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的天......这比栖云山脚下还夸张。”

叶清瑶看着车窗外,忍不住咂舌。

陈婉清微微蹙眉,她不喜这般嘈杂。

苏婉则是小心翼翼地看着林默的脸色。

兰瑶倒是很兴奋,扒着车窗,对什么都好奇。

林父林母看着这完全陌生的家乡,神情复杂,既有些骄傲,更多的却是物是人非的茫然和一丝不适。

王磊小伙子兴奋地背上包,对林默喊道:“凡哥!我先去逛逛了!记得签名的事啊!”

说完,他便一头扎进了汹涌的人潮中。

林默一行人好不容易才挤下车,如同水滴汇入大海,瞬间被嘈杂包围。

他们按照记忆中的方向,朝着林家老宅走去。

越靠近老宅所在的区域,人流越是密集。

街道两旁的商铺也越发“专业化”,卖的都是和林默“相关”的纪念品,印着他模糊侧脸或雷火法相概念图的t恤、折扇、玉佩等等,叫卖声不绝于耳。

然而,当走到距离老宅还有一条街的时候,他们却被一道临时设置的隔离栏和几个穿着统一保安制服的人拦住了去路。

旁边立着一块醒目的告示牌:

“林默先生故居核心游览区”

“前方验票,请自觉排队,票价:188元\/人”

“文明参观,请勿喧哗,禁止拍照(指定区域除外)”

隔离栏后面,是黑压压排队等待进入的游客队伍,蜿蜒曲折,看不到头。

林默的神识如水银泻地般悄然蔓延开去,瞬间覆盖了老宅周边所有街道。

他“看”到,所有能够通向他家那栋老房子的路径,全都被类似的隔离栏封死,都有穿着同样制服的人在收取高昂的门票!

他的家,他出生、长大的地方,承载着父母大半生记忆的宅院,如今竟然变成了一个需要买票才能进入的......旅游景点?!

饶是林默道心坚定,此刻脸色也不由得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倒要看看,是谁如此胆大包天,敢拿他的家来做这等生意!

林建国和老伴也看到了那告示牌和排队的人群,老两口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之极,林母更是气得手都有些发抖:“这......这成何体统!回自己家还要买票?这是谁干的?!”

叶清瑶、陈婉清等人也是面面相觑,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

兰瑶扯了扯林默的衣袖,天真地问:“师尊,我们家......要买票才能进去吗?”

看着那“票价188元”的告示牌和长长的队伍,林建国气得脸色发白,林母更是直接上前理论:“这是我们的家!我们回自己家,凭什么要买票?”

守在入口的保安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斜睨了一眼穿着朴素的林母,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大妈,规矩就是规矩!想进去就得买票,管你是谁家?这可是林默先生的故居,是你们想进就进的?”

“你......”林母被噎得说不出话。

叶清瑶眉头一竖,就要上前,却被林默轻轻拦住。

林默脸上非但没有怒意,反而浮现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仿佛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他对着父母和身后跃跃欲试的众人微微摇头,轻声道:“既然人家定了规矩,那我们......就按规矩来。”

“默哥哥?”叶清瑶不解。

陈婉清也面露疑惑,但看到师尊那平静中带着一丝深意的眼神,便按下了出手的冲动。

“走吧,我们去排队。”

林默说着,真的就带着一行人走到了队伍的最末端。

这一幕,让熟知他身份和力量的叶清瑶、陈婉清等人感到一种极致的荒诞感。

弑神灭佛、压服一国的存在,此刻竟然要排队买票回自己家?

排队的过程无疑是漫长而嘈杂的。

周围的游客兴奋地讨论着“林神仙”的种种传说,与身边这位正主形成鲜明对比。

兰瑶好奇地东张西望,周晓雯则安静地观察着这世俗百态。

终于轮到他们,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几位?188一位。”

林默看向叶清瑶,叶清瑶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忙从自己的名牌小包里翻找现金——她平时哪里会用现金?

好不容易凑了一千多块,递了进去。

拿着那几张薄薄的门票,穿过检票口,一行人正式踏入了被改造为核心的“林家故居游览区”。

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他们啼笑皆非。

他们记忆中的家,被精心“包装”过。院子里的石磨被玻璃罩罩住,旁边牌子写着“林默先生幼时推磨练力之处”;他小时候睡过的旧木床被围起来,标注“林默先生悟道之榻”;甚至连墙角那棵歪脖子树,都成了“林默先生童年习武之伴”。

更有导游领着旅行团,用扩音器大声讲述着编造的故事:“大家请看,林默先生三岁便能举起此石锁,七岁便在此树下感悟天地灵气......”

“师尊,你三岁真的能举那么重的石锁吗?”

兰瑶扯着林默的衣袖,天真无邪地问。

叶清瑶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赶紧捂住嘴。

陈婉清也是嘴角抽搐,强忍笑意。

苏婉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

林默无奈地摇了摇头,这种置身事外,看着“另一个自己”被神话、被消费的感觉,新奇而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

他仿佛一个旁观者,在参观一场关于自己的盛大闹剧。

然而,当他走到老宅后院,看到那棵母亲当年亲手种下、如今已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时,脸上的戏谑渐渐收敛。

这棵树不在“景点”规划内,反而保留了最初的样貌。

也正在这时,后院一扇小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人探出头,疑惑地看着这群陌生的“游客”。

当他浑浊的目光扫过林建国和林默时,猛地定住了。

“建国?你是建国小子?”老人颤巍巍地走上前,又看向林默,不太确定地,“这是......小默?”

“三叔公!”

林建国眼眶一热,连忙上前扶住老人。

这是看着他长大的老邻居,没想到还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