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127章 王振国的到来:大陆的危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王振国的到来:大陆的危机

监控画面刚稳定下来,陈默的目光就锁定了那条异常日志。

\"三号通道...资料可取。\"

电流的杂音还在耳边嗡嗡作响,他没动弹,只是把这句简短的话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沈如月离开后,实验室彻底安静下来,只有主机风扇在低声转动。他坐回控制台前,手指轻敲键盘,调出最近三天的系统登录记录。

三次异常访问,时间都集中在凌晨两点到三点之间,Ip地址频繁跳转,但登录账户都明晃晃地写着:Zhang.Lab.003。

张教授的工号。

陈默轻轻呼出一口气,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他没有立即上报,也没惊动其他人,反而打开一个隐藏程序,在后台悄悄埋了个反向追踪的脚本,顺手把几组虚假的核心参数打包塞进传输协议里,标上\"绝密\"标签,静静等着有人来取。

做完这些,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苏雪办公室。

\"今晚开始,安保轮班加一岗,重点盯着教工楼和主控室通道。\"他说得轻描淡写,\"最近设备老出小毛病,防着点人为误操作。\"

苏雪在电话那头顿了顿:\"是不是查到什么了?\"

\"不算查到,\"他笑了笑,\"就是觉得有人最近走路太轻,像怕踩出声响。\"

挂了电话,他靠在椅背上,摘下眼镜擦拭镜片。窗外天色阴沉,风刮得树枝不停拍打玻璃,像谁在不耐烦地敲门。

与此同时,城东一家不起眼的商务酒店里,王振国正站在窗边抽烟。灰风衣搭在椅背上,他穿着笔挺的白衬衫,袖口扣得一丝不苟。烟灰落在窗台上,他看都没看一眼。

手机响了。

他接起来,声音不高:\"到了。\"

那边沉默了几秒,才传来张教授干涩的声音:\"你真来了?\"

\"不然呢?\"王振国冷笑,\"你以为我在东京听你作学术报告?\"

\"可是...陈默最近很警觉,我上次想调数据,系统自动锁了权限。\"

\"你要是只会找借口,我现在就让《南方日报》头版登你的借贷记录。\"王振国语气平静,却字字扎心,\"你在国外欠的那三十万日元,赌坊老板已经把借据寄到教育局了。\"

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呼吸声。

\"三天。\"王振国掐灭烟,\"我要看到通信卫星的真实传输协议,不是你们发论文用的那种废纸。做得到,你下半辈子去澳洲养老;做不到——\"他顿了顿,\"你就等着在讲台上被请下来吧。\"

通话结束,张教授坐在书桌前,额头冒汗。抽屉拉开一半,里面躺着一个黑色U盘,贴着\"教学备份\"的标签。他盯着它看了很久,终于伸手拿出来,塞进西装内袋。

夜幕降临。

实验室灯火通明,值班人员陆续换岗。陈默没走,泡了杯浓茶,一边翻着电路板测试报告,一边留意系统面板上的实时监控。突然,主灯闪了一下。

接着,全黑。

备用电源启动慢了五秒,期间所有终端断联。等屏幕重新亮起,陈默立刻调取断电瞬间的监控录像。画面卡顿了一下,随即跳出一个登录界面——张教授的账号,正在访问核心数据库。

他嘴角微微一扬。

\"动作还挺快。\"

迅速调出入侵路径分析,发现对方尝试通过内部局域网绕开防火墙,虽然后台自动拦截了大部分请求,但仍有微小的数据包外泄痕迹。他不动声色地启动反向追踪,同时将预先准备的假数据包推入传输通道,伪装成正常上传流程。

然后,他按下加密通讯键,低声说:\"苏雪,教工楼南侧楼梯间有动静,穿灰色夹克的那个,别让他进停车场。\"

\"收到。\"她的声音很快回应,\"我已经在楼顶架好远程摄像头。\"

陈默放下话筒,重新看向主屏。红色警告框弹了出来:

【检测到非常规访问请求】

他没点关闭,反而放大了那个Ip的溯源路径。信号最终指向教工宿舍区的一台老旧台式机,登记人正是张教授。

\"看来是真着急了。\"他自言自语,顺手把刚才那段登录截图保存,命名:\"证据一\"。

几分钟后,苏雪来电:\"他在楼下徘徊,手里拎着公文包,像是在等人。\"

\"没人会去见他。\"陈默喝了口凉茶,\"他是自己给自己壮胆。\"

\"要现在抓吗?\"

\"不急。\"他盯着屏幕,\"等他把东西交出去,我们才能知道,王振国到底藏在哪。\"

话音刚落,系统再次报警——有人试图远程激活实验室的物理存储柜,指令来源仍是张教授的账户。

陈默直接切断了该账户的所有权限,并在后台留下一条伪装指令:\"文件已上传,请查收。\"

几乎同一时间,酒店房间内,王振国的笔记本电脑弹出一封加密邮件。

他点开附件,看到那份标注\"真实协议\"的文档,眉头微皱。翻了几页,忽然冷笑:\"这参数跑不通高频载波,陈默再蠢也不会留这种漏洞。\"

但他没删,反而回复了一个简短代码:\"继续深入,我要确认真假。\"

深夜十一点十七分,张教授走出宿舍楼,脚步匆匆。他穿过校园小道,拐进一处偏僻的报刊亭后巷。等了不到三分钟,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出现,两人交换了一个信封和一只U盘,全程无言。

三百米外的楼顶,苏雪按下录制键:\"目标完成交接。\"

陈默在实验室看着实时传回的画面,轻轻活动了下手腕。

\"鱼饵吃了一半,就看钓竿能不能拉得住。\"

他打开另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存着过去半年所有可疑通讯记录、资金流向图、以及一段从未公开的录音——那是张教授私下联系境外机构的语音片段,时间戳显示为三个月前。

\"差的,只是最后一击。\"

凌晨一点,实验室恢复平静。值班学生打着哈欠去休息室泡面,只剩下陈默一个人坐在主控台前。屏幕上,红色警告仍未消除,反而多了一行新提示:

【外部请求持续中,是否启用诱捕模式?】

他点了\"是\"。

系统开始模拟数据传输,进度条缓缓推进,显示\"已发送:12%\"。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酒店房间里,王振国正盯着电脑屏幕,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陈默啊陈默,\"他低声说,\"你当年死在我手里一次,这次,咱们看看谁能活得更久。\"

他按下回车键,开始下载那份\"真实协议\"。

而就在这一刻,陈默的主控台上,一条新日志跳出:

【境外Ip接入,来源锁定:东城区某商务酒店】

他摘下眼镜,放在桌角,轻声道:

\"来吧,让我看看你们能走多远。\"

他的手指悬停在\"启动全程录证\"按钮上方,指尖离按键只剩半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