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出身寒微与天争命 > 第14章 言传身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颗引气丹就要五十两银子,顶的上普通百姓家两年多的纯收入了。

读书费钱,修行更费钱!

林海知道自己家里是什么情况,这三颗引气丹能买得起,但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过的紧巴巴。

扫了一眼装着引气丹的药瓶,林海咽了咽唾沫,对孙兴盛拱手问道:“县尉大人,这引气丹是修行必须用到的吗”?

孙兴盛微微点了点头,又微微摇了摇头解释道:“修行第一步就是炼气,能够感受到气感,炼化第一缕真气存入下丹田,便是入门了,也就是进入炼气境了。

官分九品十八级,人分三六九等。这修行不易,资质越好的人进入炼气境就越容易,资质差的人哪怕有绝世功法,也可能一辈子都炼不出气感来。

这引气丹就是一种辅助丹药,能够帮助资质差的人增加炼出气感的几率。修行只有先入门了,才有进一步的可能,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孙兴盛之所以给林海解释这么多,完全就是看在张浩然的面子上,换作其他人,他才懒得废话。

在青石县孙家这种大族眼中,若不是有张浩然背书,平民出身的林海跟蝼蚁没什么区别。

张浩然开口说道:“承辉兄,这瓶引气丹我要了”。

林海闻言急忙扭头看向张浩然,张浩然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然后笑呵呵的看着孙兴盛。

孙兴盛面露洒脱之色,对张浩然说道:“也罢,这瓶引气丹是我这几年的存货,所卖银两不用上缴国库。

我家犬子这些年多亏了子山兄教导,才得以考上秀才,兄弟我一时没有找到机会答谢子山兄。

今日这一瓶引气丹恰逢其会,既然子山兄用得到,那我就做主送给子山兄了”。

张浩然推辞道:“这万万使不得,我怎么能占承辉兄的便宜,该付的银子我还是得要付的,不能让承辉兄吃亏”。

说着话,张浩然作势就要从袖口里掏钱。

孙兴盛自然是百般推辞,坚决不收张浩然的钱。

一番推辞过后,张浩然一分钱没花,就从孙兴盛那里拿到了两瓶引气丹。

孙兴盛送一赠一,又多送了张浩然一瓶引气丹。

笑呵呵的把张浩然和林海送到衙门门口,看到两人乘坐马车离开后,这才收起笑脸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意有所指的骂道:“呸,不要脸的老匹夫,白瞎了你这名字,恶心”!

一本《五牛劲》,两瓶引气丹,总共卖了二两银子,实际上张浩然从头到尾就没掏出来过一文钱。

孙兴盛感觉这次亏大发了,本来价值几百两的东西,结果全当人情送了出去,自己还要自掏腰包补充二两银子上缴国库。

孙兴盛只感觉读书人太特么不是东西了,就特么喜欢空口白牙的骗人东西。

回去的路上,张浩然把两瓶引气丹交给林海,叮嘱道:“好好修炼,争取早日修炼出名头,以后要是缺什么东西,跟为师说,为师来想办法”。

林海手里握着两瓶引气丹,正色说道:“多谢夫子,学生记住了”。

张浩然揉了揉林海的脑袋,颇为宠溺般的说道:“你呀,什么都好,就是有点放不开脸面。这为人处世啊,你得要舍得拉下一张脸才行。

你看刚才在县衙,为师不是一分钱没花,就给你弄来了这些宝贝嘛!

这脸面是好东西,有的时候千金不换,有的时候你就得拿它换点钱花,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懂不懂”?

林海望着张浩然,点头说道:“学生记住了”。

张浩然笑了笑说道:“能记住就好,你还小,可以慢慢学。

这些东西也是他们孙家欠你的,你帮他们孙家考出来一个秀才,他们孙家不表示一下,属实说不过去。

几百两银子就能买一个秀才,他们孙家赚大了,你安心拿着这些东西,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与别的读书人不同,张浩然身上看不到一丝读书人的酸腐气,人特别随和机智多变。

对于到张氏学堂读书的学子,张浩然也是因材施教。

出身好,还有读书资质的学子,张浩然会教他们经史子集,一切为科举做准备。

出身不好,还没有读书资质的学子,张浩然则是教给他们谋生之道。

无论是经商还是其它谋生手段,张浩然都能教点真本事。

至于学子能学到多少,就看他们自己的努力程度和造化了。

回到张家后,林正华和林清平第一时间找到林海,急切的询问结果。

“海子,怎么样,官府同意了吗”?

“海子,修行难不难”?

林海说道:“这次多亏夫子帮忙,官府已经给我登记造册,同意我修行了。修行难不难我也不知道,先练一练才能知道怎么样”。

林正华连连点头说道:“对对对,行不行,先练一练才知道。海子,夫子帮了你这么多,你可千万要记得夫子的恩德,以后有机会别忘了报答”。

不等林海说话,张浩然在一旁说道:“正华兄,别整天把报答不报答的挂在嘴边,林海还小,别给他这么大的压力”。

接着,张浩然对林海说道:“你现在还小,书还是要读的,修行也不能落下,以后你文武兼修,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才行。

为师不求你大富大贵,只要能顺遂平安就好”。

林海满脸感激的对张浩然躬身一拜说道:“多谢夫子教导,学生铭记于心”。

晚饭林海三人留在张家吃的,今天想赶回虎啸岭时间上也来不及。

张浩然的三个儿子回来后,听说林海要走武举之路,也是惊讶不已。

吃过饭后,三人拉着林海问东问西。

老大张瀚轩问道:“海子,你怎么好好的突然要修行了,修行很难的,一个不慎就容易走火入魔。

去年衙门的赵捕头就是修行出了问题,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人都废了”。

老二张瀚阁替林海解释道:“还能是什么原因,读书这条路走不通了呗!唉!可惜海子的出身不好,要不然早就考个秀才回来了!

要是海子家里能多有几个男娃就好了,说不定把海子过继给我,我也能有个读书好的儿子了”。

张家三兄弟里面,老大张瀚轩和老三张瀚楼都考上了秀才。

张浩然在衙门里打点一番,给张瀚轩谋到了一个文书职位,吃上了皇粮。

张瀚楼则是接过了张浩然的担子,在张氏学堂里负责教书。

就老二张瀚阁读书不行,勉强考上了童生后就再无寸进,现在负责管理张家的生意和田地。

张瀚阁现在做梦都想让自己儿子考上秀才,奈何他的三个儿子跟他一样,同样不是读书的料。

张瀚阁心心念念的就是想把林海过继到自己名下,然后让林海给自己争口气考个秀才回来,可惜都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