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172章 长生不老的数学驳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长生不老的数学驳斥

洪安通周身杀意如同实质的冰风暴,锁定着韦小葆,化骨绵掌的阴寒内力在掌心凝聚,引而不发,显然在寻找一击必杀的角度。然而,韦小葆那匪夷所思的化解手段和始终如一的从容,让他投鼠忌器,不敢再轻易发动。

见洪安通暂时按捺住立刻动手的冲动,韦小葆心知,必须在武力对决彻底爆发前,将“真理之辩”进行到底,彻底瓦解神龙教的精神支柱。他朗声开口,声音再次通过隐藏的扩音装置清晰地传遍全场,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一触即发的武力对抗,重新拉回了思想的战场。

“洪教主,你武功盖世,或许自觉已非凡人。我听闻,你常对教众宣扬,自己得窥长生之门,乃至有不老之说?”韦小葆的语气带着一丝探究,仿佛在讨论一个有趣的学术问题,而非生死仇敌的吹嘘。

洪安通眼神一厉,虽未回答,但那自负而阴冷的神情已然默认。长生不老,正是他用来蛊惑人心、神化自身的重要砝码之一。

韦小葆微微一笑,那笑容在肃杀的广场上显得格外刺眼。“长生不老?很有趣的命题。那么,我们不妨用这世间最公平、最不会骗人的尺子——数学,来量一量这‘长生’的可能性。”

他此言一出,不仅洪安通面露不屑,连许多教众都觉得莫名其妙。数学?算账计数的东西,跟教主的神通有什么关系?

韦小葆不理会众人的疑惑,自顾自地开始演算。他没有纸笔,却随手从地上捡起几颗石子,又让身边一名看呆了的教众递过来一个用来计算供奉物品的旧算盘。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概率说起。”韦小葆将一颗石子抛起,接住,“假设一个人,平安活过一年的概率,我们乐观估计,算它九成九,即百分之九十九。”他又抛起一颗石子,“那么,他连续两年都平安无事的概率,就是 99% 乘以 99%,大约是 98.01%。”

他手指飞快地在算盘上拨动,发出清脆的响声,口中语速平稳:“三年,就是 99% 的三次方,约 97.03%……十年之后,这个概率会下降到约 90.44%。这意味着,即便每年遭遇致命风险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十年累积下来,也有近一成的可能遭遇不测。”

他抬起眼,看向洪安通和众人:“而这,还仅仅只考虑了外部的意外风险,尚未计算人体自身的内在衰变。”

“人体,非金非石,乃是由无数微不可见的‘细胞’构成。”韦小葆开始引入生物学概念,并用众人能理解的方式比喻,“这些细胞,如同建造屋舍的砖瓦,有其寿命极限。它们会生长,也会衰老、死亡,需要不断分裂出新的细胞来替代。然而,这种分裂并非无限!”

他拿起两颗大小不同的石子:“设想一个细胞,它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如此倍增。若真能无限分裂下去,不出数月,一个人便会庞大如山岳,这显然不可能。因此,必然存在一个极限,制约着细胞分裂的次数。我们姑且称这个极限为‘海弗利克极限’。”(他隐去了名字,只用了概念)

“每一个物种,其细胞分裂的极限次数大致是固定的。这意味着,构成我们身体的‘砖瓦’,其使用寿命天生就有定数!磨损、衰老,是刻在生命最底层的规律,如同日月交替,潮汐涨落,不可逆转!”

他再次拨动算盘,这次计算的是基于假设细胞分裂周期和极限次数的理论最大寿命。“即便排除一切外部风险,只考虑这内在的‘砖瓦’更替极限,一个人的理论寿命,也绝难超过……一百五十岁之数。而这,已是极其理想、绝无可能达到的极限值!”

算盘珠子定格,韦小葆的声音斩钉截铁:“洪教主,你自称长生,敢问今年高寿?若已过百岁,身体可曾有一丝衰败迹象?内力精深或可延缓表象,但能逆转你体内那亿万‘细胞’既定的衰亡进程吗?你这‘长生’,是已然超越了这天地赋予生命的铁律,还是……仅仅是你自欺欺人的幻梦?”

他目光如炬,直视洪安通:“数学不会说谎,概率分布和细胞分裂的极限就摆在这里。你所谓的‘长生不老’,其发生的概率,比这漫天阳光突然消失、海水瞬间枯竭还要渺茫亿万倍!你用它来蛊惑人心,建立权威,不过是构建在沙土之上的楼阁,根本经不起任何理性的推敲!”

这一番结合了概率论和简化版细胞生物学(海弗利克极限)的驳斥,如同无形的惊雷,在广场上每一位神龙教众的脑海中炸响!

那些原本对洪安通长生之说深信不疑的底层教众,脸上露出了彻底的茫然和动摇。算盘珠子不会骗人,那简单的乘法,那关于“细胞砖瓦”寿命的比喻,是如此直观而残酷地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与他们自幼被灌输的“教主乃神明,长生不死”的信念,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白龙使无根道人眼神闪烁,他本就精明,善于计算利害,此刻听着韦小葆的演算,再回想洪安通近年来虽然功力更深,但鬓角偶见霜色、眼神愈发阴鸷等细微变化,心中那杆秤已经开始倾斜。

青龙使许雪亭虽然不太懂算数,但“砖瓦有寿命”这个朴素的道理他听懂了,联想到自己练武多年深知身体暗伤积累之苦,对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苏荃更是心潮澎湃。她读过韦小葆关于星辰引力的信,此刻再听这关于生命极限的数学与生物学分析,只觉得眼前仿佛又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门后是一个由严谨规律构成的世界,远比洪安通那套充满不确定性、依赖个人崇拜的神秘学说,更令人信服,也更……吸引人。

洪安通脸色铁青,他完全听不懂什么概率、细胞、海弗利克极限,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教众的信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崩塌!对方用的不是武功,不是毒药,而是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反驳的“道理”!这种无力感,比刀剑加身更让他愤怒和恐惧!

“妖言惑众!全是妖言!”洪安通只能徒劳地嘶吼,试图用音量压下那蔓延的理性思潮,“本座神通,岂是尔等凡夫俗子所能揣度!”

然而,他的咆哮在韦小葆那缜密如铁律的数学论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长生不老的神话,在概率和生物极限的双重拷问下,已然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真理之辩的第一回合,韦小葆用科学的尺规,成功地丈量并撼动了洪安通统治基石的第一块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