦小葆准备次日试探性拜访清凉寺方丈之际,李力世于深夜带回了决定性的验证信息——他们找到了那伙假喇嘛的藏身之处!

“香主,找到了!”李力世虽压低了声音,却难掩兴奋与凝重,“在清凉寺东南方向约十里,有一处废弃的樵夫村落,背靠峭壁,前临深涧,只有一条狭窄小径可供出入,极为隐蔽。我们的兄弟发现那里夜间有微弱火光,并有岗哨活动痕迹,远远观察到那些红衣身影,确认就是那伙人!他们果然没走远,就潜伏在附近!”

“好!”韦小葆精神大振,立刻在桌上铺开他绘制的精细五台山地形图,“标出具体位置!”

李力世迅速在地图上指出了那个废弃村落的地点。韦小葆目光如电,立刻围绕该地点,结合清凉寺的位置,进行高速的地形分析。

“藏身点在此,目标(行痴大师)在清凉寺。对方若想有所行动,无非两种可能:第一,再次强攻清凉寺,但经过上次冲突,寺内戒备森严,强攻代价太大,成功率低。第二,也是更可能的方式——等待时机,或将行痴大师诱出、逼出寺院,在外实施绑架或刺杀。”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清凉寺与废弃村落之间划动:“那么,关键就在于,如果他们需要转移行痴大师,或者行痴大师被迫离开寺院,他们会选择哪条路线?我们又该在哪里设伏?”

房间内灯火通明,韦小葆、李力世、张康年、风际中以及负责记录的双儿,全都围在地图旁。

“进行地形分析,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核心因素。”韦小葆如同一位冷静的参谋官,阐述着他的推理模型:

“一、路径可行性: 路线必须能够通行,尤其是可能携带或押送人质的情况。

二、隐蔽性: 对方执行的是秘密任务,必然会尽量选择避开主要道路和人群视线的路径。

三、效率: 会倾向于选择相对快捷的路线,以减少暴露时间。

四、安全性: 路线应易于防守,避免被轻易截断或包围。”

他的手指首先指向连接藏身点与清凉寺的几条可能路径:“直接连接两点的直线路径,需要翻越两座山脊,路径艰难,且部分地段暴露,可能性较低。”

接着,他排除了途经台怀镇等人烟稠密区的路线:“这些路线暴露风险极大,几乎不可能。”

最终,他的手指停留在一条沿着山谷蜿蜒,连接藏身点与清凉寺后山区域的路径上。“看这里,这条路径大部分隐匿在林木茂密的山谷中,虽然绕远,但避开了主要视线,路径相对平缓,且中途有几处岔路可以随时改变方向,符合隐蔽、相对可行、兼具一定安全性的要求。”

“爵爷的意思是,他们会走这条‘鬼见愁’山谷?”张康年看着那条标记的路径,皱了皱眉,“这山谷确实隐蔽,但路也不好走,而且中间有一段特别狭窄,叫‘一线天’。”

“‘一线天’!”韦小葆的目光瞬间锁定在那个地点,“就是这里!”他用炭笔在地图上那个狭窄的隘口处重重画了一个圈。

“为什么是这里?”风际中沉声问道,他虽寡言,但每次发问都切中要害。

“理由如下,”韦小葆分析道,“第一,地形优势。 ‘一线天’地势险要,通道狭窄,两侧是近乎垂直的峭壁。在此设伏,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堵住两头,对方便是瓮中之鳖。第二,心理盲区。 这种险要地形,常人会觉得易遭埋伏,反而可能认为我们不会在此设伏,存在心理盲区。但对我们而言,正因为其险要,才更容易实现快速控制,减少正面冲突的损耗和时间。第三,必经之路。 如果对方选择这条隐蔽山谷路线,‘一线天’是其无法绕开的咽喉要道。第四,利于我方发挥。 此地形限制了对方人数的展开,而我们则可以利用高地势进行监视和突袭。”

他进一步推演对方可能的行为模式:“假喇嘛上次冲突未能得手,反而打草惊蛇。他们现在如同惊弓之鸟,但又任务在身,不会久拖。我明日拜访清凉寺方丈,无论结果如何,都可能成为刺激他们再次行动的催化剂。他们很可能担心夜长梦多,会选择在明晚或后晚,利用夜色掩护,要么再次尝试接触寺内(可能性已降低),要么……如果行痴大师因某种原因(比如寺方认为此地已不安全,决定秘密转移)离开寺院,他们便会半路劫杀!”

“所以,我们就在‘一线天’守株待兔?”李力世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不错!”韦小葆斩钉截铁,“但‘守株待兔’并非被动等待。我们要主动创造和利用条件。”

他迅速下达指令:

“李力世, 你亲自带几个最精干、擅长潜伏和山地行动的兄弟,立刻出发,秘密前往‘一线天’隘口两侧高地。进行详细勘查,寻找最佳的观察点和埋伏位置。确保能够俯瞰整个通道,且自身隐蔽性极高。记录下任何可供利用的天然掩体和可能的撤离路线。”

“风际中, 你带另一组人,在‘一线天’通往清凉寺方向的谷口外侧隐蔽设伏,作为第一道观察哨和拦截点。如果发现对方大队人马进入山谷,立刻用我们约定的鸟鸣信号传递信息。”

“张康年, 你协调我们能动用的所有侍卫力量,以及正在靠拢的绿营精锐(挑选最可靠的部分),作为主力伏击队伍。提前秘密进入‘一线天’靠近藏身点方向的谷口外预设阵地,听到信号后,迅速封堵谷口,与李力世他们形成夹击之势。”

“双儿, 准备好我让你收集的那些‘特殊材料’(镁粉、硝石等),随时准备按我的要求配制‘惊喜’。”

众人领命,意识到一场真正的战斗即将来临,气氛顿时紧张而肃杀。

“记住,”韦小葆最后强调,目光扫过每一位负责人,“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行痴大师的绝对安全,其次才是尽可能抓捕或歼灭这伙假喇嘛,查明其幕后主使。行动务必隐蔽、迅速、高效!没有我的信号,绝不可轻举妄动!”

“是!”众人齐声低应,随即如同融入夜色的魅影,悄无声息地离开房间,分头准备去了。

韦小葆独自站在地图前,手指依然按在“一线天”那个红圈上。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不断模拟着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推演着对方的行动模式,完善着己方的应对方案。

地形分析已经指明了战场,伏击点已然选定。现在,就是等待猎物入网,或者……主动引导猎物走向预设的陷阱。理性的预测与周密的部署,如同张开的无形之网,静静笼罩在五台山幽深的“一线天”上空,只待那决定性的时刻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