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线索如散落的珍珠,已被一一拾起;时间线如串联的金丝,已将事件轮廓勾勒清晰。此刻,在韦小葆下榻的客栈房间内,所有核心成员齐聚,气氛凝重而专注。桌面上摊开着地图、证物记录、时间线图表,宛如一个微型的作战指挥室。

韦小葆站在桌前,目光扫过李力世、张康年、风际中以及负责记录的双儿,他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与冷静。

“诸位,经过数日的调查取证与分析,我们掌握了以下关键事实。”他声音平稳,如同在实验室宣读数据:

“一、一伙约二十五至三十人的队伍,伪装成青海塔尔寺喇嘛,于四天前傍晚抵达清凉寺。

二、他们与寺内高层在方丈禅房会面后,迅速发生激烈争执,争执焦点涉及寺方坚决拒绝的某项要求,且对方曾试图强行前往藏经阁方向。

三、争执升级,双方移至后山门外,发生短暂肢体冲突,我方已获取冲突现场的足迹、织物纤维等物证。

四、冲突后,寺方立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封闭寺院,直至我们到来,紧张氛围仍未解除。

五、那伙假喇嘛在冲突后并未大张旗鼓离开,行踪成谜。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目的性极强。

六、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康熙陛下密旨,命我寻访‘德行高深之大德’,安抚太后。而五台山最大的隐秘,便是前顺治帝在此出家。”

他顿了顿,让最后一条信息在众人心中沉淀。然后,他拿起炭笔,在空白处写下了两个大字:行痴。

“综合所有信息,排除其他干扰项,我现在提出本案的核心假说——”韦小葆的目光锐利如刀,一字一句道:

“这伙假喇嘛,其真实身份是某一敌对势力派遣的精干力量。他们假借论道之名,实为潜入五台山,目标直指在清凉寺(或与之关系密切)隐居修行的前顺治帝——行痴大师!其目的,极可能是绑架,以此要挟朝廷,或在极端情况下,进行刺杀,制造混乱。”

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燃烧的细微噼啪声。这个假说太大胆,太惊人,直接指向了帝国最核心的隐秘和安危。

张康年倒吸一口凉气:“绑……绑架先帝?!”李力世和风际中对视一眼,眼中也充满了震惊,但随即转化为深深的忧虑和警惕。他们明白,如果这个假说成立,那么事态的严重性已远超江湖恩怨。

“我知道这个假说听起来骇人听闻,”韦小葆平静地继续说道,“但请看我如何用现有证据支撑这一假说,并解释所有异常现象。”

他走到地图前,开始逻辑推演:

“第一,动机。 顺治帝身份特殊,虽已出家,但其象征意义和对当今圣上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掌控他,便掌握了一个对付清廷的绝佳筹码。或有势力不愿见其安稳修行,欲除之而后快。此动机成立。

第二,目标锁定。 清凉寺并非五台山最宏伟的寺院,为何假喇嘛直奔此地?为何寺方反应如此激烈,甚至不惜拒绝钦差?正是因为寺内隐藏着不能有失的重要人物——行痴大师。藏经阁方向的冲突,可能是试探,也可能是声东击西,或者行痴的静修之处就在那个方向。

第三,伪装与行踪。 假喇嘛伪装成宗教人士,便于在佛教圣地活动,规避官方盘查。冲突后并未远遁,而是潜伏起来,说明任务尚未完成,他们在等待时机,或策划二次行动。

第四,时间巧合。 我们奉旨前来寻访‘高僧’,假喇嘛几乎同时出现,这绝非偶然。很可能我们的行动,促使了对方提前或加速了行动计划。

第五,物证指向。 特殊的靴印、仿制的僧袍羊毛料,都指向这伙人并非寻常江湖匪类,而是有组织、有预谋、具备一定后勤支持的力量,符合执行此类重大政治任务的特征。”

他环视众人:“此假说,可以完美解释我们观察到的所有异常:清凉寺的过度戒备、假喇嘛的诡异行径、冲突的性质、以及所有时间线上的巧合。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可以推翻此假说的决定性证据。”

“爵爷\/香主,若假说成立,我们该如何应对?”张康年和李力世几乎同时发问,语气急切。

“验证,并行动。”韦小葆斩钉截铁,“假说需要最终证实,但局势紧迫,我们不能坐等。验证与行动必须同步进行。”

他快速布置任务:

“验证部分: 李力世,加派人手,扩大搜索范围,重点寻找那伙假喇嘛的藏身之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找到他们,就能直接证实其存在和意图。同时,设法从其他渠道,侧面核实清凉寺内是否真有一位名为‘行痴’、身份特殊的高僧。

张康年,你持我钦差手令,以最高警戒级别,秘密通知阜平县乃至太原府的绿营驻军,要他们挑选绝对可靠的精锐,化整为零,向五台山区域靠拢,随时听候调遣,以备不测。但绝不能打草惊蛇。

风际中,你负责监控清凉寺所有出入口,记录任何异常的人员进出,尤其是夜间。”

“那……我们是否直接与清凉寺方丈挑明?”张康年问道。

“暂时不行。”韦小葆摇头,“我们尚无百分百证据,贸然挑明,若寺方出于保护顺治帝的目的而否认,或因此采取更极端的封闭措施,反而会让我们陷入被动,也可能逼狗跳墙。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不过,可以进行一次试探性的接触。明日,我以钦差身份,正式递帖求见清凉寺方丈,言明奉旨寻访高僧,关乎太后凤体安康,态度谦恭但立场坚定。观察他的反应,特别是当我提及‘德行高深、能安抚心神之大德’时,他的微表情和应对,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最后的验证。”

众人领命,纷纷行动起来。房间内只剩下韦小葆和双儿。

“韦爷,如果……如果真是那样,我们能救出行痴大师吗?”双儿轻声问道,眼中满是担忧。

韦小葆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以及月光下清凉寺模糊而静谧的轮廓,仿佛那平静之下正暗流汹涌。

“假说已经提出,证据链正在收拢。”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接下来,就是根据这个最可能的剧本,推演对手的行动,然后……守株待兔,或者,主动出击。我们必须成功。”

理性的假说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残酷的验证与博弈,即将在这佛光笼罩的五台山上,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