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文娱:别慌,收你们来了 > 第410章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0章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制片方果断将尾款打入暴雪娱乐的账户。

暴雪娱乐这边确认款项到账后。

程凌丝按照标准流程,将最终完成的《匆匆那年》高精度音频文件,发送到了制片人指定的工作邮箱。

没有盛大的交付仪式,没有专人上门递送U盘,甚至连一封措辞华丽的说明邮件都没有。

电脑里只有一封系统自动生成的、带着暴雪娱乐logo的普通邮件。

正文简洁地写着“电影主题曲《匆匆那年》最终版音频文件,请查收。”

制片人坐在电脑前,看着收件箱里那封平平无奇的邮件,以及附件里那个代表着三千万价值的音频文件。

心里忽然生出一种极其怪异的感觉。

怎么说呢,就感觉空落落的。

他盯着屏幕,忍不住挠了挠头,自言自语地嘟囔道:“……这就完了?三千万……就买了这么个‘邮件附件’?”

他总觉得,花了这么一大笔堪称天价的费用,这歌曲的交接方式,怎么也应该有点仪式感才对。

比如,暴雪娱乐派个高管亲自送过来,双方握个手,合个影,发表一番合作愉快的感言。

或者至少,也应该是个包装精美,带着编号的限量版U盘,由专人护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主题曲就这样轻飘飘地躺在电子邮箱里,仿佛只是日常工作中一份普通的文件。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点开了下载按钮,小心翼翼地将那个“价值连城”的音频文件保存到多个备份位置。

“算了算了,”制片人安慰自己:“也许这就是人家暴雪娱乐的效率和风格吧。

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东西好就行。”

话虽如此,他还是忍不住给程凌丝发了条信息。

语气虽然委婉,对暴雪娱乐的高效和专业表示赞叹。

但字里行间,还是隐隐透露出一点,对于这“过于简单”的交付方式的微妙情绪。

程凌丝看到信息只是笑了笑,对身旁的柳如烟转述了制片人那点“小抱怨”。

柳如烟正看着《荣耀》中的装备编辑器系统,随口笑道:“呐呐呐,看见了没。这是嫌花钱多了,心里不平衡呢。”

程凌丝和小离闻言,顿时笑作一团。

寒假档终于在一片喧嚣与期待中拉开序幕。

然而,比电影制片方更紧张的,却是国内院线巨头——千达广场!

近几年来,千达广场陷入了严重的资金困境,甚至已经开始变卖集团部分核心地段的产业,以便渡过困境!

柳慕白也因此抢下了京都两处千达广场。

对于现在的千达广场而言,每年的电影上映高峰期,尤其是春节档这样的黄金档期。

就是他们赖以“回血”,维持现金流的关键时刻。

因此,如何分配有限的影厅资源,就成了关乎生死存亡的战略决策。

暴雪娱乐一直与千达广场维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即便之前因为三大院线吃相难看,双方有着一些不愉快。

但这么多年的票房证明,暴雪娱乐的电影,确实是票房保证,能为院线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因此,在以往的档期中,暴雪娱乐的电影,往往能获得极高的排片率。

然而,这一次,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就在寒假档电影陆续铺开宣传,排片方案初步确定并开始执行时。

网络上的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突然出现了不少颇具影响力的影评人、财经博主和所谓“行业观察家”,都在共同讨论同一个话题:

【暴雪娱乐的电影的确能打,但常年霸占三大院线高达53%的排片率,是不是太过于霸道了?】

【如此高的排片占比,是否挤压了其他优秀电影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院线为了短期利益,将过多资源倾斜给暴雪娱乐,长远来看是否健康?这是否是一种‘店大欺客’的行为?】

这些言论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但说出来的确实是事实!

很快,#暴雪娱乐排片率#、#市场公平#等话题开始发酵,引来不少网友的讨论和质疑。

“53%?这也太高了吧!难怪我每次想看的其他电影都排得那么少!”

“虽然我喜欢暴雪的电影,但这个比例确实有点夸张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院线基本被暴雪绑架了?”

“支持合理竞争!给其他好电影一点机会吧!”

“瞎扯啥呢?电影质量过硬,排片率高一些怎么了?”

“楼上说的对啊,这都多少年了。但凡有能打的电影,暴雪娱乐的排片率也不至于这么高。”

“自己不行,就怪排片率?难道院线是傻子?”

这些声音自然也传到了暴雪娱乐和柳如烟的耳中。

张迪有些担忧地向柳如烟汇报了网络上的舆论动向:“柳总,好像有人在带节奏,针对我们的排片率。”

柳如烟看着张迪那副愤愤不平的样子,反而笑了起来。

她反问道:“人家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电影在三大院线的排片率,确实一直很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是我们的电影也确实好看啊!观众愿意买票,院线为了赚钱多排片,这有什么问题?”

张迪明显有些不服气,觉得舆论简直就是在无理取闹。

柳如烟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语气却颇为无奈:“话是这样说,道理也没错。

但张迪,你要明白,此一时,彼一时啊!”

“啊?这……?”

柳如烟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追忆,笑道:“当年的我们,初出茅庐,是挑战者,是颠覆者。

网友和舆论,天然会同情和支持弱势的一方。

他们看我们打破旧有格局会觉得痛快。

那时候,我们排片高,会被誉为‘实至名归’,是‘市场选择’。”

张迪缓缓点头,显然是认可了柳如烟的话。

柳如烟平静的目光看向张迪,语气开始变得凝重:“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暴雪娱乐成了行业巨头,是规则的制定者之一,甚至在很多人眼中,我们已经成了那个‘旧格局’的一部分。

当你成为一个庞然大物时,公众的心理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啊?这……这?”

柳如烟一针见血地指出:“网友们,或者说大众,普遍都存在一种心理。

那就是天然会与各行各业的巨头,站在潜在的对立面!

当他们觉得暴雪娱乐过于强大,形成了某种形式上的‘垄断’或‘霸权’印象时。

即使这个公司是靠真本事和好产品上位的,也会本能地产生警惕、反感,甚至希望看到它受挫。

这是一种对‘权力’失衡的天然不信任和抵触。

现在舆论质疑我们排片率过高,挤压其他电影空间,本质上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他们不是针对电影本身好不好看,而是针对‘暴雪娱乐’这个巨头身份。”

张迪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柳如烟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他回想起自己平时看到其他行业巨头的新闻时,其实也会产生类似“是不是太霸道了”的想法,顿时有些哑口无言。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要主动让出排片?”张迪有些迟疑地问道。

“不知道。”

柳如烟倒是答的干脆,但张迪却懵了!

什么情况?难道还有自家老板不懂的舆论战?

“呵,”柳如烟轻松的笑道:“你真当我无所不能啊?这种情况,我也是第一次遇到。先看看再说吧。”

“柳总,那我们也回去商量一个可行性方案出来。”

“嗯,可以!”

张迪点了点头,脚步略带沉重地走出了办公室。

柳如烟看着网络上的舆论,漂亮的眸子却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