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明末:从辽东开始,打造盛世帝国 > 第376章 封爵,未来是你们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6章 封爵,未来是你们的

大帐内。

李平坐在火盆旁,独自一人。

他此刻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给开国功臣封爵位,每一个人按照功劳大小,封对应的爵位。

“李胜封秦王,无可厚非,李易可以给个魏王,一路走来劳苦功高,又是自己堂弟,封王爵可行,李忠和李乐成就晋王和韩王,王爵就这四人。”

李平在纸上写下了开国四王对应的名字之后,拿起看了看,然后轻轻放在一旁的凳子上。

随后又拿起一张新纸,低头继续书写起来。

郑国公陈二娃,曹国公李长云,卫国公李越明,宋国公李长青,信国公封常德,英国公高行蛟。

写到这里,李平停了下来,拿起纸张看了看,见没什么问题之后,便轻轻将纸张放在凳子上。

紧接着,拿来纸张继续书写。

接下来便是相对应的侯爵,有陈大娃、赵路川、李定国、李自成、刘宗敏、张献忠等十八人。

封赏没有特意压一压,全是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封爵。

“差不多了,四王六公爵。”李平将纸张收入衣兜。

在开国大典之前,他要将这消息公布出去,毕竟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自己造反,不就是为了这一刻的人生高光吗?

“明天就是开国大典,我将走进这象征皇权的紫禁城里,它会像牢笼一样束缚着我吗?我会变成孤家寡人吗?我会像历史上那些开国皇帝一样吗?”

“或许会,或许不会,但现在的我早已是身不由己,骑虎难下。”

李平此刻站在营帐外,负手而立,望着远处巍峨古朴的紫禁城,一时间竟是心中思绪万千,有迷茫,有恐惧……

毕竟,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思想逻辑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就在这时。

李乐成走了过来:“二哥,开国大典所需的一切已经准备就绪,紫禁城也已经打扫干净,不少百姓自发前来,场面还挺热闹,你给军中将领放假,他们现在都去紫禁城里逛街游玩去了。”

李平笑了笑:“大家也该放松放松心情,虽然关外的皇太极还没死,但是已经翻不起浪来。”

说着,他话锋一转,问道:“你认为国号叫大唐可不可行,毕竟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大唐。”

“这个……”李乐成略显迟疑:“我个人感觉没有问题,叫大唐挺好,至少那时候的大唐强盛,所有人都得俯首称臣,二哥,你也想重现它的荣光吧!”

李平点了点头:“我有这个想法,那就定为大唐,走,我们也去紫禁城里逛一逛,看看现在是什么情况。”

说完,他迈步朝军营外走去。

………

去往紫禁城的路上,不少百姓欢声笑语的走着,三三两两结伴,有牛车、马车……热闹非凡。

“爹,朱皇帝真死了?”一个六七岁的孩童对着赶牛车的汉子问道。

那汉子笑了笑:“死了,听说是吊死的。”

那孩童面露坚毅,死死攥紧自己拳头。

“死的好,学堂里的老师说,朱皇帝只会欺负老百姓,我长大了就去参军,老师说,谁欺负我们,我们就拿起武器打谁,老实说这叫民主,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民主,嘿嘿,但老师肯定不会错。”

那汉子哈哈大笑:“你们幸福啊,读书识字不要钱,辽王果然是老天爷派来拯救我们的,你长大了,一定要去追随辽王,哦,不对,马上辽王就是皇帝了。”

“爹,我记住了。”那孩童认真点头:“老师说过,没有辽王,我们站不起来,那些地主豪强只会欺负我们,我会长大就去追随辽王,谁反抗辽王,我就…就用武器杀死他。”

“哈哈哈,好孩子。”

那汉子十分欣慰,因为他知道,以前过的是什么样的苦日子。

“老乡,能带我一程吗?”路旁忽然有一个年轻人笑着问道。

那赶牛车的汉子还没说话,那孩童就立刻说道:“爹,老师说要乐于助人,你就带他们一程吧!”

那汉子苦笑道:“两位,上车吧!”

“谢谢!”

那年轻人道一声谢,然后坐上了马车,而上牛车的两个人,正是准备去紫禁城的李平和李乐成。

那孩童此刻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李平,带着警惕,皱着眉头,似乎还有一丝丝敌意,这敌意来得莫名其妙。

李平轻轻一笑:“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警惕我们,我们长得像坏人吗?”

那孩童摇了摇头:“坏人不会说自己是坏人,你们穿得这么好,像老师口中的地主豪强,我只是感觉奇怪,辽王为什么没有将你们杀绝?难道你是漏网之鱼?”

李平哈哈一笑:“看来你在学堂认真读书了,还知道漏网之鱼,不错不错,那你说说辽王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那孩童立刻兴奋起来,眼里流露出崇拜之色,甚至有一丝狂热,他抓住牛车扶手,在颠簸中,用稚嫩却刚劲有力的声音,眉飞色舞道:

“辽王是个英雄,他杀光了欺压在百姓头上的地主豪强,分给老百姓土地,还保证土地不会在被新地主霸占,他让老百姓有饭吃,有地种,有家住,遇见欺压大队会帮老百姓……”

男孩说得滔滔不绝,眼里满是崇拜,仿佛辽王成为了他心目中不可或缺的英雄,是他人生追求的方向。

那赶牛车的汉子满脸笑容,他对自己儿子能明白这么多道理感到欣慰。

李平此刻满脸微笑,他看见了希望,他看见了不久的未来。

他花费这么多钱,从最初的编书,到学堂的建立,在到一步步的普及,可以说是一环套一环。

因为有些事情,一代人是改变不了的,需要去慢慢开启民智,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政策支持。

当然,有可能李平会将自己推进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

不过……他不在乎。

他要等下一代年轻人长大,让他们去引领一个新时代,脱离原始的封建社会,这是一盘大棋。

“真是个好孩子啊!未来是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