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火纷飞,流民四起。

李易相继拿下禹州、许昌、临颖,大军直逼陈州,陈二娃和高行蛟则是破商丘和徐州,下一站是宿迁。

从战略上来看,李易压力最大,其次是陈二娃。

但其实中路最难打。

因为明军水师支援太过于方便,如果不是明军水师忽然携船临阵倒戈,想拿下毫州城也不容易。

毕竟多面对抗明军,对整个大军来说,压力将会非常巨大,甚至有可能出现彼此僵持的局面。

可惜。

明军并不具备为明帝国卖命的决心。

而涡水水系,李平中路大军,停留在毫州位置。

他在等待另外两路大军,只有三路大军同时推进,并且保持相同进度,才能确保战略目的不偏移。

毫州城里,此刻街道上,士兵披坚持锐的行走着,空气中有着淡淡血腥味。

这血腥味飘来的地方,追本溯源,属于城内大户人家的住宅。

“王爷,毫州城东方三十里地出现了一支军队。”一名斥候在街道上找到李平,立刻禀报道。

李平眼睛一眯:“是明军?”

“不是,打着闯字旗。”那斥候回道。

闯字旗?

李平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嘴角翘起一抹笑容。

他猜到是谁了。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李自成和他的闯军,居然跑到了毫州地界。

如此看来,李易的大军已经成功击溃李自成的农民军,不然李自成也不会跑到毫州地界来。

想到这里,李平准备去会一会这位大名鼎鼎的明末风云人物。

………

………

距离毫州城三十里地的一处高山树林里。

李自成和他的残部,颓废的坐在地上。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照在这些残兵败将的身上,破败的盔甲,凌乱的头发,低迷的士气,彰显着战败的事实。

败将们此刻心气全无,有将领坐在石头上崩溃大吼:

“这打的是什么仗啊!这打的是什么仗啊!”

他的声音惊得鸟儿飞天,走兽逃遁,士兵们纷纷低头。

有将领气急败坏的砸掉水壶,别过脑袋,眼里满是不甘心。

而在这些残兵败将之中,一名长相英武不凡的中年汉子,一手握着腰刀刀柄,一只手撑在水桶粗的树干上,神色黯淡,如猛虎的瞳孔,透露着浓郁的挫败感。

而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

“哎!”

他用力一锤树干,手下的垂头丧气,让他心情十分糟糕,他没管手下的抱怨,走向不远处的悬崖边上。

阳光普照,悬崖下的山谷幽暗,李自成看着脚边的巨石,仿佛看见李易的千军万马,他愤怒的一脚将巨石踹下深谷。

伴随着轰隆巨响,空旷的深谷因这一声巨响打破宁静,仿佛是丧钟响起。

李自成张开双手,仰面朝天,阳光照在他粗犷的脸上,双鬓沾着血污,现在他前方是悬崖,后方是自己节节败退的残部,仿佛他已经来到深渊。

看不见光明,看不见未来,看不见出路在何方……

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对他李自成而言,这是奇耻大辱。

当年的明军让他兵败,尚能看见曙光,可面对李易大军,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此刻,他恨不得跳下身前的悬崖,一了百了。

也就在这时。

一声战马嘶鸣唤醒李自成,他这才缓缓睁开眼睛,放下双臂,回头看向树林里陪伴自己南征北战的战马。

原本消弭的气魄,再次熊熊燃烧,如猛虎般眼睛再次射出光芒。

“大哥,”一名留有胡须的大汉,来到李自成身后:“我们,还,还逃吗?”

说话大汉正是李自成麾下第一骁将。

刘宗敏!

李自成回头看向他:

“逃,我们向什么地方逃,那辽王要一统天下,整个黄河以北落于他之手,独留紫禁城,现在十万大军挥师南下,所过之处,百姓夹道欢迎,士绅人头满地。”

“我们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宗敏,如果,我说如果,如果我死了,你就率领残部投降李平,或许兄弟们还有一条活路。”

然而。

刘宗敏却是哑然失笑:

“大哥,我自从追随你起义那一天起,就没想过日后会投降敌人,我是铁匠出身,骨头都是铁打的,你莫要劝我去投降,我只会选择战死沙场。”

听到这话,李自成忽然哈哈大笑:“有你这番话,我算是知足了,虽然没能让你成为王侯将相,但你我兄弟共同赴死,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刘宗敏同样哈哈大笑,两人此刻站在悬崖边上,嘲笑历史周期律的无能,嘲笑世间的一切。

阳光普照在两人身上,他们的笑声响彻云霄,树林里的闯军残部,纷纷站起身来,望向悬崖边上大笑的两人。

他们在心中默念:

闯王大人,您一定不要倒下啊!

总哨刘爷,再带兄弟们冲一次吧!

在农民军眼里,朝廷的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等所谓历史名将,屠刀从来就是砍向他们,帮助地主豪强,不断欺压他们,剥削他们。

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在助纣为虐,暴明必须亡,朱家必须死。

这是底层百姓最纯朴的认知,也代表着农民起义的绝对正义性。

这一刻,闯王残部似乎又燃起斗志,地面的士气,也莫名随着笑声高昂起来,甚至不少将领跟着大笑。

就在这时。

一名斥候慌慌张张的穿过人群,来到悬崖边上,对着闯王李自成禀报道:“报,辽王派人传来口信,说想见一见大人您。”

李自成和刘宗敏相视一眼,随后李自成问道:“李平可携带大军过来?”

那斥候摇头:“不曾,只有二千骑兵跟随。”

听到这话,李自成和刘宗敏同时暗自长松一口气,悬着的心,这才缓缓放下。

“可还有其它话?”刘宗敏问道。

那斥候回道:“没有了。”

刘宗敏摆了摆手:“下去吧!”

在斥候退下后,刘宗敏看向李自成:

“大哥,李平在玩什么鬼把戏,我们是见?还是不见?”

李自成眉头一挑:“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