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李言李语 > 第256章 她教我的最后一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日的太医院那场医典更迭的风暴余波未平,皇宫紫宸宫内,西南边陲的急报摆在案头。

将领请旨称蛮夷叛乱、烽烟四起,请求调大军十万即刻征讨。

萧玦看完后,神色平静,既未召兵部,也未议军机。

他提笔批阅,朱砂如血,写下“大军撤回,另遣十名医童、三名农技师……”

一旁伺候的内侍瞪大了眼睛,满是震惊与疑惑,却不敢出声询问。

萧玦放下笔,目光深邃,似在透过宫殿的墙壁,望向那遥远的西南边陲。

他心中清楚,这场看似是蛮夷叛乱的危机,或许另有隐情。

调回大军,改派医童和农技师,是他基于对局势的洞察做出的决策。

他明白,武力镇压或许能暂时平息叛乱,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时,殿外天色渐暗,乌云开始聚集,一场暴风雨似乎正在酝酿。

而西南边陲那片土地上,局势也如同这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萧玦凝视着窗外,等待着这场特殊安排所带来的结果,一场更大的挑战似乎正在悄然逼近。

春寒料峭,南岭古道蜿蜒入山,雾气如纱,缠绕着青石与枯藤。

溪水湍急,冲刷着岸边被踩乱的泥痕,药箱翻倒在浅滩上,草药散落一地,混着血迹被水流裹挟而去。

十名医童、三名农技师、两名工造局年轻匠人——这群手无寸铁的“使者”,此刻正背靠溪石,面色苍白地望着眼前持棍执锄的山民。

他们身上没有铠甲,腰间不佩刀剑,只背着沉甸甸的药箱、种子袋和测量竹尺。

领头的医童左臂划开一道深口,鲜血顺着指尖滴落,在石头上洇出暗红斑点。

“又来这套!”一名满脸风霜的老猎户怒吼,唾沫星子飞溅,“说是什么‘送医送技’,实则替官府探路!等你们画完地形,大军就来了,坟山要平,林子要砍,我阿爹的骨灰都要被刨出来喂狗!”

众人沉默。

他们知道辩解无用。

官府失信太久,一句“为民”早已成了讽刺。

就在这时,溪对岸一块半没于水中的青石上,忽然多了个人影。

那人披着褪色的灰布斗篷,身形瘦削,面容隐在帽檐阴影下,只露出半截干裂的唇。

他蹲在那里,仿佛早已存在多年,像一块生根的石头。

谁也没注意他是何时出现的。

他从怀中掏出一段炭条,低头在湿漉漉的石面上涂抹起来。

没有人阻止他。山民们皱眉盯着,使者们屏息观望。

片刻后,一张简图渐渐成形:弯曲的线条代表溪流,斜线标注坡度,圈点标记可耕荒地与残存旧渠;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本该建烽燧的位置——已被一道叉覆盖,旁边另标一处北隘口,并附小字:“此处居高临下,视界开阔,且远离祖坟区。”

然后,他抬起眼,望向那位老猎户,声音沙哑却清晰:

“你们要护祖地,也要防北狄劫掠。若换个地方建哨台,既能守边,又不动坟山,你愿谈吗?”

空气凝滞了一瞬。

老猎户死死盯着那张图,嘴唇微微颤抖。

他认得这些标记——那是工部标准测绘法,连边军都未必人人识得,怎会出现在一个流浪汉手中?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图……太准了。

北隘口确实更适合驻防,视野比原址远三里不止。

而这里,每迁动一里,便少伤数十座坟茔。

“你……是谁?”他终于开口,语气不再凶狠,而是带着一丝迟疑。