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水源的找到如同给濒死的躯体注入了活力,但韦小葆深知,在危机四伏的陌生丛林里,一个安全、稳固的营地与洁净的水源同等重要。暴露在外的宿营点不仅容易遭受野兽袭击,更可能被神龙教的搜捕队发现,必须尽快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隐蔽所。

他没有选择在水源旁边直接扎营——那里地势低洼潮湿,且是动物饮水的必经之路,容易暴露。而是带领队伍在水源地上游约百米处,找到了一处相对理想的场地:一小片背靠巨大岩壁的林间空地,地势略高,利于排水,周围有茂密的灌木丛天然遮蔽,头顶则有浓密的树冠覆盖,从空中极难发现。

“就在这里。”韦小葆勘察完地形后宣布,“我们要建立一个临时的‘科学营地’。”

多隆看着这片除了几块大石头和满地落叶,看似平平无奇的空地,挠了挠头:“兄弟,这儿……怎么建?砍些树枝搭个棚子?”

“棚子不够。”韦小葆摇摇头,开始下达一系列清晰的指令,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项目经理,“我们的营地需要满足几个核心功能:遮风避雨、隐蔽、防御、卫生。现在分工行动。”

第一步:结构与材料。

“多隆,你带五个人,负责砍伐合适的竹子和坚韧的木料。注意,不要在同一区域过度砍伐,避免留下明显痕迹。选择直径均匀、笔直的竹子,以及足够长度的硬木作为梁柱。”

“张猛(一名天地会骨干),你带三个人,去收集大量的藤蔓,要韧性好的,越多越好,这是我们主要的捆绑材料。”

“李毅(一名大内侍卫),带你的人,把我们携带的备用帆布、油布全部拿出来,清点一下。再去收集大量宽大的树叶,比如芭蕉叶,可以用来辅助覆盖和铺设。”

队员们虽然对韦小葆的具体构想还不完全清楚,但基于找水建立起的信任,他们毫不犹豫地分头行动。丛林中很快响起了有节奏的砍伐声和收集材料的窸窣声。

第二步:地基与框架。

韦小葆亲自带着剩下的人清理空地。他们并非简单地扫开落叶,而是用工兵铲将地面稍作平整,并在营地四周挖掘了浅显的排水沟,沟底铺上碎石,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走,不会倒灌进营地。

接着,他指挥队员利用砍来的粗壮木材,搭建主体框架。他没有采用这个时代常见的锥形窝棚,而是设计了一个低矮的长方形坡顶结构,紧贴着背后的岩壁。这样不仅节省材料,结构更稳定,而且坡顶能有效导流雨水,紧贴岩壁则能借助天然屏障,减少一面的防御压力。

“榫卯结构来不及做,但我们有藤蔓。”韦小葆亲自示范,将作为主梁的木头与作为立柱的木头交叉放置,然后用浸过水(增加韧性)的粗壮藤蔓以特定的捆扎方式(借鉴了后世野外生存和工程捆绑技巧)紧紧固定。他打的绳结复杂而牢固,让擅长攀爬、自诩捆绑好手的多隆都看得啧啧称奇。

第三步:覆盖与遮蔽。

框架搭建完毕,接下来是覆盖。队员们将带来的帆布和油布小心地覆盖在框架上,作为主要的防水层。韦小葆特别强调,帆布的覆盖要形成一定的坡度,并且边缘要超出框架,确保雨水能顺利流到排水沟里,而不是渗入营地内部。

在帆布之上,他们又层层叠叠地铺上了收集来的芭蕉叶和其他宽大树叶,形成天然的伪装层和隔热层。从外部看,整个营地与周围的环境几乎融为一体,极难分辨。

第四步:内部优化与细节。

营地的“墙壁”也用类似的方法,用细木棍编成栅格,然后覆盖上树叶和藤蔓,既保证了通风,又提供了遮蔽和伪装。

韦小葆甚至在营地内部用削平的竹片铺设了“地板”,与潮湿的地面隔开,减少湿气和虫蚁的侵扰。他还用竹子做了几个简易的“床铺”,离地半尺高,同样是防潮防虫的措施。

“通风也很重要。”韦小葆在营地两侧(避开主要风向)设计了可调节的通风口,用树叶和木棍做成活门,需要时可以打开透气,必要时可以关闭保温或隐藏火光。

最后,他在营地周围布置了简易的预警装置——用细藤蔓连接着一些悬挂的空竹筒或小铃铛(来自队员的随身物品),一旦有生物触动藤蔓,就会发出声响报警。

当整个营地完工时,天色已近黄昏。队员们站在这个由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家”面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哪里是简陋的临时窝棚?这分明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隐蔽性极强的野外堡垒!它拥有坚固的框架、可靠的防水、良好的排水、通风的室内、干燥的“床铺”、甚至还有预警系统!这完全超越了他们对“野外宿营”的所有认知。

多隆钻进营地内部,感受着竹片地板的干爽,看着头顶严实的遮蔽,忍不住叹道:“我的乖乖……这比老子在京郊的庄子住得还舒服!兄弟,你这脑子到底是咋长的?”

韦小葆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这个凝聚了工程学、材料学和环境适应性的作品,满意地点点头:“这只是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一个稳固的基地,能让我们保存体力,减少非战斗减员,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科学的思维,不仅让他们找到了水,更在这片原始的丛林中,凭空建造起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生存实验的第一步,取得了圆满成功。接下来,他们需要解决另一个关键问题——食物。而韦小葆,早已将目光投向了营地周围丰富的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