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李言李语 > 第108章 她开的不是闸,是地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章 她开的不是闸,是地狱

三更刚过,地库深处的铜管里再次传来断续叩击——三短一长,清晰入耳。

苏识眸光微闪,指尖在青铜机关枢钮上轻轻一压。

“轰——”

身后铁门应声闭合,厚重的玄铁闸如巨兽之口咬合,将最后一丝光线彻底吞噬。

整座地库瞬间陷入绝对黑暗,空气仿佛凝固,唯有地下水脉在四壁中幽幽流动,像某种古老生物的呼吸。

她站在高台之上,不动如山。

袖中左手轻抬,一枚玉制旋钮缓缓旋转半圈。

下一瞬,通风口悄无声息地逸出淡淡白雾,无色无味,随气流悄然弥漫。

这是她命工部特制的安神香改良版,本用于安抚躁动宫人,如今却成了死士们的催命符。

吸入者初世 лnшь觉头昏目眩,继而感官错乱,敌我不分。

地底通道内,林修文率七十二死士已行至寅字通路尽头。

湿冷的石壁滴着水,脚步声被音瓮层层放大,在狭窄空间中形成诡异回响,仿佛四面八方皆有追兵逼近。

“停!”林修文低喝,手中短刀横举,“有人动了闸门系统!”

话音未落,前方一人突然暴起,挥刃砍向同伴:“你是不是奸细?!我听见你在笑!”

“找死!”另一人怒吼反击,刀光乍现,血花溅上石壁。

混乱迅速蔓延。

迷香与心理压迫双管齐下,这些本就处于高度紧张中的死士开始自相残杀。

惨叫、怒骂、哀嚎交织成一片地狱悲鸣。

林修文怒极,一脚踹翻扑来的同伙,厉声咆哮:“都给我住手!是烟!闭气!贴墙前进!目标地库中枢,开启主闸放水淹宫——”

他的声音通过预埋于石壁的传音铜管,一五一十,送进了勤政殿密室。

龙案之后,皇帝猛地攥紧扶手,指节发白。

他听得分明——

“奉皇后令,诛九皇子以安社稷!若天子阻拦,便以‘清君侧’之名,先废中宫,再正乾坤!”

“啪!”

御案上的青瓷茶盏被扫落在地,碎成齑粉。

帝王双目赤红,胸口剧烈起伏。

那串佛珠在他腕间发出细微碰撞声,一如往昔温柔提醒他修身养性。

可此刻,这声音却像丧钟般刺耳。

“她……要废朕?”他喃喃,随即冷笑,“不,她是想替朕决定谁该活着。”

与此同时,慈恩寺外晨雾未散。

萧玦一身玄甲立于马前,身后三千禁军列阵森然,铁蹄踏地之声震得古寺檐角风铃狂响。

礼官惊慌上前:“九殿下!皇后娘娘正在佛前祈福,您这是何意?”

“刺客已潜入皇城水道,意图趁祈福之机行刺圣驾。”萧玦声音冷如寒霜,“本王奉旨清剿逆党,慈恩寺为必经之地,全员封锁,不得擅离。”

“放肆!”皇后猛然起身,凤冠珠帘乱颤,“本宫乃国母,岂容你随意拘禁?”

她欲拂袖离去,却被一队黑衣侍卫拦住去路。

萧玦终于抬眼,目光如刃直刺她心神:“母后若清白,何惧查验?倒是您身边这位掌香姑姑……昨夜曾三次出入内政院偏门,记录可查。”

皇后脸色微变,旋即强作镇定:“荒唐!你是怀疑本宫通敌?”

“不是怀疑。”萧玦淡淡道,“是证据已在路上。”

同一时刻,内政院偏殿。

柳绿双手捧着一只密封铜匣,疾步穿行于宫道之间。

每经一处衙署重地——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羽林卫司——她便取出一份誊抄文书,加盖火漆印信,沉声宣告:“内政院提举苏识亲令:事关皇权安危,请即存档备查,任何人不得隐匿销毁!”

文书内容仅八字:

“皇后涉逆,证据待呈。”

字字如刀,落地生根。

地库里,厮杀渐歇。

白雾更浓,残余死士蜷缩角落,或昏迷,或癫狂。

林修文背靠石柱,口鼻渗血,双眼布满血丝,仍在徒劳嘶吼:“开闸……必须开闸!水淹乾清宫,火焚慈恩寺,大事可成——”

无人回应。

只有水声潺潺,和头顶某处极为轻微的金属滑动声。

苏识仍立于高台,透过一道窄缝俯视下方狼藉。

她轻轻拍了拍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尘,唇角微扬。

“你说你要救主?”她低声自语,似问非问,“可你根本不知道,她真正想杀的,从来就不止一个九皇子。”

铁栅之外,林修文忽然抬头,目光穿过浓雾,竟似与她隔空对视。

那一瞬,他瞳孔剧缩,仿佛看到了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

而苏识只是静静看着他,像在看一场早已写好的剧本里,最后一个不肯认命的配角。

第108章 她开的不是闸,是地狱(续)

地库深处,血腥味混着迷香在空气中凝成铁锈般的气息。

白雾未散,残存的死士或伏尸角落,或蜷缩颤抖,眼神涣散如溺水之人。

白砚一袭黑衣踏过血泊,刀锋垂地,滴落的不是敌血,而是某种更冷的东西——秩序的清算。

“清点完毕。”他单膝跪于高台之下,声音低哑却清晰,“七十二人,尽殁。唯林修文生擒,按您先前吩咐,留一口气。”

苏识微微颔首,目光仍落在栅栏后那道摇摇欲坠的身影上。

林修文被两名暗卫反剪双臂押起,口中溢血,却仍在笑,笑声嘶哑如裂帛:“你们……不懂……皇后娘娘她……是为了大靖……为了……”

“为了什么?”苏识缓步走下台阶,裙裾拂过湿冷石阶,不沾一丝尘泥。

她停在铁栅前,与他对视,眸光如冰刃剖开幻象,“为了清除我这个‘眼中钉’?还是为了替她心爱的儿子,扫平登基之路?”

林修文瞳孔骤缩,猛地抬头:“你胡说!九皇子才是逆种——”

“可笑。”她轻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张薄纸,轻轻一抖,投影于墙面——那是用特制磷粉显影的影拓,墨迹娟秀却力透纸背,赫然是皇后的亲笔残笺,经赵明凰自佛堂香炉底取出、由苏识亲手复原补全:

“若天命不在我儿,则宁焚宫阙,不留余地。

只要除却那贱婢苏氏,萧玦失其羽翼,必败无疑。

此计若成,世人骂我毒妇,亦无所惧。”

字字如针,刺入林修文眼底。

“这……不可能!”他嘶吼,挣扎欲扑,“娘娘不会写下这种话!这是伪造!是陷害!”

“伪造?”苏识语气平静得近乎温柔,“你知道为何我能复原它?因为它的笔顺、顿挫、墨渍晕染的角度,都与你主子每月初一呈递太后请安折的手迹一致。连她写‘除’字时习惯性回锋的小动作,我都记得。”

她转身,指尖轻敲墙壁机关。

一道暗门滑开,露出一间特制牢室——四壁涂银,地面倾斜引流,唯有中央一椅,锁链森然。

“带进去。”她淡淡下令,“给他水,但不许闭眼。我要他清醒地看着真相一点点崩塌。”

当夜,偏殿烛火通明。

皇帝端坐龙案之上,手中密录匣缓缓开启。

一段录声流转而出——正是慈恩寺佛堂内,皇后低声祷告的私语:

“只要能除掉那个女人……哪怕背负千古骂名,我也甘愿。”

满殿死寂。

礼部尚书手中的笏板“啪”地落地;御史大夫脸色煞白,连连后退三步;就连一向中立的太子太傅,也不禁掩面叹息。

苏识跪于殿心,凤冠微垂,神色如古井无波。

“臣女苏识,听毕。”她声音不高,却穿透寂静,“臣从未想过赢,只想守住规矩二字。”

皇帝久久不语,目光如炬,似要将她看穿。

良久,他终于开口,嗓音沙哑:“下一步,你想如何?”

烛火跳动,映照她低垂的眼睫,在脸颊投下蝶翼般的阴影。

那一瞬,仿佛整个大靖的命运都悬于她唇间一字。

她缓缓抬眸,却不直视帝王,只望向那团摇曳的火光,轻声道:“由陛下定夺。”

话落,殿内风息如死。

而千里之外的永宁宫,铜漏滴尽三更。

皇后独坐佛龛之前,手中念珠一颗颗滑落,直至指尖空空如也。

窗外月色惨白,照见她嘴角一丝诡谲笑意——

“你以为……这才是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