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宁公主沉迷于“澄瑞斋”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韦小葆的后院中漾开了圈圈涟漪。起初,苏荃、双儿、阿珂等人,对此多是抱着观望、甚至些许戒备的态度。毕竟,建宁公主以往的“斑斑劣迹”和那刁蛮难缠的性子,早已深入人心。她们私下里没少担忧,这位金枝玉叶的公主殿下,会不会又在搞什么新的、更折腾人的名堂,甚至担心韦小葆是否能驾驭得住。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预想中的鸡飞狗跳并未出现。建宁公主不再有事没事就往韦小葆的书房或她们姐妹的院子里钻,也不再变着法地挑刺寻衅。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那座被高墙围起来的“澄瑞斋”里。偶尔在府中遇见,她也总是行色匆匆,裙角或许还沾着点不明的粉末痕迹,指尖带着些微矿物的气息,眼神晶亮,嘴里有时还会念念有词地嘀咕着“为何铜绿遇酸则碧”、“硝石凝水之速竟快于盐”之类让人半懂不懂的话。

这种变化太过显着,以至于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

这一日,春光明媚,苏荃邀了双儿、阿珂等几位姐妹在花园凉亭中小聚,品茶闲话。话题自然而然地便转到了建宁身上。

“说起来,可是有好些日子没见建宁妹妹来寻咱们‘顽笑’了。”苏荃抿了一口香茗,语气带着几分探究,她身为大姐,对后院动向自是格外留意,“整日待在那‘澄瑞斋’里,也不知在做些什么。”

双儿性情温婉,接口道:“我前两日去给相公送点心,路过澄瑞斋,隔着院墙仿佛闻到些……奇异的味道,似香非香,似焦非焦。还听见建宁公主在里面拍手笑,说什么‘成了!成了!’,听着倒是开心的紧。”

阿珂撇撇嘴,她性子清冷,对建宁向来没什么好感:“她能做什么好事?别是把好好的院子给点着了,或是又弄出什么折磨人的新花样吧?”

众女正议论间,却见建宁公主竟难得地主动朝凉亭这边走了过来。她今日穿着一身便于活动的藕荷色窄袖常服,头发简单地绾了个髻,未戴多少钗环,脸上带着一种她们从未见过的、混合着兴奋与分享欲的光彩。

“姐姐们都在呢!”建宁脚步轻快,声音也比往日清亮了许多,“正好!我新得了个好玩的东西,给你们瞧瞧!”

她献宝似的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密封的琉璃瓶。瓶中盛着大半瓶清澈无色的液体,液体中悬浮着几颗指甲盖大小、形态不规则、却晶莹剔透的紫色晶体,在阳光下折射出瑰丽的光芒。

“这是什么?紫色的冰块?”阿珂好奇地看了一眼。

“才不是冰块呢!”建宁得意地扬起下巴,将琉璃瓶放在石桌上,“这是‘结晶’!是我用那‘紫矿’(指代含锰或钴的盐)的溶液,慢慢蒸发水分,‘养’出来的!好看吧?”

众女都围拢过来,仔细观看。那紫色晶体确实漂亮,天然雕琢,光华内蕴。

苏荃拿起瓶子,对着光细看,赞道:“果然精巧,浑然天成,比宫里匠人打磨的紫水晶另有一番趣味。妹妹如今竟能‘养’出这等物事了?”

“这不算什么!”建宁受到鼓励,谈兴更浓,“韦小葆说,只要找到合适的‘元质’,控制好温度和蒸发速度,还能养出其他颜色和形状的晶体呢!方的、长的、针一样的……都可!”她兴致勃勃地比划着,“还有还有,前几日我还学会了让清水瞬间结冰!”

“瞬间结冰?”双儿惊讶地掩住小口,“这如何可能?”

“就是用硝石啊!”建宁解释道,虽然她对其原理一知半解,但操作步骤却记得清楚,“取一盆清水,再将一小罐水放在大盆里,往大盆里加入多多的硝石,不停搅拌,不多时,那小罐里的水,就自己结成冰了!可神奇了!”她描述得眉飞色舞,全然没了平日的骄横,倒像个急于向同伴炫耀新发现的小女孩。

众女见她这般情态,心中的戒备和疑虑不由消散了大半。她们虽然听不懂什么“元质”、“硝石吸热”的道理,但建宁眼中那纯粹的热情和成就感是做不得假的。这种专注于某一事物、并从中获得快乐的状态,是她们以往在建宁身上从未见过的。

苏荃心中一动,微笑道:“妹妹这‘格物之学’,倒真是有趣得紧。既能陶冶性情,又能见识天地造化之妙。不知我等姐妹,可否有幸去你那‘澄瑞斋’开开眼界?”

建宁正愁无人分享她的“丰功伟绩”,闻言大喜:“好啊!姐姐们随时来!我给你们看我的‘七彩火焰’,还有能自己转起来的‘走马灯’(可能是利用热气流驱动的简易装置),还有……”

于是,隔日,以苏荃为首,韦小葆的几位夫人便应邀拜访了“澄瑞斋”。建宁如同最热情的主人,带着她们参观她的实验室,如数家珍地介绍各种器皿和材料的用途,甚至还小心翼翼地演示了几个安全又视觉效果极佳的小实验:酸碱变色、制作简单的肥皂泡液(并解释了水面张力)、用凸透镜聚焦阳光点燃纸片……

看着清澈的水滴入不同“药水”后变幻出红蓝色彩,看着阳光下纸片冒起青烟,看着建宁在一旁认真地讲解(尽管很多术语她们听不懂),苏荃等人彻底相信,建宁是真的找到了让她全心投入的、积极而健康的爱好。

参观完毕,建宁甚至拿出自己第一次成功“养”出的、不算太完美的一小盒白色(可能是明矾)晶体,分送给各位姐姐做纪念。这份笨拙却真诚的礼物,让众女心中最后一点隔阂也冰消雪融。

自此之后,韦小葆的后院氛围,出现了一种意料之外的和谐。建宁不再是被孤立和戒备的“麻烦精”,而是成了一个有着独特爱好、并能带来新奇见闻的“特殊成员”。她偶尔会带着她的新发现或新问题,主动去找苏荃等人讨论(虽然大多时候是她在说,别人在听),姐妹们之间的关系,反而因此拉近了不少。

苏荃有时会帮着协调内务府,为建宁寻找一些稀有的材料;双儿会贴心地在建宁实验忘记饭点时,派人送去可口点心;连阿珂,有时也会对建宁鼓捣出的某些漂亮晶体或变色戏法,流露出些许真实的赞叹。

韦小葆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颇感欣慰。他成功地化解了后院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并将建宁那危险的破坏性能量,转化为了联结众人的、带有创造性的新奇纽带。一场潜在的危机,竟意外地促成了家庭关系的稳固与和谐,这或许便是理性引导与顺势而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