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132章 磷火的化学本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院落中残留的诡异气味尚未完全散去,黎明的微光刚刚驱散最深沉的夜色。韦小葆与张玉麟等人简单处理了扑灭磷火的痕迹,正准备稍作休整,分析下一步动向,院门却“吱呀”一声被从外面推开。

依旧是苏荃。

她独自一人,并未带随从,缓步走入庭院。晨光熹微中,她宫装迤逦,面容清冷,目光先是扫过地上些许未曾清理干净的石灰水渍,以及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特殊的气味,最终定格在神色平静的韦小葆身上。

“韦老板,”苏荃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昨夜我这岛上不太平静,有些‘不干净’的东西惊扰了贵客,真是招待不周。”

她话语中的试探意味明显,将磷火事件轻描淡写地归为“不干净的东西”,既维持了神龙教的神秘基调,又将问题抛回给韦小葆,看他如何回应。

韦小葆心中了然,知道这是第二次交锋的延续,是苏荃亲自下场,试图在言语和气势上找回场子。他微微一笑,拱手道:“苏夫人言重了。些许‘小把戏’,还谈不上惊扰。只是贵教这迎接客人的方式,颇为……别致。”

他将“小把戏”三字咬得略重,毫不掩饰其中的揶揄。

苏荃凤目微眯,闪过一丝寒意:“韦老板似乎对昨夜之事,颇为了解?莫非在中原,也常常见到此等‘异象’?”她刻意用了“异象”一词,继续维持着超自然的语境。

韦小葆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种科普者般的耐心:“非也非也。此非异象,乃是自然之理。夫人可知,这世间万物,皆有其性,循其理?昨夜那幽蓝火光,看似鬼魅,实则不过是一种名为‘磷’的物质,在空气中自行燃烧所致。”

“磷?”苏荃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字眼,眉头微蹙。她虽精于教中各种“法术”的操作,但对背后的原理,洪安通向来讳莫如深,只以“神授”、“仙法”笼统概括。

“正是。”韦小葆点头,开始了他习惯性的“科学宣讲”,“这磷嘛,常存在于腐朽的骨骼、或是某些特定的矿石之中。其性活泼,暴露于空气中,稍遇温热,便能自行点燃,发出那种阴冷的蓝绿色火焰,民间无知,便称之为‘鬼火’、‘磷火’。”

他顿了顿,观察着苏荃的反应,见她虽面色不变,眼神却专注了几分,便继续道:“至于它为何能‘追人’?那就更简单了。人在行走时,会带动身边的气流。这磷火极轻,随风而动,人走则气动,气动则火随,看起来便像是鬼火在追逐活人。其实,它追的不是人,而是人走动时产生的那一丝微风罢了。”

为了让解释更具说服力,韦小葆示意张玉麟将昨晚用过的那碗石灰水残渣和那块扑灭磷火的焦黑布块拿过来。

“夫人请看,”他指着布块上的焦痕和碗中的浑浊液体,“磷火看似诡异,实则弱点明显。它怕水,更怕碱性之物。这石灰水便是碱性,能有效中和其活性,更能以湿布包裹,隔绝空气,使其瞬间熄灭。此乃其化学性质使然,与神通鬼怪,毫无干系。”

他目光坦然地看向苏荃:“若贵教还有库存此物,不妨再取些来,在下可当场演示,让夫人与诸位教友,亲眼见证这‘鬼火’是如何在简单的石灰水面前,化为乌有的。”

韦小葆的声音清晰而平和,在这清晨的院落中回荡。他不仅解释了现象,更指出了原理、弱点和验证方法,将整个过程彻底“祛魅”,还原为一个可以理解、可以重复、可以破解的自然现象。

院落内外,一些奉命监视、此刻也竖着耳朵偷听的教众,脸上露出了恍然、困惑、乃至动摇的神色。他们中许多人曾亲眼见过或听说过“鬼火追人”的恐怖,并将其视为洪教主无上法力的证明。如今,这层恐惧的面纱被韦小葆用如此直白、如此有理有据的方式揭开,那种根植于未知的敬畏,顿时如同遇到阳光的冰雪,开始悄然消融。

苏荃沉默了。

她聪慧绝伦,韦小葆的解释逻辑清晰,证据直观,与她所知的一些现象隐隐吻合(比如磷确实需要从特定物质中提取,且保管需极为小心)。她无法从道理上反驳,内心深处甚至被这种直指本质的认知方式所触动。这与洪安通那套云山雾罩、强调盲目信仰的说辞,截然不同。

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她心中激荡。但她身份特殊,不能轻易表露。

良久,苏荃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维持着平静,却少了几分之前的笃定:“韦老板……见识广博,言辞犀利。不过,圣教神通,渊深似海,岂是区区一两种现象所能涵盖?”

这话听起来像是维护教派尊严,实则已透露出底气不足。

韦小葆见好就收,也不穷追猛打,只是淡然一笑:“夫人说的是。世间奇妙之事甚多,正需我等以开放之心,不断探索其理。固步自封,将不解之事皆归于神怪,非是求知之道。”

苏荃深深地看了韦小葆一眼,那目光复杂难明,包含了探究、警惕,以及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好奇。她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衣裙曳地,无声地离开了院落。

第二次交锋,在韦小葆对“磷火化学本质”的清晰阐释中,再次以神龙教的退让告终。科学的利剑,不仅劈开了幻象,更开始撼动某些坚固的思想壁垒。苏荃心中的疑窦,已然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